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北京市檔案館推新書 收錄32組349件珍貴檔案

北京市檔案館近期推出一套叢書——《中國共産黨北京(平)黨組織活動紀實》(三冊)。近日,該書新書發佈暨專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更新日期:2021年05月24日
梁思成林徽因圈閱批註中國營造學社藏本《大唐西域記》現世

作為中國營造學社舊藏的重要資料,一本1937年2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大唐西域記》引來關注。

更新日期:2021年05月24日
鄭州博物館6萬餘件文物再添“新家” 新館月底開館

總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62米,設置21個展廳……4月27日下午,鄭州博物館新館迎來媒體探館日,這座全新的博物館將為該館館藏的6萬餘件文物提供“新家”。

更新日期:2021年04月28日
廣東展出“蝦兵蟹將”化石標本等展品370件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原創展覽《蝦兵·蟹將》27日在該館拉開帷幕,展覽以蝦蟹的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題,選取了館藏的化石標本、現生蝦蟹標本以及相關題材文物共370件展品。該展覽將持續至8月22日。

更新日期:2021年04月28日
李大釗友人20件史料入藏北京市檔案館

入殮、安葬李大釗時的報刊資料,天津覺悟社部分成員的合影照片,拍攝于1920年前後的北京城全景照片……昨天,20件珍貴史料入藏市檔案館。捐贈人是李大釗生前友人李時的孫子李蒲陽和孫女李欣。

更新日期:2021年04月28日
“西藏文物珍品展”在秦陵博物院展出

“藏韻聖宴——西藏文物珍品展”在秦陵博物院開幕,展期歷時9個月,絕大部分文物是首次與公眾見面。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29日
《家在黃山白岳之間——漸江書畫藝術》在徽博首發

1月22日,由安徽博物院、安徽美術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家在黃山白岳之間——漸江書畫藝術》首發暨《漸江書畫全集》啟動儀式在安徽博物院新館舉辦。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29日
蘇州成為“百館之城” 每10萬人擁有博物館1.2家

26日,蘇州市政府發佈“十三五”期間博物館運營報告,截至2020年底,蘇州市已建成開放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以及館藏古代書畫、古籍的美術館)102家。蘇州市區常住人口中,每10萬人擁有博物館1.2家。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28日
從修文物到修房子,紀錄片“貼地”講述故宮歷史

《我在故宮六百年》聚焦故宮匠人與學者,細膩地呈現了古建築修繕的過程和技術,將數百年新舊交替的時光凝練出一個雋永片段。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18日
“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展出251件遼博館藏文物

“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共展出遼寧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51件,其中絕大多數為首次與公眾見面。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07日
震撼!60多年前永樂宮壁畫的大搬遷

60多年前,元代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樂宮曾經歷過一場世所罕見的“乾坤大挪移”。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05日
“工筆·新世代——中國青年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開幕

在濰坊魯臺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的第十屆濰坊中國畫節上,受邀由中國工筆學會主辦的“工筆·新世代——中國青年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會展中心的二樓主廳同步開幕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9日
“國好·法大”絲路佛緣國際佛教書畫展在蘭州報恩寺開幕

由蘭州市佛教協會和蘭州報恩寺共同主辦的“國好•法大”——絲路佛緣國際佛教書畫展在蘭州報恩寺開幕。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9日
“泥人張”彩塑(北京支)藝術傳承人才培養開班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泥人張”彩塑(北京支)藝術傳承人才培養開班儀式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9日
百餘河南優秀美術作品集中亮相 繪“黃河魂”感“中原風”

展覽分為“歷史題材”“沿黃自然風貌”和“當代生活”三個部分,力求用美術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故事、出彩故事。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5日
海峽兩岸書法名家“雲端”對話

海峽兩岸百餘位書法名家23日參加了在台北和北京兩地連線舉辦的兩岸文化大師對話暨京味文化之旅二十週年書法交流會,探討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共同致力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4日
浙江慈溪秘色貢瓷作品展在京開幕

“秘回唐宋 慈鄉有禮——暨唐宋秘色貢瓷作品展”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開幕。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4日
清華大學舉辦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

“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覽即日起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1日
敦煌裏的中國和世界 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週年

