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輝:戲劇是我跟更多人成為朋友的一個自信
6月10日至20日,首屆阿那亞戲劇節橫空出世。無論是歐陸戲劇巨人陸帕執導的開幕大戲,還是沒名、沒錢、坐著鏟車畫小人的“候鳥300營地”的“藝術家”海灘駐紮,從日出到日落,阿那亞的海岸線上,理想主義的化身——戲劇,恣肆汪洋。
中國翻譯泰斗許淵衝:揮灑著詩意走完百歲人生
“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今年最新出版的《西南聯大求學日記》封面上,印著許淵衝當年在日記中寫下的句子。
日本芭蕾舞演員松山樹子去世 曾飾演《白毛女》喜兒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創始人、外國人中第一位扮演《白毛女》中喜兒的芭蕾舞演員松山樹子,于5月22日3時40分去世,享年98歲。
歸去來兮 紅莓花開——追記袁隆平的音樂情緣
在袁隆平院士臨終前,家人圍在他身邊,輕輕哼唱起一首《紅莓花兒開》。這首蘇聯歌曲是袁老最愛的歌曲之一,她代表著袁老美好的年輕時代。
單霽翔:從故宮到世界文化遺産,文明何以“無問西東”?
從北京故宮到巴黎盧浮宮,從柬埔寨吳哥窟到埃及金字塔,全球各地的世界文化遺産不僅展示著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也越來越與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密切關聯。
徐裏:堅定文化自信,我們的作品要突出民族性、時代性
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記者專訪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裏。他透露,中國美術家協會將舉辦一系列活動獻禮建黨百年。
紀念徐志摩逝世90週年 各地“摩友”齊聚浙江海寧
23日上午,以《志摩的詩意世界》情景短劇開場,第六屆中國(海寧)徐志摩詩歌節暨第六屆中國(海寧)·徐志摩詩歌獎新聞發佈會在徐志摩故鄉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啟動。
秦怡:電影是我唱不盡的歌
1月31日是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的99周歲生日,也是她從藝第82個年頭。近日,來自上海電影集團、上海市文聯等機構的相關代表前往醫院看望秦怡,按照傳統為她點起百歲紅燭,祝老人家生日快樂。
田沁鑫:用作品引領國內戲劇
2020年12月8日,著名導演田沁鑫被任命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成為中國國家話劇院19年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長。如今,她已經上任一個多月,置身於各種繁忙瑣碎的工作當中。
破除光環,拿自己“開涮” 莫言散文作品結集出版
近期,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散文全編,該系列《莫言散文全編》共含三冊:《會唱歌的墻》《月光如水,馬身如漆》《感謝那條秋田狗》,全面收入莫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新世紀以來的散文創作近200篇,這也是莫言散文作品首次大規模結集編選。
故宮出版社推出“跟著藝術大師”系列 一本書讀懂一個大師
“跟著藝術大師”系列叢書是結合藝術大師簡略生平、藝術特點、同類繪畫題材的衍變過程、相關作品及其背後有趣故事的藝術普及類讀物。
田沁鑫:沁潤藝術田野 打造國話金字招牌
國家話劇院院長上任不足一個月,做客北京青年報文化版組、副刊版組和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後臺》聯手打造的年終特別訪談“戲劇人的2020”時,田沁鑫把服務藝術家、將歷任院長給予她的這份安全感繼續傳遞下去,當作站在全新事業起點上的一個承諾。
旅美戲曲畫家段昭南憶紅線女:未能謀面更牽懷
“我的廣州記憶,總和12月有很多關聯。”旅美戲曲畫家段昭南12月8日對中新網記者説,“尤其是紅線女先生是在2013年12月8日去世的,而我于2012年12月在廣州舉辦的戲畫展覽,是以紅線女為主軸的組畫,她本人也到場觀看了。”
北京喜劇藝術節如期而至 陳佩斯:疫情之下觀眾更需要喜劇
第十屆北京喜劇藝術節專家研討會近日舉辦。陳佩斯表示,疫情之下觀眾更需要歡樂、更需要喜劇,這也是他今年堅持做喜劇藝術節的動力。
金庸逝世兩週年:“佛係”的江湖世界 玄妙深邃的佛境禪意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這是繼古龍、梁羽生後,又一位離世的武俠泰斗,中國武俠“三劍客”時代就此落幕。
王潮歌:以藝術找尋更好生活
每次面臨一個地域的創作,王潮歌不去提取典故做膚淺僵化的符號,而是關注那裏的人們此時此刻的精神狀態。她創作《印象·劉三姐》選取了老漁民劃竹筏打魚的印象,歌頌山水人間勞作,那是人生真正的關懷和共鳴。做《又見敦煌》的時候,王潮歌把自己埋在了敦煌學典籍中。
