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金庸逝世兩週年:“佛係”的江湖世界 玄妙深邃的佛境禪意

發佈時間: 2020-10-30 08:54:0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謝平安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這是繼古龍、梁羽生後,又一位離世的武俠泰斗,中國武俠“三劍客”時代就此落幕。

金庸本名查良鏞,于1924年在浙江海寧出生,1948年移居香港。查良鏞于8歲起始接觸武俠小説,1955年起以“金庸”為筆名,創作其首部武俠小説《書劍恩仇錄》,並於《新晚報》連載,引起轟動。其後兩年他在《香港商報》連載《碧血劍》及《射雕英雄傳》,並在1959年在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雕俠侶》。1967年,金庸創辦《明報週刊》,並創作小説《笑傲江湖》。至1972年,金庸在《鹿鼎記》連載完畢時宣佈封筆。  

金庸

金庸

俠書也可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兩句詩文是金庸十四部作品的名稱縮寫。這些作品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忠肝義膽、灑脫豪邁、快意恩仇的江湖,江湖中有故事、有英雄、有美酒,也有宏大敘事下的佛學的禪意,讓人不得不嘆服金庸豐沛的內心世界。

金庸作為通俗武俠文學的泰斗,在中國乃至世界華人中都享有很高聲譽,其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金庸武俠作品中,經文、僧眾、寺廟等有關佛教文化的元素有很多。僧眾有《雪山飛狐》中的閻基;《笑傲江湖》裏的不戒和尚、方生、方證大師;《倚天屠龍記》裏的空性、空智、空聞、渡難、渡劫、渡厄;《天龍八部》裏的玄難、玄寂、玄苦、玄渡、玄慈、覺遠、枯榮、鳩摩智、虛竹、以及神秘最大BOSS掃地僧等一眾僧人、大師。眾多小説中也出現過天龍寺、少林寺、清涼寺等寺廟。其中少林寺更是貫穿了金庸絕大部分作品,數不勝數的佛經典籍皆能在少林寺藏經閣中找到,金庸道:“天下武功出少林”。在金庸的小説中,每逢武林盛會或是江湖重大決策,如少室山群雄大戰,少林寺永遠是以武林正道者的身份出席,頗具存在感。

天龍八部像

天龍八部像

《天龍八部》這部作品的名字更是直接從佛經轉机變而來。在《天龍八部》中金庸有一段文字偈語描寫:“一微塵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塵定,而彼微塵亦不增,于一普現難思剎。”可見其對於佛經偈語的化用已有一定境界。“天龍八部”又稱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字其實都出於佛經典籍,屬佛教用語。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説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八部天龍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侯羅迦。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説法。”以“天眾”及“龍眾”為上首,故稱為“天龍八部”。

金庸的絕大多數作品中含有佛教文化的原因,可追溯到他的人生際遇。金庸與佛有緣,對佛學有很深的造詣。為了能夠直接讀懂佛經,他還潛心學習全世界最複雜的文字梵文。金庸在與日本著名宗教學者池田大作的對話中,講述了自己皈依佛教的心路。事實上他並非由於接受了哪位大德的接引,而是親歷了非常痛苦的過程。

1976年10月,金庸19歲的長子查傳俠突然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自殺。這對他真如晴天霹靂,傷心得幾乎自己也想跟著自殺。當時有一個強烈的疑問:“為什麼要自殺?為什麼忽然厭棄了生命?”此後一年中,金庸先生閱讀了大量書籍,探究“生與死”的奧秘,詳詳細細地研究了一本英國出版的《對死亡的關懷》,但並不能解答他心中對“人之生死”的大疑問。康丁霍夫•卡列盧基曾經説過:“在東方,生與死可説是一本書中的一頁。如果翻起這一頁,下一頁就會出現,換言之是重復新生與死的轉換。然而在歐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整的書,由始而終。”可能是由於東方與西方的生死觀有著本質的不同,金庸先生最終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佛經。

