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春節前夕,習近平走進天津這條古文化街

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天津考察調研,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並來到天津古文化街,察看節日市場供應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等情況。

更新日期:2024年02月04日
探訪三星堆的龍: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提起三星堆,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造型誇張奇特的青銅人像、高貴神秘的黃金面具,卻鮮少有人會留意到三星堆的龍。

更新日期:2024年02月04日
國家文物局:多舉措應對博物館預約難

國家文物局近期選取全國45家大中型博物館進行專項調研。調研發現,預約難主要集中在頭部熱門大館,這反映出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高品質文化供給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更新日期:2023年08月01日
北疆文化故事:遇見河套人 一處秘境的驚艷傳奇

20世紀20年代,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在薩拉烏蘇河流域發現一枚舊石器時代智人左上側門齒,從此,一個轟動世界的古人類遺存被發現。

更新日期:2023年07月24日
彈詞、閨塾師 江南傳統文化中的女性才藝之美

明清時期的江南地區,商業繁榮,市民文化發達,與此相適應,江南的女子們逐漸超越了閨閣的限制,發展出一種新的婦女文化和社會空間。

更新日期:2023年07月19日
名單公佈!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揭曉

3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召開。經過項目彙報會、綜合評議,最終評委投票選出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28日
751園區蝶變:火車廂裏"遊太空" 廠房裏上演T臺秀

2023年初,751園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名單,讓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這裡。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1日
山西公佈近年考古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

山西省政府新聞辦28日在山西太原召開山西近年考古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暨2022年度重要考古發現推介新聞發佈會,眾多考古發現為深入研究中華文明起源、文明進程、文明交流互鑒等重大課題提供了豐富詳實的資料。圍繞“考古中國·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大課題,山西省文物考古部門持續開展了興縣碧村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圍繞“晉南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課題,山西省持續開展了夏縣師村遺址、絳縣西吳壁、垣曲北白鵝、聞喜邱家莊等重點遺址的田野考古工作,開展了聞喜酒務頭、絳縣橫水墓地等重大考古發現的資料整理工作,實現了多項關鍵性突破,取得了一批重要新認識。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1日
古城平遙裏的刀劍坊:在傳承中創新發展

“劍的價值就是賦予我們一種文化內涵,它承載著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和保家衛國的精神,通過各個時期留存下來的刀劍,人們可以了解刀劍的歷史以及中國的歷史。在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文濤坊古兵器博物館內,不同時期的兵器依序排列,一把把刀劍向民眾展示著它所承載的文化和精神。2001年,劉文濤破譯了中國古刀劍傳統鍛造工藝失傳已久的“花紋鋼技術”,取得了現代中外刀劍研究的歷史性突破。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1日
貴州首次以影像為“橋”直播連線走出國門

”貴州正瞄準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用好世界級旅遊資源,加快打造世界級旅遊吸引物。”大展主辦方表示,按照規劃柬埔寨、泰國同期舉辦巡展,通過在亞洲旅遊熱點地區的推廣,共同努力深化旅遊文化合作層次,共同推進旅遊企業、涉旅媒體的深度合作,促進海外遊客對貴州的關注,推動“多彩貴州風”勁吹全球。今天展出的這些攝影作品,從一個個生動的局部與細節展示了今日貴州的無窮想像力,在觀看了這些攝影作品之後,期待更多的日本民眾能到這個既有原生態美麗風景和文化,又有凝聚著現代工業科技的近50座世界頂尖高橋的地方觀光旅遊,從貴州感受中國的魅力。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1日
青海3名攝影師獲中國自然攝影界“奧斯卡”大獎