敦煌裏的中國 敦煌裏的世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週年新書訪談。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9日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通過文物感受“唐宋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采。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5日
“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開展 多幅珍貴典藏首次公開展出

12月11日下午,“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的策展人通過直播方式對為觀眾做了一場生動的線上講解,展名取自《詩經》,形容艱難困苦使人成功。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4日
“銅道·鐘仁”國際藝術展啟幕 非遺大師跨界推新作《五牛中國尊》

中國銅雕與景泰藍領域兩位非遺傳承人朱炳仁和鐘連盛首次跨界創作的《五牛中國尊》在京城亮相,為中外嘉賓奉上一場視覺盛宴。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7日
“馬首”歸園,這些曲折你可能不知道

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回到原屬地圓明園。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2日
收藏家北雁南飛, “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包容的文化環境和有力的扶持政策,讓眾多收藏家帶著珍貴的民間國寶“落戶”粵港澳大灣區,與嶺南文化交融、碰撞。

更新日期:2020年12月02日
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11月25日開幕

本屆文物博覽會以“共用收藏、繁榮市場”為主題,展區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匯聚了北京、天津、遼寧、江蘇、河南、河北、湖南等地60余戶國有文物商店、古玩經銷商和藝術品機構參展。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23日
淘淬襟懷·謝雲書畫展在榮寶齋美術館舉辦

11月18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溫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龍港市委宣傳統戰部、榮寶齋展覽部共同主辦,北京藝人行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淘淬襟懷·謝雲書畫展”與藝術研討會在榮寶齋舉辦。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9日
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收藏一批名家手跡

張崇魚同志收集名人名家手跡移交捐贈儀式在四川省巴中市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舉行。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7日
京沈兩地故宮聯合修復古鐘錶 5座清宮鐘錶修復後亮相

百年前精美靈動的鐘錶,在修復師的手下再次“活”了起來。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7日
廣東潮州小學生學習手拉壺文化

潮州傳統手拉朱泥壺技藝走出一條傳承新路子,通過公益培訓班等形式讓更多年輕一輩接觸、了解、傳承這一傳統技藝。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6日
“淋漓華章——孫博文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11月12日,“淋漓華章——孫博文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觀眾得以認識這位集詩書畫印于一身、生前不求聞達的山東籍畫家。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3日
《清明上河圖》可以有更多讀法

《遮蔽的真實》一書可以看作是“金匠視角”的《清明上河圖》解讀,那麼,這種解讀與以往的研究者有何不同呢?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3日
“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亮相廣東省博物館

11月6日,“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1日
170件文物匯聚國博大運河文化展 《運河全圖》等重磅文物首亮真跡

水波為曲,槳帆當歌,大運河帶著故事,“流”進國家博物館展廳。這場“舟楫千里——大運河文化展”的展廳裏,170件文物中圖的比例頗高,嚴謹的平面圖、寫意的風景圖,還有數據統計圖等應有盡有。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10日
“物以載道——中國非遺數字展”上線 展現傳統文化

11月2日,“物以載道——中國非遺數字展”通過中摩數字媒體平臺上線。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2月28日,同名線下展于11月2日至12月2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舉行。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04日
“中華石都”廣西柳州邀四方賓客“線上+線下”賞石

“中華石都”廣西柳州市1日在柳空文創園舉辦第十一屆柳州國際奇石節,活動匯聚各地奇石,邀請四方嘉賓線上+線下參與賞石。

更新日期:2020年11月02日
“好酒者”自建“老酒博物館” 珍藏老酒超萬種

讓人大開眼界不同種類的珍藏中國老酒,都在江西南昌的一名老酒愛好者曾宇創辦的中國老酒博物館所展示收藏。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28日
山西酒務頭考古成果展亮相國博

​“河東之光——山西酒務頭考古成果展”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眾開放,這是酒務頭遺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規模公開展出。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26日
1900余件文物展品回顧抗美援朝

10月19日,“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22日
中國畫家饒金中獲西班牙油畫寫生比賽一等獎

西班牙畫家和雕塑家協會主席説,饒金中的繪畫注意了對光的運用,色調也比較淡雅協調,畫面中多個人物和諧有趣,畫作整體生動美妙。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9日
今天是圓明園罹難160週年,圓明園會復建嗎?

