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形勢下青年食品科技工作者被賦予更大的使命與擔當——第四屆中國食品科學青年論壇在北京召開

發佈時間:2019-09-22 13:56:4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孟超
分享到:
20K

中國網9月22日訊 9月2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青年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工商大學和《中國食品學報》雜誌社共同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食品科學青年論壇”在北京召開,會期兩天。舉辦此次論壇,旨在為國內食品領域青年學者們提供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展示食品科技最新研究動態與成果。食品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160余所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的青年學者600余人參加此次論壇。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邵薇教授,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執委、CIFST第二屆青委會主任委員王碩教授等國內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論壇開幕式由CIFST第三屆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艾連中教授主持。

青年學者們是食業創新的新生力量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第一屆青委會主任委員胡小松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賈英民教授分別致辭。作為青年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胡小松介紹,在整個中國科協系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一個創建了青年委員會。在青年論壇這個公平、平等的大平臺上,食品科技界的青年才俊們可以更好地展示自身風采,同時學科交叉做好朋友,學術交流的火花一定會更加燦爛奪目。他祝願所有的青年才俊身體好,學問好,更重要的人品好。做好人,就一定能夠做好事。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賈英民教授在代表承辦方致辭時表示,目前,我國食品工業轉型正處在關鍵的歷史時期,大食品、大業態的發展趨勢日益突顯。如何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營養健康美味飲食需求,和食品行業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以加快實現産業由低端向中高端轉型,是新時期我國食品工業面臨的主要任務。在新時代、新食品、新科技這一背景下,為廣大食品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課題,也對食品行業提出了更高新要求。

賈英民指出,處於新時期的我國食品工業如何發展?其根本出路在於夯實世界科技基礎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突破。人才隊伍是創新的根本,嶄露頭角的青年學者們是食品行業創新的新生力量,代表著未來的希望。賈英民談到,論壇通過邀請國內食品及相關領域的傑青和優青獲得者等優秀青年學者,對食品領域的熱點和科技問題進行交流,將對增進同行友誼,加強科研協作,促進食品領域科技創新産生重要影響,將對在食品領域的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青年朋友們,我國食品工業和科技未來的希望在你們身上。” 賈英民希望廣大青年學者志存高遠,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拼搏進取,為促進食品領域創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學會平臺為青年人才成長提供沃土

CIFST副秘書長陳錚代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向全國食品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中國食品青年科技工作者北京倡議”。“讓我們始終秉承向食品前輩學習的謙遜態度,做追求真理,砥礪求實的青年,做潛心鑽研,醉心學術的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食品事業發展健康工作50年。”在來自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青委會委員代表激揚的宣讀倡議聲中,大會走向高潮。

會上,在CIFST第三屆青委會副主任委員劉學波教授的主持下,“未來科學領袖計劃”項目正式啟動。據介紹,未來科學領袖項目是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起,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支援,荷蘭菲仕蘭營養學院聯合支援和資助的學術交流項目。該項目將積極促進中國的青年科學家在乳品營養和健康方面的科研討論和交流。激勵他們在相關領域進行科普教育的積極性,並在食品科學和技術領域進行最佳創新案例的分享,為今後國內外學術交流項目進行新模式的探索,並培育更多複合型和具有國際領導力的青年科學家。今年啟動的第一屆科學領袖項目,將通過報名和篩選,最終將有近十名學員參加於2020年7月進行為期一週的海外交流課程。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自成立之初,就對食品青年人才的成長給予高度關注和支援,20世紀90年代就籌備了第一屆青年工作委員會,聚集起食品領域的青年才俊,為全國食品青年人才的成長與發展搭建了重要平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時至今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經過20年的發展,已歷時三屆,在中國食品界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並通過召開全國食品科學青年論壇、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組建青年科技志願服務隊、開展學生創新活動及一系列産研對接項目,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食品界的傑出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食品科學青年論壇歷時四屆,已發展成為中國食品領域青年人才學術交流的品牌活動,參與人數逐年遞增,論文投遞品質也有著顯著提升。據不完全統計,本次會議參會代表副高級以上職稱佔比45%,收集摘要124篇,收到論文61篇,其中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與品質控制方向的摘要數量較多,反映了當前食品領域的研究趨勢也側重於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方面的研究。

9大主題展現最新科研成果

本屆論壇以“食品學科前沿技術的追蹤與凝練”為主題,邀請食品及相關領域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優青獲得者,以及全國食品領域青年科技工作者,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食品科學9個方向的劃分,圍繞當前食品科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動態、熱點科研領域研究進展等問題,作了4個主題學術報告,以及9個分會場的85個專題學術報告。

渤海大學副校長勵建榮教授、王小英教授等多位食品領域知名專家圍繞食品科學基礎、食品加工、食品營養學、食品檢驗學、食品貯藏與保鮮和食品安全等諸多領域,從9個主題方向進行了85個精彩的學術專題報告。報告大多是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展現了各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進展。

國家利好政策讓科研空間廣闊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副處長戴炳業在“新時代食品青年科學家的使命和擔當”的主題報告中指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國食品産業和食品科技領域正面臨著新形勢。食品産業在近10年裏持續快速增長,正逐漸替代傳統農業、重工業在産業結構中的份額;食品消費已經由生存性消費向健康性、享受型消費轉變。國家科技頂層設計首次將食品確定為與農業農村並列的領域,為食品工業科技創新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關於抓好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有關文件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優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則為科研工作釋放了更多的紅利。

戴炳業提到,在這種新時代、新形勢下,食品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學者被賦予更大的使命和擔當。他鼓勵青年科學家要不忘惠民利國的初心,牢記肩負的使命任務,腳踏實地地深入一線,堅持科技創新,為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嚮往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青年學者交流碰撞創新火花

南昌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傑青”獲得者聶少平教授在“魔芋葡甘聚糖結構及其降血糖降血脂研究”的報告中,分享了自己在魔芋葡甘聚糖提取純化、結構鑒定及其功能化評價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在食品及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成功應用。這一研究對類似活性多糖的研究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他建議,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也要在國際科研領域發出自己的科研聲音。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優青”獲得者范大明教授在“食品微波加工技術基礎及産業化創新實踐”的報告中,分析了微波在食品領域的研究現狀和智慧財産權分佈情況,總結了微波熱效應在食品加工方面的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同時,他結合團隊工作,介紹了微波組合加工食品的産業化實踐。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中心主任樊永祥研究員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國際食品法典的最新進展進行了介紹,他系統介紹了制定食品安全標準的必要性和食品標準的定義和內容,介紹了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的現狀,並針對國際食品法典標準的最新進展和熱點工作情況予以介紹。

這些青年優秀學者在報告中除了分享多年的科研成果,也對如何形成正確的科研思路給予與會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深入啟發,現場氣氛熱烈。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迎接建國70週年之際,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在北京主辦召開以引領青年科技工作者對學科前沿探索為目標的論壇,即是為了踐行食品科技領域技術強國之夢,論壇得到全國食品界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積極響應,對實現食品學科多領域交叉合作、促進産學研交流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對我國食品學科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深遠意義。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