11月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在山城重慶召開。本屆年會以“使命驅動下的食品科技與發展 ”為主題,圍繞我國食品科技與産業發展的新變化、新需求、新任務,集結食品科技力量,凝聚行業新質之光,為川渝地區特色食品産業乃至我國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創新活力、貢獻科技智慧。本屆大會由西南大學、四川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10家單位共同承辦。
在2024年8月29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洞庭實驗室主任單楊研究員代表學會發佈了“2023-2024年度方便食品行業十大創新趨勢”。
8月28—30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江蘇省昆山市召開“第二十四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暨方便食品展”。大會以“中國方便食品鍛壓之下的‘新質’之光”為主題,設置兩輪權威報告和5個分專題、3場沙龍,從科技賦能、産業創新、市場變革、消費引領、渠道轉換等多個維度,通過60余個專題報告的交流,聚焦行業所需,破解發展共性問題。
5月22—24日,以“科技創新培育益生菌行業新質生産力”為主題的第十九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廣東廣州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及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共同承辦。
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主席、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總幹事科學諮詢委員會委員Aman 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提問時表示,食品安全問題覆蓋了眾多領域,包括生産、加工、運輸以及儲存等環節。如今,供應鏈問題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它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同時,改善食品行業的人才培養過程對於推動創新、確保食品安全和提高生産力至關重要。
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候任主席、加拿大衛生部食品局前局長Samuel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提問時表示,食品安全問題絕非一成不變,它在不斷變化。目前,食品安全正在面臨來自氣候變化、污染物變化等新興挑戰。為確保食品安全,我們需要採用正確技術來識別食物中潛在的危險因素,監管機構也應加大監管力度,並採取相應措施來保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同時,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專業營養膳食補充劑市場的持續發展,這將有力推動整個食品行業産品品質的提高和改善,也有助於拓展食品行業的投資領域。
近日,2024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網記者採訪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IFF副總裁、IFF Nourish事業部大中華區總裁李永敬。他表示,企業一定要意識到老百姓真正的需求,要在科研上投入,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後的推動力是消費者。
近日,2024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網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孫院士表示,新質生産力是中國食品産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引和重要方向,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要為食品産業的發展和消費者利益保駕護航,通過宣傳與科普將産業界、科技界與消費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逐步縮小。
近日,2024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網記者採訪了中國迴圈經濟協會理事、百事公司亞太區及大中華區首席集團事務官石家齊。他表示,食品飲料企業可持續發展是多層次的理念,也是端到端的,從原料獲取、包裝、運輸等各方面都注意環境保護,是經營企業必須要考慮的議題。
2024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開幕式于4月25日在北京舉辦,大會以“新質生産力 促健康安全高水準”為主題,立足科技創新,匯聚全球智慧,以服務政府決策、回應行業關切為導向,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食品安全與健康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
2024年4月25日召開的2024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共同發佈了“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研究熱點”。
2024年1月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3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佈並解讀2023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點。此次活動的舉辦,旨在加強科技界、産業界、媒體等多方力量合作,以社會共治之合力,持續推進公眾科普,營造食品安全與健康的良好輿論環境。
11月27—29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邀請來自果蔬、肉製品加工以及飲品、預製菜研發等科技界、企業界、媒體界代表,組成科技服務團,前往革命老區山西省呂梁市嵐縣、臨縣兩地,深入開展呂梁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系列活動。
由味知香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指導,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揚州)所支援的“中國未來食品營養與健康發展論壇”,邀請了食品行業各領域專家通過主題報告和圓桌會議深入探討科技創新對推動我國食品行業發展的重要性。
10月18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指導,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支援下,味知香主辦了中國未來食品營養與健康發展論壇。
10月24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屆年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等7家單位共同承辦,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支援。
什麼是食品添加劑。使用了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應在食品標簽上標識,供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但是,個別消費者擔心如果每天吃的多種食品中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劑,會不會造成吃進去的某種食品添加劑總量過量呢。
