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單霽翔:從故宮到世界文化遺産,文明何以“無問西東”?

發佈時間: 2021-05-21 14:48:5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中新社北京5月21日電題:單霽翔:從故宮到世界文化遺産,文明何以“無問西東”?

作者單霽翔(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

從北京故宮到巴黎盧浮宮,從柬埔寨吳哥窟到埃及金字塔,全球各地的世界文化遺産不僅展示著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也越來越與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密切關聯。

當前,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産保護面臨著環境退化、戰爭與恐怖主義破壞、非法盜掘、過度旅遊、快速城鎮化等問題的威脅,不同文明之間亟須互相聆聽、開展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作為最先從疫情當中恢復的全球主要大國,中國必將在其中發揮顯著作用。

資料圖:單霽翔。杜洋攝

世界需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武夷山的時候強調,“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是一個文化遺産大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從未中斷的古代文明,作為擁有這一偉大文明的民族,我們在保護和傳承好古代文明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許多獨特的中國經驗。因而,我們有底氣將中國經驗分享給世界,為別人提供借鑒。

通過對文化遺産的認識,能更加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的特徵,也就能進一步理解文化多樣性的意義以及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只有保護文化遺産,才能在當前城市建設中,在當下和未來人類棲居地建設中更好傳承中華文明的根脈。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幾大古老文明之一,具有原生性、可信性、整體性、連續性、先進性和包容性的特點。數千年來,中華文化吸收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各種外來文化因素,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其中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是中華文化吸納、消融外來文化的顯例,是華夏文明的偉大之處。它的特點是充實主體、融化客體、思想再生、鑄造新文明。中華文明因相容並蓄而豐富多彩,因推陳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鮮明而遠播四方,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資料圖:一群鴿子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午門外廣場展翅飛翔。中新社記者侯宇攝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世界文化面臨單一化危險,但經濟全球化不等於文化全球化,經濟的強勢不意味著文化上的霸權。維護文化多樣性有助於維護文化生態、文化傳統、文化安全。不同文明之間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合作共贏,共創未來,促進世界發展。

雖然當今世界各國的生産與生活方式受民族傳統的影響越來越小,但事實上傳統不是一個凝固的概念。傳統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不同種族、年齡、區域的人們共同創造、交流、融合的結果。一方面,從未有一種傳統文化可以完全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純之又純”的本土文化基本不存在;另一方面,如果要將世界上各民族長期形成的多姿多彩、千差萬別的文化變成單一的文化,後果不堪設想。

中華文明是由組成中華民族的各民族的文化,經過不斷衝突與融合,形成和發展而成的。中華民族對外來文化從來不盲目排斥,而是有選擇地吸收改造,使之為自身所用。在新的歷史航程中,如何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需要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思索和行動。

資料圖:一號銅車馬陳列在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內。張遠攝

古代文明絕不能與現代失聯

古代文明曾經在人類成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對人類文明的全面進步與整個世界的繁榮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沒有古代文明的根基,就不會有今天這個世界的樣貌。

古代文明留存下來的遺産異常珍貴,它們是人類自我認知的工具,是人類獲取智慧的寶物,是喚起民族認同的力量,是激勵文化復興的特殊因素,是樹立民族自信和自尊的重要精神財富。但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産卻面臨著比以往更大的威脅,亟待加強保護與傳承。

幾十年來,我走訪過一些文明古國,深刻認識到世界上各種文明無論産生於哪個地區、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當地民眾世世代代的文化傳承,都應該受到尊重,得到珍惜。

人們普遍認為,這些偉大的古代文明不僅孕育了本國本地區民族,還長久地滋養了周邊國家乃至世界各國,與他國文明緊密聯繫、不斷交融;認為往昔的偉大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今日的世界,古代文明創造的思想和精神體系,仍然是指導現代人思想和行為的根本;認為古代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當代價值,它承載著平等、包容、互鑒的人文主義精神,是推動創新、繁榮文化、促進團結、維護和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這些璀璨文明也遭受著各種各樣的威脅。面對自然災害、城市建設與人類活動、文化衝突、非法挖掘與販賣、恐怖活動等挑戰,為了保護這些不能再生、不可複製的璀璨文明,人們願意奮鬥終生甚至獻出寶貴生命。

作為古代文明的保護和傳承者,我們正在努力成為連接人類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將傳統中的合理因素現代化,逐步消除古老文明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隔閡,還要持續向不同身份、背景、宗教信仰的人群宣揚保護世界遺産的共同價值觀,強調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爭取讓保護與傳承古代文明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行動。

    資料圖:盧浮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明“無問西東”開放方能互鑒

恩格斯曾説,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人類迄今走過長達數百萬年的歷程,文明的出現所佔不過6000年,可以説文明或國家是人類文化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産物。回顧歷史,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發展進步,都是文明價值的凸顯。那些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雖然處於不同時代、位於不同地域,但均創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創造了人類早期的國家、城市、文字、金屬工具、天文學、醫學、數學、哲學、宗教等,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明源頭。

如今,在文明古國廣袤的地理空間內,人類古代文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以及各種載體的古代藝術品和古籍文獻。這些文化遺産承載著古老文明的智慧,造就了世界豐富燦爛的文化多樣性。

在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史上,文明古國間的交流留下了一段段佳話:漢代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中國三位求法高僧法顯、玄奘和義凈先後到達印度交流佛教文化;唐代各國使臣、商人、留學生雲集長安;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等,中華文明兼取眾長、以為己善。從絲綢到瓷器茶葉,從醫藥到烹飪,從哲學到文學,中華文明通過不同載體豐富了西方和世界各國民眾的物質與精神生活。中華文明的歷史告訴我們:開放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條件,惟開放才能吸取其他文明的長處,惟開放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4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世界從中國發展中受益。但國際上也有人宣稱,中國發展起來後會走“國強必霸”之路,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事實上,中國自古就倡導“強不執弱,富不侮貧”,中華民族主張“天下大同”,推崇“兼愛”,希望萬國安寧、和諧共處。古代中國雖然長期是世界強國,但對外傳播的是和平理念,輸出的是豐富的物産。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文明“無問西東”,中華民族將同世界各國各民族一道,不懈努力撐起人類文明的朗朗晴空,向世界呈現積極的文明古國文化。

“獨行快,眾行遠”。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心貼心,將心靈情感與文化內核相通。民心交融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為此文明古國之間應該積極加強交流合作。中國人常講“朋友多了路好走”,伊朗諺語説“哪沒有相互間的和睦,哪就沒有生活的富裕”。文明古國應該積極開展文明對話,倡導包容互鑒,一起挖掘民族文化傳統中積極處世之道,同當今時代人類文化需求産生共鳴,使文明古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同世界各國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只有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才能把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