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呂梁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系列活動舉辦

2023-12-08 15:34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呂梁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系列活動舉辦

科技助力,寫好鄉村振興“新”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積極發揮人才、組織優勢,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把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工作做實、落細。11月27—29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邀請來自果蔬、肉製品加工以及飲品、預製菜研發等科技界、企業界、媒體界代表,組成科技服務團,前往革命老區山西省呂梁市嵐縣、臨縣兩地,深入開展包括“嵐縣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交流對接會”“食品營養健康科普進校園”“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研發與管理培訓”“鄉村振興呂梁行——企業調研”等在內的呂梁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系列活動。活動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作為主力軍,組織科技服務團專家深入企業、基地,圍繞當地食品産業發展情況展開調研,為産業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讓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看得見、摸得著;同時,為當地學生捐贈物資,開展科普活動,向學生們更好傳播食育知識,助力健康成長。

此次參與系列活動的科技服務團陣容強大,主要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院長曾曉房、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劉艷芳、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沈群、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九凱、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國華、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李沛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員馮蕾、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季俊夫、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賀暉、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研發經理姚森、哈爾濱商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博士許馨予、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料理研發經理楊衛美、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學研合作部副經理方嘉沁等行業專家組成。中國科協農技中心鄉村振興工作處副處長李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陳錚,呂梁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薛保平以及來自臨縣、嵐縣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活動。

依託天然優勢 發展特色産業

耕地保有量 770萬畝,擁有200萬畝雜糧、163 萬畝紅棗、300萬畝核桃、500 余種中藥材野生品種;是山西省最大的連片天然沙棘林區、全國優質馬鈴薯生産基地、全國食用菌最佳種植區域、全國最大清香型白酒生産基地、世界十大烈酒産區之一……呂梁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也是山西省重要的農業産區,優良的空氣、土壤、水質為發展綠色、有機産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産業化發展是呂梁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主導産業是呂梁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全市堅持以産業化為核心,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龍頭企業為依託,農村合作社為紐帶,加快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薛保平介紹,近年來,呂梁市堅持“政府推動、市場主導、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的原則,積極推進特色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不斷延伸産業鏈條,提高農産品附加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過去一年裏,全市農産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完成 200億元以上,有效帶動了廣大農民群眾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在薛保平看來,此次系列活動是進一步推動呂梁農業發展的實踐舉措。呂梁將以此為契機,以臨縣、嵐縣為試點,緊緊圍繞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這一主題,加大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推動呂梁農業高品質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錚表示,科技服務團的專家們懷著對鄉村振興的熱心和熱情來支援工作,對於革命老區有情結,也願意與企業“雙向奔赴”,用各自在食品不同領域多年來積累的專業知識,為當地企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希望當地企業能夠把握機會,與專家們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未來,也將借助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科技及産業方面的多重優勢,將更多的科技資源帶到鄉村企業、帶到鄉村産業,同時也幫助更多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從“實”出發,不斷做好産業、做強産業。

臨縣地處呂梁山西側,農業資源豐富,盛産紅棗、核桃、蜂蜜、小米、小雜糧、棗木香菇等優質農産品。可如何讓這些特色農産品走出山村,賣出好價錢,助力群眾增收是一直困擾當地的難題。在臨縣縣委副書記劉海生看來,此次活動的舉辦,旨在助力優質農産品提質增效,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作為傳統革命老區,臨縣不僅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旅遊文化,更有特色農産品文化,活動的舉辦讓大家更有信心、更有激情,也衷心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工作,特別是農産品提質振興工作做實做細。”

臨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偉對“呂梁山貨”區域公共品牌進行品牌詮釋。他介紹, 2015年,在駐呂梁各個縣的幫扶幹部、在中國科協的支援和引領下,“呂梁山貨”區域公共品牌正式成立。目前,已組織了200多場網上展銷年貨等系列活動,培訓主播800余人次,年均銷售農産品達到2000多萬元,帶領呂梁山區6個縣、100多個企業、300多款農産品參與銷售,累計銷售農産品超2億元。未來,將進一步發揮品牌作用,助推當地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讓農戶錢包越來越鼓。

