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曾文教授:南北朝在佛教中國化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4月24日,第四屆南朝佛教與金陵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尼眾佛學院開幕。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楊曾文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中國佛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圓滿舉行 演覺法師當選新一屆會長
2020年12月1日至2日,中國佛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在浙江寧波舉行。北京廣濟寺方丈演覺當選新一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楊曾文在杭州凈慈寺首屆佛教文化論壇致辭
各地寺院住持責任重大,除帶領兩序維持寺院運轉之外,在寺院各項建設中負有艱鉅任務,其中的文教建設對推進佛教適應時代,走中國化道路意義重大。
“風月萬里天 品味文化的力量”《佛教聖地文化巡禮》即將付印發行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總結佛教中國化的歷程,推進宗教活動場所文化建設,宗教文化出版社推出《佛教聖地文化巡禮》系列圖書。
蘭州大學聲樂套曲《敦煌廿咏》作品發佈
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歷時三年創作的聲樂套曲《敦煌廿咏》舉行作品音樂會,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嘗試用聲樂演繹敦煌文獻。
世界文化遺産麥積山石窟啟數字化公益籌款
近日,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合作,共同開展“絲綢之路沿線石窟數字化保護”項目,為麥積山石窟第165窟數字化工作公益籌款。
山西永樂宮發現蒙元時期珍貴道教紙質文物
“這些珍貴紙質文物的發現為深入研究蒙元時期道教尤其全真教傳道、布教及齋醮制度提供了豐富材料。”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席九龍説。
研讀三藏 融入時代—雲南南傳佛教2020年講經交流會舉行
9月15日,雲南省南傳佛教2020講經交流會在西雙版納總佛寺舉行。此次活動由雲南省佛教協會主辦、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西雙版納總佛寺承辦。
敦煌莫高窟首個整窟復原臨摹重現盛唐洞窟風采
由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的20位藝術家聯手進行的莫高窟首個整窟復原臨摹項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洞窟內的臨摹白描,明年將為其上色,重現這一1200多年前唐代洞窟的原始風采。
妙手補書書可春:來國圖看敦煌遺書等珍貴古籍修復成果
“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9月1日亮相國家圖書館,展出涵蓋敦煌遺書、早期佛經、宋元善本、金石拓本、明清古籍、少數民族古籍等。
中國民協調研甘肅河西走廊民間文化
中國民協組織開展河西走廊民間文化調研活動,先後深入甘肅蘭州、武威、張掖、嘉峪關等地的文化場所、鄉村聚落和民間文藝傳習所、工作室,推進中國民協與各地民間文藝工作的對接。
50余幅精美唐卡亮相廣西南寧 盡顯藏文化魅力
8月20日,《一瞻·一禮——青海多傑旦民族職業技術學校舊勉唐派唐卡作品展》在廣西南寧博物館開展。52幅舊勉唐派唐卡作品及一幅藏文書法作品,讓壯鄉民眾近距離感受藏族文化藝術魅力。
樊錦詩:優秀傳統文化應繼承發揚,人才是一切工作核心
像敦煌這樣的文化遺産,它不僅僅是給人來旅游來玩的,也是為了受到精神的洗禮,靈魂的洗禮……”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19日在莫高窟説。
甘肅敦煌“牽手”中國人民大學建敦煌文化學院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由敦煌市攜手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共建的敦煌文化學院成立,面向全國開展以敦煌文化為主的各類培訓和研學搭建平臺,並列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的重點項目。
不可移動的雲岡石窟 “離家出走 環遊世界”
全球首例可移動3D列印複製洞窟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亮相。開啟雲岡石窟“環遊世界”之旅,讓越來越多的世界觀眾感受到雲岡石窟的藝術內涵。
李海明:琺瑯畫再現敦煌盛景
掐絲琺瑯畫脫胎于景泰藍傳統製作技藝,是將琺瑯技法移植到畫板上的特種繪畫,主要材質為倣金絲及琺瑯釉料。它突破了景泰藍只能附著于銅胎的限制,將琺瑯技藝拓展于平面載體,並使其産生立體效果。
巡訪聖地——西國三十三所的信仰與至寶
所謂“西國三十三所”,即日本關西地區的33座觀音寺廟,相傳由大和國長谷寺的德道上人于718年受閻魔王囑託而倡議修建,旨在讓普羅大眾通過參拜觀音靈場,從而凈化罪孽、積累功德,死後得以前往極樂世界。
拉希仁欽法師2020年6月16日于北京雍和宮圓寂
拉希仁欽法師愛國愛教,修持精進,廣育人才,為雍和宮和內蒙古佛教文化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深得廣大僧俗信眾的愛戴與崇敬。
兩岸將繼續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網路祭祖同步進行
公祭伏羲大典已經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慎終追遠祭拜祖宗的重大祭祀盛典。今年是公祭伏羲大典舉辦的第31年,也是海峽兩岸連續同時、異地共祭伏羲的第7年。
甘肅永昌縣發現古代崖刻石雕佛塔塔龕群
11日,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委宣傳部發佈消息稱,該縣發現古代佛龕塔石刻塔群遺跡,經該縣文物部門初步判斷,此為西夏懸葬崖刻塔龕,現名稱初步定為“廟灣子石雕佛龕塔群”。
揭秘小縣城的皇家古剎為何能安然屹立千年?(圖)
曾長期被北方遊牧民族統治的東北及內蒙古地區,早在西元1020年建造了一座融合中華民族諸多文化內涵的曠世傑作,這就是位於遼寧義縣的遼代皇家寺院奉國寺。
敦煌莫高窟逾三成洞窟實現數字化“永久保存”
歷時30餘年的“數字化”之路,世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目前已累計完成230多個洞窟的數字化採集,這意味著其逾三成洞窟實現了“永久保存、永續利用”的初衷。
學者揭秘“梵文塔磚” 或可佐證雲南與南亞千年交流史
“這些塔磚的發現,不僅助於研究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交通史、文化交流史,還對梵文流變史、宗教史等方面具有研究價值。”雲南大學人文學院學者尹恒説。
