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大食品 大科技”發展藍圖——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成功召開

發佈時間:2022-12-14 18:58: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孟超
分享到:
20K

食品科技是民生科技,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是建設科技強國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面對自然環境帶來的未知挑戰,面對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深切嚮往,食品科技界與産業界有哪些技術儲備?面向未來新挑戰又有哪些新思路、新舉措12月14-1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9家單位共同承辦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以線上多渠道同步直播的方式隆重召開。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學者相聚“雲”端,以3大權威報告、近20場分專題,共用科研成果,共議前沿問題,共謀發展路徑。與會專家指出,要從廣度、深度、速度和精度“四度”上齊發力,擘畫“大食品 大科技”發展藍圖。

孫寶國、吳清平、陳堅、任其龍、謝明勇、單楊等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孟素荷,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增權,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余其俊等嘉賓出席大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年會上,首次舉行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會士授予儀式和2022中國食品科技進展發佈,持續多年的學會科技創新獎頒獎儀式、學生創新活動頒獎儀式、年會會旗交接儀式也線上上舉行。

文化滋養 讓食品科技有“溫度”

作為我國食品科技領域的品牌盛會,學會年會亦是食品科技界與産業界共同探索新課題和新發現的重要資訊源,承載著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的使命與責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在大會致辭中指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在諸多國際國內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經濟的發展承受巨大壓力。而我國食品工業在此背景下,依然顯示出厚積薄發的實力和蓄力前行的韌勁。2022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7萬億元,同比增長6.05%;利潤總額5310.1億元,同比增長13.17%。食品工業以穩健的發展充分彰顯了保民生的重要價值,成為國家經濟運作中的“壓艙石”。然而也要看到,未知的挑戰也為食品産業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

他分析指出,一是從農業到餐桌的全産業鏈逐漸由低端開始向高端延伸;二是發展方式更注重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三是經營方式開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對此,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戰略思維出發,進行前瞻性思考,以助力我國食品産業快速實現轉型升級。“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特別提出‘科技、人才、創新’‘三個第一’的重要論述,強調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這正是我國食品産業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內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根本遵循。”孫寶國院士如是説。

對此,孫寶國院士從五個方面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殷切的期望。一是通過科技創新實現戰略升級,是未來食品産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要以國家需求為導向,聚焦前沿科技、産業經濟、國家食物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等四個大方面,從廣度、深度、速度和精度上齊發力,做實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只有具備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競爭實力,才能使“大食品、大科技”的發展藍圖變成現實。二是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食品科技工作者的奮鬥目標。要積極踐行“大食物觀”,大力拓展食物來源和渠道,不斷強化食品科技創新,構建起多元化、高值化的食物供給體系。三是強化科企對接,打通科研“最後一公里”。科技界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將自己的科研論文真正寫在工廠和車間裏;産業界要以科學的根基塑造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希望食品界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加強合作,助力食品産業更上一層樓。四是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持續推進公眾科普。科普一直在路上,需要每一位食品科技工作者以公益之心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五是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讓科技更有“溫度”。他指出,“食品學科屬於工程科學,但它不只是實驗室、工廠和車間,而還是承載著全國人民對營養和美味的深切期待,同時也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飲食文化。當食品科技工作者用文化去滋養使命,食品科技就有了‘溫度’,就會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增權在致辭中表示,“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農業強國的內涵深、緯度寬、層次高,這是發展進程的加速、發展方式的轉型,意味著要從數量到品質、從規模到效益、從生産力到競爭力的全面跨越。安徽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大省,糧食産量位居全國第四位,肉蛋奶總産屢創歷史新高,漁業産量全面提升,稻漁綜合種養面積位居全國第二,這些為食品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安徽省食品工業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行業組織的鼎力支援。希望與會代表充分利用好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九屆年會這一交流平臺,以合作共贏為宗旨,助力推動我國食品工業發展再上新的臺階。

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余其俊在致辭中表示,合肥工業大學歷史底蘊深厚,于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食品學科是學校的傳統學科。學校近年來利用安徽這一國家級重要的商品糧和蔬菜供應基地的有利條件,積極加強科研攻關和産學研合作,在畜産品加工與健康、糧油加工與貯藏、食品安全與監控、果蔬採後與品質、重大疾病代謝與營養調控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此次年會不僅是我國高校食品領域師生、科技人才的交流平臺,同時也是行業探索新課題新發現的學術盛宴,必將對引導食品學科的新發展、新思路、新作為、新趨勢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前瞻思考 指引食品行業未來發展

院士專家帶來的三大權威報告,成為本屆年會上的精彩看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謝明勇,以“食源性多糖結構表徵和生物活性研究”為題,系統介紹了食源性多糖結構及其生物活性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強調面對國內外慢性疾病高發態勢,合理補充膳食纖維(功能性多糖)對於改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謝明勇院士研究團隊在食源性多糖結構新理論和相應表徵體系構建,以及調節免疫、改善胃腸道功能和調節血糖等評價體系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基於紮實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多糖健康産品開發也獲得突破性進展。展望未來,謝明勇院士表示,要繼續加強科技創新,創建針對性更強、更適合多糖結構和功能研究的方法和理論,同時也要進一步開展多糖與腸道菌群相互作用關係與機制等前沿研究,為多糖健康新品開發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工業技術轉化研究院院長任其龍以跨界思維,分享了“面向食品功能因子和同係物的分離技術”的新理念與新成果。任其龍院士概述了食品功能因子的研究現狀,詳細介紹了離子液體萃取分離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機理和應用情況。在他看來,對於天然活性成分的分離純化,關鍵在於創新萃取劑。對於分子結構高度相似且溶解性差等問題,提出構建分子辨識萃取分離甾類同係物,實現了四大類、十余種同係物體系的高效分離。他認為,未來,在食品科學領域,植物中天然成分的綜合利用是研究重點,而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是一種綠色、環境友好型提取分離技術,應積極推動其産業化應用。