160年後,“馬首”回到圓明園,卻難有合適地方安置?散落各地的文物命運如何?該保持原貌還是復建輝煌?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8日
走近非遺!一文了解北宋官瓷燒制技藝

“北宋官瓷跟其他瓷器最大的不同在於釉。”張潔光説。吸水性良好的胚體讓釉料能夠緊緊吸附其上,經過焙燒,釉料在胚體表面形成玻璃質。“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5日
孫春蘭在故宮博物院調研時強調 加強歷史文化遺産資源保護利用

孫春蘭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歷史文化遺産保護。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3日
“俄羅斯著名畫家油畫精品展”啟幕 引八方遊客駐足

“塵封不住的色彩—俄羅斯著名畫家油畫精品展”通過百餘幅優秀作品展示了俄羅斯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俗,吸引了眾多南北遊客前來觀賞。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2日
“逛博物館”成為新時尚

“十三五”以來,我國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館,達到平均25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博物館的參觀人數也節節攀升,“逛博物館”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06日
瀋陽故宮展出百餘件清宮后妃生活傳世藏品

展品包括典制禮器、服飾佩飾、粧奩梳具、文房清玩、翰墨丹青、女紅刺繡、茶具食具等100余件精美的清宮傳世藏品。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30日
喜迎雙節 北京13家博物館將延時開放

2020年雙節假期北京13家博物館將延時開放,赴博物館參觀前觀眾須確認是否預約成功,如有疑問可諮詢各博物館。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9日
稀世礦物迎國慶 舉世珍寶慶雙節

由北京自然博物館主辦的《大地瑰寶——國際礦物寶石精品展》特展將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開幕,眾多難得一見的舉世珍寶“登臺亮相”。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8日
古建館2020年中秋國慶正常開放

“2020年中秋國慶”兩節期間,10月1日~8日古建館均正常開放(期間10月5日週一不閉館),廣大觀眾到館參觀前,需通過古建館的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8日
271件內蒙古美術作品“南下”長沙 展“草原文化”

“風從草原來——內蒙古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草原畫派’油畫邀請展”26日晚在長沙市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共展出271件各類美術作品。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7日
中國郵政發行《莫高窟》特種郵票

2020年9月26日,中國郵政發行《莫高窟》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1枚。郵票計劃發行數量為790萬套,小型張計劃發行數量620萬枚。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7日
北京自然博物館調整預約參觀辦法 開放“恐龍公園”主廳

自2020年9月30日起,北京自然博物館將對實名制分時段預約辦法做出調整。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7日
吳為山“中華歷史文化名人雕塑作品展”開幕

該作品展主要展出了吳為山歷經30餘年積累創作的中華歷史文化名人雕塑70余件,試圖以寫意雕塑的手法探尋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7日
當故宮遇上景德鎮

“禦瓷新見——景德鎮明代禦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 展覽發佈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3日
一展看盡明代禦窯瓷器 故宮又獻“禦瓷新見”展

該展將景德鎮明代禦窯遺址出土一些新發現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復件和殘片標本,配以精選的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明代禦窯瓷器,共展出文物和標本合計196件套。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2日
典集百匠神韻,復刻千年盞脈——訪《中國建窯建盞大觀》主編陳吉

《中國建窯建盞大觀》通過全方位視角,揭開建窯建盞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的神秘面紗,讓建窯建盞走向公眾。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1日
印象派開山之作首次在華展出 民眾排隊到“日落”只為看“日出”

近日,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在上海開幕,這是“印象派”開山之作創作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21日
山西永樂宮發現蒙元時期珍貴道教紙質文物

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近日對外發佈消息稱,去年,研究院在整理永樂宮搬遷資料時,發現近百件與永樂宮宗教活動有關的古籍文書。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8日
故宮博物院與避暑山莊博物館聯合開展古鐘錶修復

9月16日,北京故宮博物院與承德市避暑山莊博物館“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在避暑山莊博物館舉行。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7日
山西永樂宮發現蒙元時期珍貴道教紙質文物