9月6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北京召開第二十三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新聞發佈會。在此次新聞發佈會上,主辦方介紹了方便食品大會的總體情況,梳理總結了方便食品大會的諸多亮點。多家方便食品知名企業分享了各自的創新産品,業界專家對創新産品進行了點評。
為推動産學研的深度合作,推進方便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9月5—6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在北京組織召開第二十三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暨方便食品展。
在2023年9月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代表學會發佈了“2022-2023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九大科技進展與創新趨勢”。
8月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植物基食品分會承辦的第三屆植物基食品創新發展論壇在甘肅蘭州舉辦。
7月18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起草的《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學共識》在北京正式發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院士,以及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江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及相關行業代表共同見證了共識發佈。
5月30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科學與技術學會承辦的第十八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企業高峰論壇上,來自益生菌行業知名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益生菌科技新動態及行業新格局”這一主題,暢聊行業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5月29日—3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江南大學、江蘇省食品科學與技術學會共同承辦的第十八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無錫舉辦。
5月22—24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休閒食品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大會”在江蘇省鹽城市舉辦。此次論壇上,朱蓓薇、謝明勇兩位院士及來自食品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深入剖析産業發展面臨的難題,推動科研成果向産業轉化,共探休閒食品産業高品質創新發展之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閒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畢金峰主持此次論壇。
5月23-24日第十屆中國休閒食品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大會在江蘇省鹽城市成功召開,期間來自多家休閒食品領軍企業代表以科學共識為基礎,發出五項行業科學“三減”倡議。
4月26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在北京召開2023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此次大會得到了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協等單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科研機構,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AOAC INTERNATIONAL、歐洲衛生工程與設計組織(EHEDG)等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援。
為助力食品行業青年人才成長成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自2007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系列學生創新活動,有效提升了大學生在科研創新、産業化應用、社會實踐等領域的綜合能力,成為食品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品牌活動。為進一步擴大創新活動的影響力,加強與産業界及高校的深入交流,定於4月10日下午在北京工商大學召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23年學生創新活動啟動會暨北京工商大學校園宣講會”。
3月13日,首場“食品營養與健康教育進校園”活動在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召開,這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首次將科普工作深入到中學校園,也由此實現“食品安全進萬家”科普品牌活動對校園科普的全覆蓋。
3月13日,《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高品質科技期刊分級目錄》(以下簡稱《分級目錄》)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官網正式發佈,這是由中國科協統一部署、我國首次面向全球食品科技期刊開展的分級認定及發佈工作,歷時8個月,共有7位院士在內的200余位專家、學者參與,有28種中文刊在內的155種中、外期刊進入分級目錄。《中國食品學報》等6種業內知名中文期刊位列第一方陣——T1類。
“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自2012年開始,已連續舉辦11年,每年針對年度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邀請權威專家進行科學解讀。以“科技界共識”的方式,通過主流媒體和新媒體,以報紙、網路、微網志、微信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傳播。用科學的真相和公正的建議,引導我國食品安全輿情逐漸向科學、客觀和嚴謹的方向轉變,傳遞中國食品安全的正能量。
1月6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2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佈的食品安全與健康九大熱點,反映了2022年輿情的主要關注點。
12月2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伊利集團支援的“2022年益生菌科技與産業創新論壇”以線上的方式舉辦。
為準確把握我國益生菌行業的創新發展方向,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將於12月23日召開“2022年益生菌科技與産業創新論壇”,邀請多領域權威專家,共同就益生菌生物工程技術、益生菌與多年齡段人群健康、菌株精準篩選、航太技術與菌種研發以及産業化應用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研討,共促我國益生菌行業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12月14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開幕式上,2022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頒獎儀式以線上形式舉辦,並通過全媒體多平臺同步直播。
