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4日訊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部門的領導出席活動並致辭。包括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研究員、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在內的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與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食品科技界專家一起,共同解讀了2018年的12個食品安全熱點。
反映輿情關注點 由危機應對繼續轉向風險提示
溝通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以“警鐘需長鳴”為主題進行了發言,並分析了2018年食品安全風險熱點解析的特徵。她介紹説, 2018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食品安全輿情的28個熱點做了科學解讀,其中,以“消費者教育”為特徵的風險提示做了19期,整體上延續了由2016年開始的“由危機應對向風險提示”的轉變。通過對比2013年、2014年和2016年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的分類可見,對輿情熱點的回應由2013年100%下降到2018年的33.3%,下降了2/3;而針對潛在風險的消費提示,由2013年的“零”上升到2018年的66.7%。
2018年的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已由最初以危機應對為出發點的輿情熱點解讀,逐漸加大為“和平時期”以風險預防為特徵的消費者教育。“這是中國對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日趨從容、穩健的標誌,這一特徵在2018年愈加鮮明”孟素荷如是説。
我國食品安全整體趨穩 四大課題亟待破解
“中國食品安全整體趨穩,乳業合格率居首,油、肉行業現輕微波動。”孟素荷教授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得出了上述結論。2018年第三季度對比2017年及2016年同期的大宗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可以看出,糧、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費品的樣品合格率均處於較高水準,尤其是乳製品,其合格率持續在99.5%以上。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的合格率為97.3%,肉製品合格率為97.8%,略低於去年平均水準。
同時,她還指出了近期中國食品安全的四大短板,即:以環境污染為源頭的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中檢出非食用物質;保健食品摻假。對比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6年及2017年同期監督抽檢中發出的主要問題,可以看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問題逐年降低,説明生産企業的過程式控制制逐漸到位。但令人擔憂的是,食品中農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的問題在逐年升高,説明破解原料污染問題的複雜、艱難與長期。同時,在2018年第三季度,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佔據首位。
孟素荷教授同時表示,近年來,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推動下,人們對保健食品的需求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熱度。保健食品行業更是快速發展,但在行業發展的同時魚龍混雜、亂象叢生,如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等現象仍然存在。摻假造假及誇大宣傳是主要問題,對保健食品的治理初步顯效並進入攻堅期。
網路食品給食品安全帶來的新挑戰也不容忽視。她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電商等網路銷售渠道的快速成長,儘管線上銷售僅接近三成,但年度間呈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對傳統的流通結構及消費行為造成巨大衝擊,對食品産業鏈未來的格局及戰略産生重要影響。諸多網紅食品“有品牌、無工廠”,對産業鏈安全建設空心化,食品欺詐問題多有發生。産業鏈安全建設與環保,將成為決定網紅食品能走多遠的關鍵制約因素,也將成為影響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的新熱點。
此外,“外源性”輿情風險加大。進口食品因基數加大,進口國食品安全管理水準不一,風險概率提升。我國食品行業對進口食品與原料的開放度加大,産生風險的概率增加。值得關注的是,任何一個境外與食品安全相關的資訊都會快速波及到我國。這亟需我國科技界快速集結,迅速做出科學的回答。
輿情關注點向各方規範、自律及公平延伸
“輿情的關注點,開始向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建設中,各方的規範、自律及公平延伸。”孟素荷教授分析指出,在對2018年輿情關注12個熱點問題的匯集和歸納中,另一個正在顯現的特點是:媒體開始更多關注到,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這一整體框架下,各方的專業、嚴謹、公正與自律。如,辣條“同品不同標”問題;三文魚團標問題;江蘇消保委“醬油”對比實驗的爭論以及對“職業打假人”問題的反思等,佔到了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總數的1/3。
她進一步分析説,這表明輿情的關注點,正從對某個企業産品的安全與否,延伸到對中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建設中,各方更加透明、協調、嚴謹、自律的作為,並進而轉向對保護消費者與公平對待所有市場主體的探求。由此,對於政府監管、法規建設、社團組織的職能,在“共治”過程中的科學、專業與規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一種進步,也體現出某種成熟。
孟素荷教授指出,我國食品安全的風險永遠存在。我國對食品安全的治理,已從大規模的以企業為主體的産業鏈安全建設,進入到更完善、細緻的法規體系建設及治理源頭污染、嚴打假冒偽劣産品的攻堅期。“隨著食品工業的健康轉型,食品原材料真實性、食物過敏原及健康聲稱等問題均會是未來工作的著力點,需警鐘長鳴。”她再次強調。
會議中針對十二大食品安全熱點問題,權威專家直擊癥結所在,給予了科學的解讀。據主辦方介紹,本次選出的12個輿情熱點,來自於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及多家主流媒體的提名、篩選與專家復議,是從40多個熱點中選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熱點,基本上反映了2018年輿情的主要關注點。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防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科普動畫競賽”及“2018大學生食品安全科普動畫創作競賽”頒獎儀式。
據悉,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已連續8年就每年的食品安全熱點召開媒體溝通會,整體上延續以往權威、專業及第三方的特徵,通過“科技界共識”的方式,就公眾所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以科學的建議肅清食品安全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