與往屆相比,2022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開設攝影、視頻兩大賽事單元,在延續“生命的力量”的賽事主題和經典賽制組別的基礎上,本屆年賽在攝影單元設立了全新的“中國特有種”組別,珍·古道爾研究會及根與芽創始人、黑猩猩研究專家珍·古道爾(JaneGoodall)博士、中國唯一入選ILCP(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的著名野生生物攝影師奚志農等16位全球頂級自然科學和自然影像領域專家共同助力本屆賽事。這項自然攝影領域的頂級賽事,是國內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野生生物攝影賽事,吸引著國內外眾多專業攝影師參與。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中的獎項被譽為中國自然攝影界的“奧斯卡”獎。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1日
上海音樂劇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啟用

未來,此處將匯聚行業“追夢人”共同探索構築中國音樂劇産業蓬勃發展的生態環境。“演藝大世界—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是中國首個具有專業度和系統性的音樂劇節,今年將有音樂劇《畫皮》、“新·國風”音樂會《時音紀》等6部原創佳作在上海陸續上演。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1日
“中國多民族作家作品”展現民族文學獨特魅力

廣西民族出版社從2021年開始策劃出版“中國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由廣西民族出版社主辦的“中國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新書發佈暨閱讀分享會日前在京舉行。廣西民族出版社社長石朝雄表示,叢書以民族與社會關係為視角,展示了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呈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融合之美、整體之美,充分體現了民族文學獨具一格的魅力。

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1日
《少年中國地理》一書帶讀者走進遼闊山河

據星球研究所所長耿華軍介紹,《少年中國地理》的製作歷時3年多,從宏大的地質構造、山脈變遷、壯美生靈等視角著手,聚焦流動的華夏大地,著眼于百年大國工程,形成了超過1200張專業製圖與攝影圖片、28個篇章、136個知識專欄,帶領讀者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更新日期:2023年02月28日
越來越年輕的非遺——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觀察

近年來,大量傳承人和企業用現代審美對非遺進行二次創作,用文化衍生品拉近了人們與非遺的距離。

更新日期:2023年02月28日
甘肅非遺“出海”:刺繡産品等獲華僑華人青睞

‘魚躍龍門’虎頭帽銷往德國,玉兔香包銷往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

更新日期:2023年02月28日
挖掘天府文化價值 助力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是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又一張閃亮名片。

更新日期:2023年02月28日
文旅部:3月1日推行應用文旅市場涉企電子證照

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從業人員可按照我部電子證照申領指南,經身份認證和實人認證後,申領、查看電子證照。加快文化和旅遊市場電子證照在社會化領域的推廣應用,選取電子證照應用基礎較好、需求較為迫切、社會化應用有創新的地區進行試點,提升文化和旅遊市場電子證照社會認可度,促進電子證照社會化場景廣泛應用。

更新日期:2023年02月28日
黃河岸邊的農民攝影師:我為家鄉美景代言

“黃河奇灣”聲名漸播,石樓縣以“黃河奇灣”為核心,規劃面積約190平方公里,建設“黃河奇灣”景區。

更新日期:2023年02月28日
浙江文旅觀察:博物館文物徵集難,靠啥破題

浙江省博物館發佈全球徵集令,向海內外徵集與浙江地區歷史沿革、社會生活相關的物證和書證。

更新日期:2023年02月28日
陳梓生:一千多年前 西亞陶器是如何來到中國的?

作為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孔雀藍釉類器物,其中一件波斯孔雀藍釉陶瓶現館藏于福建博物院。

更新日期:2023年01月17日
開封州橋現"城摞城"奇觀 考古現場版清明上河圖

古都開封,雖歷經兵災水患,卻是在原來的城址上屢淹屢建、屢毀屢建,如此導致的結果就是,開封歷代城址的位置都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形成了“城摞城”的歷史地理奇觀。

更新日期:2022年11月29日
有溫度的文化 中國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剪影

十年來,我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不斷擴大和完善,文化産品和活動極大豐富,服務更優化、更便捷、更“對味”……

更新日期:2022年11月02日
山東博興縣創新非遺柳編技藝:匠心編柳 妙手生花

柳編與建築跨界巧妙融合,孫建光“蓋”起了民宿小屋、節慶“拱門”、景區“雕塑”。

更新日期:2022年09月28日
文學經典如何與網路空間産生“化學反應”