佛法有“金”

從金庸與池田大作的部分對話中,得以窺見金庸對於佛經典籍人生的感悟以及作品發展的心路歷程。池田從生命的角度為開端與金庸談及在人生黑暗時期如何尋求探索解決的方法,從煙波浩淼的經文中修習如何進行經文的選擇,從《法華經》中談世界觀、宇宙觀以及何為永恒等。金庸在初讀佛法典籍也有著許多迷惘,困惑,但他找到了解決之道。

對於經文,金庸認為只讀幾本簡單的入門書,不符合對真實世界的認識,後來讀《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幾個月之中廢寢忘食,苦苦研讀,潛心思索。不過中文佛經太過艱深,在古文的翻譯中,有時一兩個字有完全歧異的含義,實在無法了解。於是向倫敦的巴利文學會訂購了全套《原始佛經》的英文譯本。所謂“原始佛經”,是指佛學研究者認為是最早期、最接近釋迦牟尼所説佛法的記錄,因為是從印度南部、錫蘭一帶傳出去的,所以也稱為“南傳佛經”。

英文佛經較古中文容易閱讀得多。南傳佛經內容簡明平實,和他真實的人生十分接近,並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産生了信仰。金庸先學南傳佛經,後再研讀大乘經典,得出的結論認為《法華經》是佛教的真髓。可見對於何為經書經典,金庸先生也有著自己的清晰認識。

金庸經過長期的思索、查考、質疑、繼續研學等等過程之後,終於明曉了佛法的真諦。金庸先生還説對於佛法的境界,中國佛教的各宗派中,心靈上他最接近“般若宗”。

佛法於心

從第一本的《書劍恩仇錄》到封筆之作《鹿鼎記》,如果為金庸的眾多作品排一排時間順序,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庸對少林僧人佛學的著墨也就越多,這也許是因為他開始對佛教的認識與信仰越來越深的緣故。金庸逝世的消息此前被曝光很多次,不過都是些無中生有,惡意中傷的假消息。有人問金庸先生難道不生氣嗎?金庸本人卻回復道:“上天待我已經太好了,享受了這麼多幸福,偶爾給人罵幾句,命中該有,也不會不開心的。”輕描淡寫,泰然得很。這是一種很可貴的品性修養。這種修養是極寶貴的財富,是情志養生的至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關鍵就是要具備“八風吹不動”的心理素質。金庸在信中對“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釋:“佛家的‘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諷、苦、樂,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失敗是‘衰’,別人背後誹謗是‘毀’,背後讚美是‘譽’,當面讚美是‘稱’,當面詈罵攻擊是‘諷’,痛苦是‘苦’,快樂是‘樂’。先哲教導説,應當修養到遇到八風中任何一風時都不為所動,這是很高的修養。我朝這個境界不斷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瀟灑地活著,不會隨隨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氣出病來,更不會被氣死。”遇事不驚,坦然處之,可見經過多年的修養金庸把佛學早已內化於心了。 

金庸手拿《書劍恩仇錄》

金庸手拿《書劍恩仇錄》

金庸逝去不僅帶走了一批70、80、甚至是90後的武俠夢,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損失呢?作家陳冠中説:“在金庸之前也有很多武俠小説家,但是金庸之於武俠小説的地位相當於鮑勃·迪倫之於民謠。”作家張佳瑋説:“中國失去了自己的大仲馬與巴爾扎克,自己的莎士比亞與狄更斯,失去了有史以來可能影響中文讀者最多的人。”人都會老去,只是我們沒想到離別來的這麼突然,當年述説著古道熱腸,俠義情仇的的人已逝去。人生無常,悲亦不久悲,不止于悲;喜亦不常喜,不止于喜。江湖還在,歲月斑駁,只是聽書不見寫書人。參透佛理的金庸先生也許是去了極樂世界,大概天國的人也喜讀快意江湖吧。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神雕俠侶》金庸

參考資料:《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與池田大作對話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