12月14-1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9家單位共同承辦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以線上多渠道同步直播的方式隆重召開。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學者相聚“雲”端,以3大權威報告、近20場分專題,共用科研成果,共議前沿問題,共謀發展路徑。
原定於2022年11月在合肥召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受疫情影響延期至2022年12月14-15日,採用線上形式舉行。本次會議由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9家單位共同承辦。
12月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荷蘭皇家菲仕蘭集團支援的乳鐵蛋白與免疫力專家研討會以線上形式舉辦。來自食品、醫學、營養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乳鐵蛋白的研究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孟素荷,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區總裁陳戈及來自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會。
如何為6-36月嬰幼兒規範添加輔食,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成為眾多家長關注的重點。12月6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圍繞Little Freddie(小皮)擬定的“6-36月齡嬰幼兒四維科學餵養方案”進行論證。
在2022年11月30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代表學會發佈了“2021-2022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七大創新趨勢”。
11月30日-12月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以線上方式舉辦。本屆大會圍繞“壓力、定力與活力”的主題,邀請來自業內的院士專家及行業企業代表,從科技與産業的角度,用敏銳的洞察力深入剖析行業發展中的得與失,探尋我國方便食品行業如何紓解壓力,持續把握定力,永葆創新活力。
在近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植物基食品分會承辦的第二屆植物基食品創新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匯聚權威與前瞻力量,集中展示當前國內外植物基食品科研與産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審視現階段我國植物基食品産業發展中的科學問題與産業瓶頸,凝共識、聚方向、謀發展。
第二十二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本屆大會聚焦業內權威專家及行業企業代表,從科技與産業的角度,用明銳的洞察力深入剖析行業發展中的得與失,探尋我國方便食品行業如何持續把握機遇,在邊界延伸中展現定力與活力。
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植物基食品分會承辦的第二屆植物基食品創新發展論壇將匯聚權威與前瞻力量,集中展示當前國內外植物基食品科研與産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審視現階段我國植物基食品産業發展中的科學問題與産業瓶頸,凝共識、聚方向、謀發展。
11月18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伊利母嬰營養研究院支援的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與高品質發展研討會——生命早期營養與健康暨第四屆母乳研究高峰論壇,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11月18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支援的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與高品質發展研討會——乳品工藝技術創新論壇,以線上直播方式召開。
乳製品行業作為我國食品工業中的支柱性産業之一,當前正處於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時期,在滿足人們對乳品多元化需要的基礎上,推進乳製品工藝與技術創新,成為實現我國乳製品行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召開“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與高品質發展研討會——乳品工藝技術創新論壇”,邀請科技界與産業界權威專家,就膜過濾技術、功能性乳配料加工新技術、肽共性技術等展開研討與交流,以乳品工藝技術創新推動我國乳業更高水準的科技自立自強與高品質發展。
母乳是嬰幼兒最好食物,也是生命早期營養的物質基礎,人類對於母乳科學的研究和探索在各國受到廣泛關注。為聚焦母乳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推進更深入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研究水準與産業創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將召開“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與高品質發展研討會——生命早期營養與健康暨第四屆母乳研究高峰論壇”,邀請多領域權威專家就生命早期運動營養、母乳低聚糖、母乳脂質、乳品與兒童免疫及骨骼發育等熱點話題展開研討與交流,以母乳研究為靶點,賦能嬰幼兒配方乳粉科技新內涵。
11月9日,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的第二屆“科拓生物杯”益生菌科普知識競賽決賽上,參賽同學們對這些公眾關注的益生菌問題給予了接地氣的解答。此次競賽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從全國40所高校的7000余名大學生中遴選出的15支優秀代表團隊在決賽中展開激烈角逐。
2022年9月15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誠公益創投發展促進中心,在北京正式共同發起“益童陪伴”兒童食品健康守護工程大型教育公益項目,攜手助力兒童食品健康公益事業新發展。
9月15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承辦的2022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日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
為把脈行業發展新趨勢、提升行業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8月10—12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浙江省食品學會、浙江工商大學承辦等單位的第十七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杭州舉辦。
後生元作為近兩年興起的新概念,一經提出便引發行業廣泛關注。然而,如何科學界定後生元,並建立其標準與監管體系,成為後生元科技與産業化道路上亟須解決的問題。