韓再芬:黃梅戲傳承要緊扣時代節拍 抓住年輕人“味蕾”
“黃梅戲的發展要踩在時代節拍上傳承創新,要抓住年輕人的‘味蕾’,培育文化生態圈。”黃梅戲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韓再芬如是説。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
《從敦煌來——閔庚燦繪畫作品展》國慶在杭州春天美術館開展
10月1日,國際繪畫大師閔庚燦的個人繪畫作品展《從敦煌來》將在杭州外桐塢133號春天美術館隆重開展,展期持續到11月30日。
紀念冰心先生誕辰120週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9月28日,由中國散文學會主辦,中國現代文學館、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活動組委會、北京農家女學校合辦的紀念冰心先生誕辰120週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去世 弟子追憶:為人低調 與世無爭
鄭克魯翻譯過多部名著,其中包括《悲慘世界》《紅與黑》《茶花女》等。2012年,鄭克魯憑藉翻譯《第二性》獲第四屆傅雷翻譯出版獎。
行走張家界——圓霖大師禪畫展即將啟幕
由文化學者、當代藝術家、圓霖法師藝術研究會會長陸一飛先生任策展人的《行走張家界——圓霖大師禪畫展》將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後坪鎮荷花社區荷堂藝術館展出。
“杭州國際日”專用標誌發佈 韓美林設計
3日,杭州官方舉行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設計的“杭州國際日”專用標誌——“窗”,及主題海報與系列宣傳預告片,此外還通報了第三屆“杭州國際日”活動安排。
北京人藝啟動曹禺誕辰110週年紀念演出月 《雷雨》《家》將上演
記者從北京人藝獲悉,在曹禺先生誕辰之際,北京人藝選取了其兩部代表性的作品《雷雨》和《家》,從9月24日起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演出。
潘魯生:民間文化的拾荒者
潘魯生是中國文聯副主席,他關注民間文化,致力於通過文化振興“築魂”鄉村振興。時移世易,鄉村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潘魯生尋訪鄉村文化的步伐也愈加緊迫。
曹禺:“我喜歡寫人,我愛人”
今年是曹禺先生誕辰110週年,辭世24週年,也是他的成名作《雷雨》發表86週年。隨著時間的流逝,曹禺劇作的影響與日俱增,他在中國現代戲劇史、文學史上的地位仍然呈現上升態勢。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文化發展離不開交融與互鑒
在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前,王旭東堅守戈壁大漠28年,見證了莫高窟從搶救性保護到預防性保護、數字敦煌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助力敦煌文化更好地走向國際。
敘述海派藝術的“中國故事”
近日,上海中華藝術宮精心策劃了“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作為該館重要的學術項目,正是在這種文化語境中,為觀眾呈現獨特而恢宏的學術視野,敘述海派藝術的“中國故事”。
跨越三十余載續寫傳奇 106歲馬識途以《夜譚續記》封筆
馬識途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説《清江壯歌》《夜譚十記》《巴蜀女傑》等。其作品中的《盜官記》被著名導演姜文改編為電影《讓子彈飛》而廣為人知。
“銀幕後的公主”劉廣寧逝世 曾為《魂斷藍橋》等配音
劉廣寧參與配音的中外影視片(劇)約千部(集),包括《魂斷藍橋》《尼羅河上的慘案》《大篷車》《生死戀》《苔絲》《孤星血淚》《天雲山傳奇》等影片,被譽為“銀幕後的公主”。
馮驥才新作剖析文藝大家精神世界
馮驥才新書《文雄畫傑:中西文壇藝壇人物》近日出版,該書為作者對中外現當代作家和藝術家的印象記,帶領讀者走近茅盾、曹禺、冰心等數十位文藝大家的精神世界。
馮驥才先生獲聘“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近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作家、文化學者馮驥才先生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
劉玉珠:中國博物館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新時代責任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關懷下,依靠全體博物館人不懈奮鬥,中國博物館事業取得非凡成就,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