“這些珍貴紙質文物的發現為深入研究蒙元時期道教尤其全真教傳道、布教及齋醮制度提供了豐富材料。”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席九龍説。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7日
“2020北京惠民文物藝術品拍賣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1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拍賣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2020北京惠民文物藝術品拍賣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4日
“曾伯剋父”青銅組器追索回國後首次京外展出

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援下,2019年我國政府從日本追索回來“曾伯剋父”青銅組器首次出京展出。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4日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亮相故宮午門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式亮相。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1日
圓明園刻有乾隆詩文流散文物回歸

9月8日上午,國資委輕工機關服務中心向圓明園管理處捐贈流散文物1件。此文物為太湖石,上面刻有乾隆皇帝為圓明園獅子林題寫的兩首詩句。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0日
去商業化,拆建築…單霽翔揭秘故宮如何“吸粉”年輕人

7日,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做客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名家大講堂。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裏,他分享了世界遺産的許多故事,也談到故宮防火、防盜的種种經驗。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9日
故宮辦主題書畫特展 與蘇軾來一場跨越千年對話

展覽通過78件(套)文物精品,勾勒出一個生動而立體的蘇軾形象,帶領觀眾回到蘇軾所處的那個文化昌盛、群星璀璨的時代。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8日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講述100件國寶的100個故事

《國寶100》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7日
妙手補書書可春:來國圖看敦煌遺書等珍貴古籍修復成果

“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9月1日亮相國家圖書館,展出涵蓋敦煌遺書、早期佛經、宋元善本、金石拓本、明清古籍、少數民族古籍等。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2日
千年瓷都裏的“洋景漂”:這裡的一切都吸引著我

來自美國的Ryan Labar不久前在江西景德鎮度過了45歲的生日,而今年也是他“漂”在這座“千年瓷都”裏的第5個年頭。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2日
福建傳統工藝展亮相國博

“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為“藝韻百態”“工致精巧”“千文萬華”“石以名志”“東方神韻”五個單元。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31日
湯顯祖故里文昌裏戲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江西撫州文昌裏是“東方戲聖”湯顯祖的故鄉,籌建逾3年的文昌裏戲曲博物館2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博物館實行線上線下售票、分散式參觀,團隊實行預約參觀。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28日
中國歷代文博人揮毫潑墨 135幅書畫亮相山西

“書寫與傳承——全國文博系統70年書畫作品展”25日在山西博物院開展,本次展覽精選了中國文博系統的135幅精品,其中不乏董壽平等文博大家的書畫精品。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26日
瀋陽故宮展出150余件清代宮廷御用品

“龍耀帝鄉~清代宮廷御用品展”8月20日在瀋陽故宮開展,展出館藏文物150余件。展覽共分四個單元,分別為“武備法器國史載體”“琳瑯禦品隨駕盛京”“書畫清玩擷趣生活”“錦衣‘喜’器大婚專屬”。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21日
走進蘇博|“蘇藝天工-大師系列”鄒英姿刺繡藝術展

本次展覽將展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鄒英姿女士蘇繡作品二十余幅,以“溯本”和“開新”為線索,其中復繡的完整版巨幅初唐時期刺繡《涼州瑞像圖》將首次亮相。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14日
“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作品展在京展出

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國家畫院承辦的“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經過多輪評審,評選出188位藝術家申報創作的197件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綜合材料等多種類型。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04日
葉淺予數百幅速寫精品亮相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自強不息——葉淺予自選速寫作品研究展”正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展出。展覽作品係捐贈後首次展出,從葉淺予自選的700余件速寫作品中遴選出380件作品,同時展出院藏國畫20件。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04日
近200件抗疫美術作品亮相國博

“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3、北4展廳開幕。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03日
“保安腰刀”不是保安的刀

保安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腰刀作為保安族在長期生産生活中發明創造的一項手工藝品,其鍛制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30日
陜西:掌上秦俑還原2000多年前“真彩”

小程式“雲上蒹葭”近期上線。在手指的觸碰之間,大秦勇士們剝去身上沉積已久的泥土,逐漸顯露真容。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9日
關閉177天后故宮博物院將開放室內展廳

故宮博物院20日發佈公告,7月21日起將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有序開放包括珍寶館、鐘錶館等室內展廳。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1日
西周夔紋銅禁:從電解銅廠撿回拼成的國寶

“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貴族在祭祀、宴饗時擺放卣、簋、尊等盛酒器皿的幾案。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0日
那些廣為人知的畫作 如何串起了梵谷的一生?