2021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正式立項“益生菌‘量效關係’的科學綜述”研究項目,以期為我國標準法規中益生菌的健康作用劑量指標及産業應用提供技術參考。經過近8個月的研究與完善,形成“益生菌‘量效關係’的科學綜述”並於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的第十七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上正式發佈。
6月22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圍繞“以‘大食物觀’把握食品安全與健康新機遇”的主題,線上召開2022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連續13載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將於2022年6月21-23日線上召開“2022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本屆大會圍繞“以‘大食物觀’把握食品安全與健康新機遇”主題,將繼續以服務政府決策和回應行業熱點問題為導向,為我國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提供國際經驗參考,為健康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此次發佈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則》團體標準,以我國益生菌相關科學共識為基礎,同時也借鑒了國際標準法規及權威指南的重要科學結論,對規範食品用益生菌原料及其在食品中科學應用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6月1日第23個世界牛奶日來臨前夕,作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的“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于5月31日以線上方式召開,本次論壇由伊利集團支援,主題為“解碼乳業科技 探索營養吸收”。
2022年5月30日是第6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會員服務系統正式上線,同期圍繞2022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題“創新爭先 自立自強”,開展了“科創中國”青年科技服務團“雲端”對接會、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等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慶祝屬於全國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節日。
4月6—8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以線上會議形式召開。大會由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食品學會聯合津京冀13家單位共同承辦和協辦。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40余位報告人,與全國食品科技工作者相聚“雲”端,16場“雲”論壇從多角度聚焦科技前沿與熱點,助推食品工業轉型升級。
2022年4月6日,2021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頒獎儀式以線上方式舉行,本年度表彰包括該獎項下的3個專項獎。陳衛、單楊等12位突出貢獻獎獲得者、王志宏等15位傑出青年獎獲得者,以及《中國食品學報》優秀論文獎獲得者,在超過40萬位線上觀眾的見證下接受了雲端頒獎。
原定於2021年10月在天津召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受疫情影響延期至2022年4月6-8日,以多渠道同步直播的線上會議形式舉行。本次會議由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食品學會聯合津京冀共13家單位共同承辦和協辦。 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40余位報告人,與全國的食品科技工作者相聚“雲”端,16場“雲”論壇從多角度聚焦科技優勢,助推食品工業健康轉型。
1月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1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辦。會上發佈的食品安全與健康九大熱點,反映了2021年輿情的主要關注點。
如何以科學真相引導食品安全輿情趨於客觀、嚴謹?如何形成科學家與媒體間的良性互動,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科普需求?1月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和中國網支援的“2021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辦。
“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自2012年開始,已連續舉辦10年,每年針對年度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邀請權威專家進行科學解讀。以“科技界共識”的方式,通過主流媒體和新媒體,以電視、報紙、網路、微網志、微信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傳播。用科學的真相和公正的建議,引導我國食品安全輿情逐漸向科學、客觀和嚴謹的方向轉變,傳遞中國食品安全的正能量。
近年來,果蔬酵素、穀物酵素等産品因宣傳具有減肥、調節腸道等功效而風靡市場,消費者往往對其作用及産品屬性産生困惑。酵素到底是什麼? 與保健食品有關係嗎?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的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專家進行科普,通過漫畫帶你科學了解這個食品屆“新人”。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更關注營養健康的“後疫情時代”,以“熱量低、飽腹感強”為特點的代餐食品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備受年輕人追捧。代餐食品和保健食品一樣嗎?代餐食品能宣稱減肥嗎?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的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專家進行科普,通過漫畫為你一一解惑。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於食用保健食品來維護自身健康。目前,在各大商場、超市裏各種食品種類多樣,面對琳瑯滿目的食品,消費者往往會陷入選擇困難。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呢?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的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專家進行科普,通過漫畫帶你了解和區分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
本次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産生了由149名理事組成的第七屆理事會,孫寶國當選為新一屆理事會理事長,邵薇、朱蓓薇、吳清平、陳堅、任發政、丁鋼強、李寧、金徵宇、石維忱、謝明勇、路福平當選為副理事長,聘任陳錚為秘書長。