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徐寶才聚焦“肉品品質與‘高低’加工”議題,以徽派特色肉製品為例,深入剖析肉品産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並提出破解之道。徐寶才教授坦言,我國肉類工業的主要“卡脖子”問題主要有高溫加工肉製品組織軟爛、“過熟味”重;低溫冷凍加工肉製品凍融汁液流失大、凍藏品質劣變快;中華傳統肉製品高鹽高脂,營養健康性差。針對以上問題,可以通過肉製品高溫加工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冷凍及凍藏品質控制關鍵技術、低鹽低脂加工關鍵技術、自動化生産線和數字物流體系四個創新點加以把控。他從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産業化應用等方面系統介紹了肉品品質與“高低”加工科技領域的研究進展。

聚焦重點 精準對接行業需求

大會期間,近20場分專題,以線上會議形式同時召開,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學科帶頭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近150位報告人,圍繞食品科技創新、營養健康和高品質發展,從地方特色食品、前沿熱點、人工智慧與食品大數據、交叉融合、可持續發展等多個角度,共同交流探討食品技術的創新成果。

其中,由《中國食品學報》承辦的“2022食品科學前沿熱點問題論壇”,聚焦食品科技前沿、食品營養與健康等議題,倡導前瞻性和創新引領性科學研究,力邀業界權威學者、科研一線傑出青年學者作精彩的主旨報告,和與會代表共議前沿創新熱點、共謀食品科技發展。

“食品計算技術及應用”專題,圍繞食品計算,從食品視覺分析、食品大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及在食品智慧製造、食品品質檢測、食品浪費、食品營養和安全、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應用,介紹最新研究成果,並對未來食品計算的發展進行探討。

“食品行業可持續消費與綠色供應鏈”專題,聚焦通過優化産業資源配置、提高食品安全透明度、實現與環境互容的可持續發展,圍繞大宗商品供應鏈可持續發展路徑、可持續水産品消費及追溯,以及從農田到餐桌,企業如何減少食物浪費等議題,邀請行業權威專家與應用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交流與探討。

“高效低碳優質組合凍幹食品科技創新與實踐”專題,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難題進行交流與討論,分享最新的實踐研究進展,共同聚焦凍幹科技與産業創新,探索高效低碳優質組合凍幹技術的最新趨勢。

“徽派食品科技創新論壇”,邀請安徽籍科技界與産業界頂尖專家,針對徽派食品工業存在的問題,對徽派食品加工工藝、標準化智慧化生産、營養與健康保障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用科技賦能徽派食品,用創新驅動安徽食品工業的高品質發展。

“聚焦中國特殊食品科研法規新動向”專題,針對老年消化管腫瘤患者圍手術期口服營養補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安全風險控制,嬰幼兒配方粉中化合物風險評估、乳液的構建及消化特性,母乳中營養素的傳遞及其吸收效率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以期分享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研究的最新成果,為行業未來發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運動營養食品産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專題,圍繞行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探討在中國運動營養食品市場的飛速發展階段,産業如何發揮自身實力,通過推動行業的不斷升級,迎接新的機遇。同時,多位運動營養食品領域的專家還解讀産業現狀和機會、科技創新與合規管理,並針對運動健身人群的健康補充需求和青少年特殊階段的體質提升方式等議題展開報告。

“成人營養與健康論壇”,重點解讀當前我國成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的膳食營養狀況,關注的重點健康問題如骨骼健康、糖尿病、肥胖等的營養干預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創新加工技術實現精準營養等問題,以期推動行業強化對成人營養的重視,並助推行業科學看待、應對成人營養問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精準高效的針對性産品。

托舉未來 助力“後浪”勇擔科技重任

如何托舉青年人才快速成長,一直以來都是歷屆年會十分看重的內容,本屆年會上學會與IFF、盼盼、李錦記、安琪、三隻松鼠、科拓恒通、飛鶴等7家食品企業共同主辦的七項學生創新活動結果同時揭曉,這些創新創意成果的展現形式,也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實踐平臺。

此外,以“食光有約,共話研學”為主題的第十四屆研究生論壇,貼合研究生關心的科研學習、生活以及職業規劃等方面,設置不同板塊。院士專家、知名企業高管、學生代表等,與線上觀看的研究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分享,為研究生從科研學習、生活、心理健康、職場規劃等方面提供指導,同時為食品相關領域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開拓思維的交流平臺。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陳堅教授還為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帶來了精彩報告。

分享更多實踐經驗,才能讓青年學子更快地學以致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基於多年來開展學生創新活動的經驗,系統梳理青年學子參與創新活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以建立整體認識、突出重點問題的原則,為青年學子——未來食品研發、法規經理人量身定做講座內容,邀請業內權威、知名專家針對食品研發的創新趨勢、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和營養標簽製作等重點問題進行深入解讀,為青年學子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屆年會會旗的交接儀式也在此次年會上舉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屆年會將在202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由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承辦,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共同協辦。

本屆年會引發了食品領域科技界和産業界的極大關注。截至大會主場報告結束時,年會的全媒體累計觀看量達185.1萬人次。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