全國人大代表張金濤:加強和創新宗教活動場所管理
道教界人士將始終堅持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堅持抵制宗教商業化,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同向同行。
全國政協委員釋寬運:推動國人形成自覺禁食野生動物的素養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方丈釋寬運建議,進一步完善立法,加強法律教育與宣傳,推動國人形成自覺禁食野生動物的文明素養。
全國政協委員拉巴:用科技手段保護西藏的可移動文物
“當前,西藏可移動文物保護形勢良好,但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卻存在潛在威脅。”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大昭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拉巴建議,用科技手段加強西藏可移動文物的保護與管理。
中國“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局部危岩體獲搶救性保護
天梯山石窟,開鑿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的歷史。它被歷史文獻考證為“中國石窟鼻祖”,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
西藏羅布林卡系統壁畫修復已完成60%
世界文化遺産羅布林卡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幾乎所有殿堂均繪有壁畫,歷史最早的壁畫可追溯到18世紀中期,最晚期的也在20世紀50年代繪成。
西藏:提升文保單位安防能力 強化文物古跡保護利用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文物局獲悉,2019年西藏開展實施了近110項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一大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防護能力進一步提升,文物古跡得到更好保護與利用。
西藏羅布林卡完成1000余函古籍普查
目前,羅布林卡已完成藏文古籍普查1000余函,其中年代最早的古籍可追溯到西元16世紀,數量以清代為多。經普查鑒定,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古籍57函。
維修七年仍 “紙上談兵”,千年白塔快塌,到底誰在拖遝
十八道黑縫、上百個黑孔,因常年風吹塔身西斜,坑坑洼洼,殘破不堪,時不時有磚塊墜下……白塔保護,就只有三字真言:快!快!快!
全球媽祖信眾“雲祭”媽祖誕辰1060週年
今年適逢“海上保護女神”媽祖誕辰1060週年,一場沒有往年盛況卻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的媽祖春祭典禮在“媽祖故里”湄洲島舉行。全球的媽祖信眾通過視頻連線,在“雲端”同襄盛舉。
敦煌科普繪本上線:200余幅手繪講述絲路故事
該書為全彩鉛手繪,以溫柔細膩的筆觸,將縱穿數千年的敦煌歷史畫卷徐徐展開,從荒蕪的雅丹地貌到20萬人口的城市,從陶土時期到21世紀,陪伴敦煌一步步走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景呈現敦煌的前世今生。
因疫情錯過了精美絕倫的“毗沙門天”展?沒關係,來這裡雲觀賞!
2月4日,奈良國立博物館推出一場重磅特別展——“毗沙門天 -鎮守北方之神”。按原計劃,該展會持續到3月22日。
同根同源守望相助 台灣、澳門佛教界捐贈款物助力抗擊新冠病毒疫情
台灣、澳門地區佛教界充分發揚佛教慈悲喜舍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時刻關心祖國大陸(內地)疫情,與大陸(內地)佛教界守望相助。
“大悲心起抗疫情”主題佛教書畫詩歌作品選刊(一)
中國佛教協會以“大悲心起抗疫情”為主題,面向佛教界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徵集書畫篆刻詩歌作品,以此凝神聚魂,激發廣大信眾在黨委政府領導下防控抗擊疫情之意志。
宗喀巴大師圓寂600週年紀念研討會在西寧舉行
12月19日,青海宗喀巴文化藝術研究會年會暨宗喀巴大師圓寂600週年紀念研討會在高原古城青海省西寧市舉行,來自北京、西藏、甘肅、青海等地近7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湖南嶽陽發現一處宋元、明兩個階段的寺廟遺址
考古人員綜合各方因素判斷這是一處佛道相容的寺廟。其最初興建是為迎合民間信仰的世俗化,並沒有嚴格區分道教和佛教。這個寺廟的發掘,為我們了解當時民間信仰寺廟提供了新的材料。”
音樂人文電影 《尺八·一聲一世》將映
由聿馨執導,佐藤康夫、小湊昭尚、蔡鴻文等主演,梁文道、陸川、龔琳娜特別出演的音樂人文紀錄電影《尺八·一聲一世》昨天宣佈5月31日上映。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正式啟動移動支付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移動支付”開通儀式在德匯門廣場舉行。遊客到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的每一個售票窗口都能享受到移動支付的快捷。
海南省佛協與寮國中央佛教聯誼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記者從海南省佛教協會獲悉,海南省佛教協會與寮國中央佛教聯誼會29日下午在三亞共同簽署《“一帶一路”中老佛教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
日本女生手繪:絲路獨行,比風景更美的是人心
這個三十歲的日本女生,對絲綢之路很是著迷。去年在上海留學學習中文期間,她利用假期,花了幾乎一個月的時間,一個人走了14座中國城市。
這些懸崖上的寺廟,何以屹立千年而不倒?
作為古人造物的智慧結晶,它在結構上有著精準巧妙之處。為什麼能在這千百年建築更疊浪潮的席捲中,耀眼佔據一席之地,讓我們走進它的世界。
楊曾文談淮河文化與當代淮海地區佛教
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地處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交匯的中間地帶,與構成中華文明骨幹的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等彼此滲透和融通。
澳門首屆全國佛教書畫作品展將於10月舉行 全球徵集作品
澳門佛教(國際)聯合會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聯合主辦2019佛教界三大語系頌華誕慶回歸祈福大法會暨世界佛教僧伽會會議,及“盛世金蓮 圓夢中華”作品展覽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