近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1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期間,嬰幼兒配方食品創新與母乳研究專題研討會召開。多位專家分別從母嬰低聚糖、母乳營養成分與嬰幼兒認知發育、母乳與臍帶血中優勢營養素,以及基於營養科學的嬰幼兒配方食品與特醫食品的研發與創新等多個角度,圍繞嬰幼兒食品創新與母乳研究展開。
今年大會以“從趨勢到優勢”為主題,匯聚業界專家、企業代表等各方力量,從多角度剖析與梳理了我國方便食品行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創新與發展態勢。大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代表學會發佈了《2020-2021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九大創新趨勢》。
為積極應對我國方便食品在新時期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10月10-1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在北京召開。
在2021年10月10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代表學會發佈了“2020-2021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九大創新趨勢”。
作為全球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領域權威性與高端性並重的國際盛會,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共同主辦的“2021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于9月27—29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安全與健康新時代的變革與創新”為主題。
6月25日,中國第一部植物肉團體標準《植物基肉製品》正式實施,該標準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佈,標準對植物基肉製品的定義、基本要求、技術指標和標簽標識等都做出了明確地規定。
該活動通過不斷創新活動形式,不斷豐富活動內容,開拓線上線下科普途徑,在向消費者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同時,也為社會各界參與到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大背景下,益生菌行業以其強大的科技張力和融合力駛入“快車道”。行業的快速發展折射出公眾對健康的新需求,對營養健康産品的新期待。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根據徵集的2019-2021年益生菌創新産品的分析及行業調研結果發現,針對不同人群的胃腸道健康與免疫調節仍是益生菌産品發展的主流。同時,行業也呈現出六大創新趨勢。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邀請益生菌行業權威專家及企業家,就目前益生菌産業發展中關注的問題開展了專項調研與研討,凝練形成2021年我國益生菌産業發展十大焦點,並在第十六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上正式發佈。
代表著先進消費理念的植物基食品究竟香不香?在國內消費市場,它的表現怎麼樣?未來又將遭遇哪些挑戰?在加工特性、營養等方面還有哪些科學問題要解決?
中國科協科學辟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佈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這也是學會連續第10年邀請權威專家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12月3日,在全球食品界的共同期待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繼續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在北京舉辦“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主會場活動。
棕櫚油作為食品生産加工過程中的重要原料,為促進現代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來,巨大的消費需求與有限産地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如何可持續的使用棕櫚油引發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運用新工藝、新食品原料研發的創新産品活躍,對我國食品檢驗方法標準體系提出新的挑戰,建立健全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食品檢驗方法標準體系,成為後疫情時代我國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
對於特殊食品行業來説,後疫情時代,消費者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産品?特殊食品行業又該如何應對這種轉變?面對這些迫切需要尋求答案的問題,來自政企研的專家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方向。
站在高速發展的元年展望未來,植物基食品將會遭遇哪些挑戰?在加工特性、營養等方面還有哪些科學問題要解決?12月1日,在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舉辦期間,業內權威專家為大家展現了這一新興食品領域的最新進展。
“從農田到餐桌”這一複雜供應鏈上的每個環節,都有可能發生由於微生物污染而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微生物風險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的頑疾。
乳製品品質安全是乳業穩定發展的基礎。隨著乳製品行業進入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消費者對我國乳業還有更高和更美好的期待,消費者對乳製品安全仍處於相對敏感期。
近年來,在食品行業監管部門、科技界、企業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食品安全環境持續改善,公眾食品安全滿意度穩步提升。然而,在食品供應鏈日益全球化和複雜化的今天,食品行業仍面臨新的未知挑戰。
數據顯示,全球3%—4%的成年人和6%—8%的嬰幼兒對食物過敏,食物過敏發病率逐年升高。企業在生産食品時如何才能保障産品安全,避免食用者出現過敏問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疫情常態化下,在轉型創新與“健康中國2030”浪潮的共同推動下,如何讓百姓吃出健康已經成為我國食品産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課題。
9月21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百名專家百校行活動”在中國科技會堂啟動。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2020年9月3日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期間發佈了2019-2020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八大創新趨勢。
9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在北京召開。行業400余位代表出席會議。2019-2020年度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創新趨勢、2020年中國方便食品産業十大科學技術問題在會上同步發佈。