在我們回望他充滿苦難的一生時,同樣無法忽略他與畫作相伴時所沉浸的幸福時刻。繪畫帶來的喜悅,是梵谷一生的避難所。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0日
趙忠祥書畫作品“錢景”幾何?名人效應也有門道

日前,一則“趙忠祥生前90萬畫作,死後698元賤賣無人要,坑慘無數投資者”的網文在社交媒體上傳播。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0日
1500余件山東民間藝術品在國博勾起觀眾“鄉愁”

“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16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開幕式。該展集中展示1500余件(套)山東民藝藏品,全面系統反映了山東地區傳統鄉村社會的生産生活面貌及蘊于其中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意趣。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7日
“似是故人來”黃德寬 馬字的七種寫法你知道嗎

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7月21日開播啦,節目從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的視角出發,通過“走訪+對話”的形式,剖析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6日
甲骨文記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交通事故”

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7月21日開播啦,節目從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的視角出發,通過“走訪+對話”的形式,剖析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6日
南韓佛教飛天藝術品亮相敦煌莫高窟

由南韓美黃寺主持金剛大師珍藏多年的40余幅飛天藝術品拓本珍品,10日集中亮相敦煌莫高窟。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3日
單霽翔:數字技術讓故宮“活起來”

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的商湯人工智慧企業論壇上,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分享人工智慧在故宮的應用。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3日
海外中文古籍多路“回家”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家層面以及學術、出版、收藏界的日益重視,大量流播海外的中文古籍正以數字化、影印出版、購買等形式“回家”。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0日
中國藏家高價拍下兩冊《永樂大典》

兩冊《永樂大典》由中國藏家拍下的消息傳出後,國內古籍收藏界反響強烈。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0日
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重新開門迎客

因新冠疫情關閉的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於7月1日重新開門迎客。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3日
20余件中國珍貴古琴亮相天津博物館

“松石間意——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古琴展”30日登場天津博物館。展覽將持續至10月11日,免費對社會開放。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01日
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原所長王勉:靜心打磨 修舊如舊

王勉曾是一名炮兵,1966年復員後進入南京博物院工作,幾乎把博物館的工作都幹了一遍。1973年,他向館領導表示對文物修復感興趣,從此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瓷器修復生涯。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4日
學者説 | 與陳卓館長一起走進天津博物館(三)

大家好!我是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件我館館藏的繪畫精品——清 無款 萬笏朝天圖卷。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4日
學者説 | 與陳卓館長一起走進天津博物館(二)

今日的主角,乃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乾隆皇帝真愛之物,世間僅此一件的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4日
學者説 | 與陳卓館長一起走進天津博物館(一)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西周太保鼎。鼎為方形,高57.6釐米,長35.8釐米,寬22.8釐米,重26公斤。體型並不算大,但卻“大名鼎鼎”。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4日
李海明:琺瑯畫再現敦煌盛景

掐絲琺瑯畫脫胎于景泰藍傳統製作技藝,是將琺瑯技法移植到畫板上的特種繪畫,主要材質為倣金絲及琺瑯釉料。它突破了景泰藍只能附著于銅胎的限制,將琺瑯技藝拓展于平面載體,並使其産生立體效果。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3日
文物紀錄片再成爆款吸睛年輕人 撬動文化認同和自信

作為由中國官方打造的國家涵養工程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説話》現已播出三季75集。微網志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六億。網友感嘆:精緻不止,驚艷不止……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3日
看紀錄片如何講出文物的人情味

近年來,眾多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將視角對準文物,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文物及其背後的歷史故事,讓文物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逐漸走入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視野。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3日
線裝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杭州展出 將對民眾免費開放

古色古香的木質外包,乾淨整潔的手工印刷,6月18日,線裝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在浙江杭州展出。該套書由故宮博物院監製。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19日
這部高分紀錄片又雙叒來啦 網友刷屏:終於等到你!

13日,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在央視開播。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17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