來自石樓縣、方山縣、神池縣的3名中央駐晉挂職幹部在啟動儀式上推薦了縣域特色産品。

石樓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杜鵬飛介紹,石樓縣有25.14%的森林覆蓋率,92.7萬畝土地退耕還林,52萬畝紅棗、核桃乾果經濟林。目前,該縣返鄉創業青年結合當今市場流行和山西小雜糧産品優勢,以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推廣山西特色小雜糧為目標,按照膳食纖維搭配方案,創新推出山藥葛根玉米粉、核桃芝麻黑豆粉等純物理加工代餐粉,受到市場的正面評價。

方山縣胡堡村第一書記陳飛介紹,方山縣有著令人神往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資源。近年來,方山縣提出了“文化旅遊興縣”的發展戰略,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底蘊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旅遊業和綠色生態産業。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運作,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和投資興業。在農産業發展方面,方山縣注重藥材、蔬菜、小雜糧的種植,併發展了鮮食玉米産業。

山西東隅科技有限公司神池項目經理易波介紹,神池縣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始建於春秋時期,歷史悠久,是典型的農業縣,素有“中國亞麻籽油之鄉”“中國北方月餅之鄉”等美譽,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滋養著一代代樸實勤勞的人民和優質的農特産品。神池縣將鄉村e 鎮建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設市場主體集聚平臺載體的重要抓手,結合胡麻胡油、羊肉、黑豆、黍子、枝麥神池六大地標認證産品以及月餅芥菜等本土特色産業,促進“産業+電商+配套”協調發展,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從“實”出發,助力特色産品走出“深閨”

鄉村要振興,産業必振興。産業的興旺發達對實現鄉村振興有重要促進作用。馬鈴薯、沙棘是嵐縣特色農産品,卻面臨藏在深閨人未識、品牌不夠響亮等産業發展難題。為解決阻礙嵐縣地區農副産品及食品加工企業發展問題,提升食品企業人員研發與創新水準,助力經濟發展,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奮力開拓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局面,活動期間,科技服務團專家赴嵐縣調研馬鈴薯、沙棘等特色農産品的産業發展情況,並舉辦“嵐縣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交流對接會”,與當地企業圍繞技術及銷售痛點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蒸馬鈴薯糕、炸馬鈴薯條、炒馬鈴薯粉……在嵐縣馬鈴薯宴上,專家們品嘗了各具特色的以嵐縣馬鈴薯為原料製作的特色菜肴,以及沙棘汁、沙棘原漿等以嵐縣沙棘為原料的特色飲品。如何讓這些美食在種植端更標準、在生産端更智慧、在銷售端更受歡迎是嵐縣當地企業面臨的痛點,也是專家們關注的重點。

對接會上,嵐縣當地食品加工企業相關負責人與專家圍繞馬鈴薯種植標準化與加工技術難點、沙棘健康營養食品研究、預製菜開發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嵐縣人大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志平表示,近年來,嵐縣聚力鄉村振興,加快發展農業産業,狠抓馬鈴薯主導産業,抓實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示範村建設行動,激發鄉村治理活力。嵐縣按照“1+N”農業産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不斷加強基地建設,並依託沙棘、山蘑菇、黑豬肉等特色農産品、林産品、畜産品優勢,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支援農業企業開展産品研發,打造特色品牌。他迫切希望,通過與專家的精準對接,能有效提升産品附加值,實現産業高品質發展。

“中國科協對嵐縣的幫扶至今已接近40個年頭,今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督導,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二要幫扶,依託科協的優勢和特色,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黃佳斌表示,聚焦嵐縣,將主要發展沙棘和馬鈴薯的全産業鏈,從選種育種到成品研發、打開銷路,希望專家從學術的角度、科研的角度、市場的角度來給予指導。

“嵐縣馬鈴薯宴包含108道菜品,目前正積極往預製菜方向轉型,但我們發現,馬鈴薯進過次加工後,口味無法保證。同時,嵐縣馬鈴薯到底與其他地區馬鈴薯有何差別,如何打造差異化競爭還不知道。”嵐縣馬鈴薯宴全國推廣總部研發中心主任李曉陽説出了當地馬鈴薯産業發展的痛點。