後疫情時代,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如何抓住機遇,保持穩健發展?科學技術是核心!為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通過多年來對數十家速食麵、掛麵、速凍、休閒食品、鹹味香精調味料、機械設備等企業的深入調研,及與科技界和産業界專家的多層次研討,凝煉出2020年中國方便食品産業發展中,需共同破解的十大科學技術問題的共識,並首次發佈。
8月19—2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南京農業大學承辦的第十五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南京舉辦。
6月30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題日重點活動之一——“安全與環保——新行銷通路的食品安全保障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學校陸續準備復課複學。開學後,學校食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校園食品安全,做以下消費提示。
6月20日,“社會共治與資源共用”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討會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與會者圍繞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社會共治與資源共用”展開了深入探討,對新時代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食品安全公眾科普出謀劃策。
6月20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日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行。此次活動以“智‘惠’好生活 食安更健康”為主題。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Interpreta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VID-19 and Food Safety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Food Industry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在3月21日共同組織了一場食品科學網路圓桌會議。近20位國際大咖專家及近百位行業特邀代表悉數上線,以線上報告與互動的方式,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兼具前瞻性和權威性的食品科學圓桌會議。
當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投入了巨大資源。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採取的各項科學舉措,也得到了世界各國的一致認可。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的流行和防控涉及各行各業和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食品行業也不例外。
為避免公眾誤採誤食野菜中毒,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未來,如何更加從容應對“安全與健康”的雙重主題,是食品科技界和産業界需要共同回應的命題。
遼寧省大連市、丹東市等沿海地區出現甲肝流行病例,當地海産食用貝類是傳播甲肝的主要媒介。為幫助消費者避免或減少此類風險,特對食用貝類做如下消費提示。
春雨過後,自南向北開始長出野生蘑菇,防疫期間久未戶外活動的朋友,心中惦念著外出採摘野生蘑菇。採摘之前,先看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佈的以下消費提示。
適量科學儲備食物很重要,生鮮食物和保質期較短的食材不易儲存,尤其注意不要一次性採購過多。為幫助消費者科學安全儲存食物,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很多人在家做飯會選擇簡單方便的速凍餃子、餛飩、湯圓、粽子、饅頭、包子等速凍面米製品。為幫助公眾科學選購和食用,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大會深入探討了國際食品領域面臨的新問題,精準對應中國食品安全與産業健康轉型的難點和焦點,探索中國食品工業由高速發展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創新發展之路,為解決中國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與健康問題提出更多科學路徑。
公眾科學合理飲食,儘量減少外出,避免集體性聚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等行為尤其重要。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飲食安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特做以下消費提示。
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這也是學會連續9年邀請權威專家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本次活動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2020年伊始,以權威、專業及第三方的特徵,通過“科技界共識”的方式,就公眾所關心的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進行分析,選擇十大熱詞近景解讀,彰顯科學共識,為科學肅清食品安全謠言,引導輿情正能量做出努力。
11月13日,2019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頒獎儀式在武漢隆重舉行,本年度表彰包括該獎項下的3個專項獎。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武漢順利召開。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正式公佈2018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國內權威專家對這些安全熱點進行了正式解讀。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正式公佈2018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來自於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及多家主流媒體的提名、篩選與專家復議,國內權威專家對這些安全熱點進行了正式解讀。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科研院校的食品科技界專家一起,共同解讀了2018年的12個食品安全熱點。
舉辦此次論壇,旨在為國內食品領域青年學者們提供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展示食品科技最新研究動態與成果。食品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160余所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的青年學者600余人參加此次論壇。
2019中國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揭曉,你關注哪些內容?一起來看看!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與我們的生活,食品行業也不例外。
做好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發〔2019〕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