嵐縣沙棘領導組辦公室主任俎元虎帶來了計劃上市的芒果沙棘汁、百香果沙棘汁等復配飲料,希望能得到專家的指導。“目前,公司已經上市了多款不同濃度的沙棘汁飲料,還有沙棘葉茶、沙棘原漿産品,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點是銷售問題。此外,公司擁有27萬畝沙棘種植基地,還是多家沙棘飲料企業的原料供應商。”俎元虎表示,公司對於未來發展方向存在疑慮。對此,專家表示,沙棘是食藥物質,建議發力功能性飲料、保健飲料,但相關産品的具體功能並不明確,是否會更有助於人體健康,還需要用科學的數據來“説話”。專家還對産品的口感及公司發展方向等方面提出了意見。

鄭二小是嵐縣界河口鎮副鎮長,他介紹,沙棘和馬鈴薯是當地的特色農産品,目前該鎮正依託在沙棘育苗、選種、種植、加工等方面的基礎,積極打造沙棘特色小鎮,但在技術反面仍有短板,他希望加大産學研對接,打造合作平臺,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圍繞技術培訓、人才培育等方面展開長期合作。

專家對於嵐縣當地企業拋出的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專家表示,在推進特色産業的發展中,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一是要從大健康理念來“塑造”産品。摸清“家底”,掌握當地馬鈴薯、沙棘等特色産品的種植面積、産業規模等情況。二是與科研對接,開展系統研究,用科學數據“數”説特色産品的營養價值。在深加工方面,要進行産學研對接,梳理問題、找準痛點,再與科研院所共同破解技術難點。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培養本土人才是基礎,要依託當地行業組織、高校及科研院所,有針對性培養本地人才。四是在標準建設、品牌宣傳及推廣方面,也需要産學研展開深入合作。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嵐縣擁有良好的資源優勢,而如何加速農産品標準化種植進程、讓地方美食變成預製菜等食品“走出去”,是産業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會後,張國華、馮蕾、姚森等赴當地企業開展實地調研,了解企業發展情況,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及措施。

“一大”“一小”精準培訓,賦能産業發展

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問題關係著千家萬戶,與兒童的成長息息相關。為提升少年兒童的科學素養,促進其健康成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專家來到寨則山寄宿制小學,與全校師生面對面開展“食品營養健康科普進校園”活動。

沈群、李沛軍、張九凱、許馨予分別圍繞“與吃有關的故事”“畜産食品與營養健康”“與食品有關的趣味實驗”“不負好‘食’光”等內容,通過講解、動手實踐,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們對健康正確的飲食理唸有了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促進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向寨則山寄宿制小學學生捐贈了書籍、書包、水杯以及呂梁山貨大禮包,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每個身處農村的學生都有著一想要走出農村、邁向更廣闊世界的美好夢想。現實卻是,出身農村的我,更能深刻體會到這種願望的迫切和現實的差距。謝謝願意幫助我們的人,讓我們感受到這世間的美好。”寨則山寄宿制小學六年級學生代表陳志鑫在接受捐助後表示,獲得資助後,更懂得了知恩圖報,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堅定了好好學習的信念。

針對當地特色農産品企業負責人開展的“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研發與管理培訓”也在同時舉辦。劉艷芳、曾曉房、馮蕾、季俊夫、賀暉、姚森、方嘉沁分別圍繞食用菌加工、肉類全産業鏈科技創新、果蔬産品加工、沙棘産品開發等內容展開培訓與經驗分享,切實為推動當地産業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高度重視科技助力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的相關工作,充分利用專家資源優勢和強大的凝聚力,不斷探索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積極為推動地方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搭建不同層次的交流平臺,助力地方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今年,學會在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的支援下,先後深入臨縣、嵐縣開展定點幫扶,延續“走進去”和“請出來”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截至目前,在山西省呂梁開展交流對接活動20余場,培訓幫扶人員近300人,服務臨縣、嵐縣企業近30家。

未來,學會將繼續發揮食品科技資源優勢,將優質科技資源進一步下沉産業一線,賦能基層特色農産品提質增效,有效實現科技資源與地方産業的“雙向奔赴”與“相互成就”,為高品質助推鄉村振興貢獻食品科技界的力量。

【責任編輯:孟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