在今天,以《西遊記》為代表的文學經典無論在美育教化還是傳播中國形象方面,都是一筆無可替代的文學遺産。

更新日期:2022年08月10日
茶與咖啡互鑒 打造中西文化融匯橋梁

和西方社會的“咖啡社交”一樣,茶文化也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茶與咖啡作為東西方主流飲品,已經成為了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標誌,它們參與並影響了世界上大多數人們的生活,巧妙地成為了世界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曾多次參加過咖啡國際賽事的李悅表示,“近年來,咖啡在國內,體現出不同程度具有中國特色的融合。

更新日期:2022年05月23日
中國“神奇小獸”對西方的吸引力為何百年不減?

3月26日,一批中式古典琉璃建材從武漢搭乘中歐班列抵運德國杜伊斯堡市,支援當地“中國園”的屋頂修繕。而早在百年前,中國傳統建築屋頂上的庇護“小獸”們就吸引了西方的興趣……

更新日期:2022年04月28日
《中國禹跡圖》收錄全國300多處禹跡點

在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何俊傑看來,“講好大禹故事,傳承大禹精神是深挖紹興文旅資源,打造中華文明標識,實現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抓手。2021年,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牽頭將紹興市域內的64個禹跡點進行了標識落地,編制了《禹跡圖編制導則》,同時啟動了《中國禹跡圖》和《東亞禹跡圖》編制工作。據中國水利學會水利研究會副會長、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會長邱志榮介紹,《中國禹跡圖》編制是一項探索性工作,不是簡單羅列,而是新的歷史時期文化探索研究成果的系統綜合和展示,為文史、水利等學術研究提供導引,為保護傳承大禹文化提供依託借鑒。

更新日期:2022年04月20日
今日穀雨丨雨生百谷,滋潤萬物

伴隨著融融春意,穀雨節氣如期而至​。

更新日期:2022年04月20日
連點串線成片!我國探索傳統村落長效保護利用機制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王優玲)記者19日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北京市門頭溝區等40個縣(市、區)入圍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名單。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近日發佈《關於做好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示範縣編制並印發縣域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説,2022年是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製度建立十週年。

更新日期:2022年04月20日
聯合國中文日:中文走向世界,共築美好未來

截至目前,中文已成為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國際糧農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衛組織、世界旅遊組織、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的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在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就讀東亞研究和中國經濟的海洋,用流利而標準的中文向大家介紹他所在城市裏移動的漢字。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杉指出,新時代下漢學研究“契合了中國逐漸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歷史進程”,國際漢學研究正在世界範圍內成為一門顯學。

更新日期:2022年04月20日
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藝術本身沒有界限

​國家大劇院首屆國樂之春日前開幕,趙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直言,這幾年,國風國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尤其是在年輕人中,民樂也是如此,我認為,從廣度上説,我們已經有一定基礎了,是時候搭建一個平臺,讓大家能從更深的層面去了解國樂,體味我們自己的文化內核。

更新日期:2022年04月12日
文創設計助力紅色文化傳承

發展紅色文創産品、讓文創設計助力紅色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更新日期:2021年11月08日
“十四五”時期中華詩詞發展規劃發佈

10月9日,中華詩詞學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十四五”時期中華詩詞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公佈。據悉,這是中華詩詞學會成立34年來首次發佈五年發展規劃,也是中華詩詞學會第五屆領導班子上任後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

更新日期:2021年10月09日
産學研專家共議中華文化現代化發展和創新性傳播

2021年9月28日,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承辦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論壇在天津舉辦。論壇為第七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下設的平行分論壇之一,以“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為主題,旨在剖析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和理論基礎,分享傳統文化數字化開發和跨文化傳播的實踐經驗,探討推動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和創新性傳播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路徑。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28日
千黛|銀月燒

其著作《傾城之蝶》《問鷓鴣》《天地大美—王廣才畫作精品集》《“不似”的浪漫—張茂材畫傳》已先後入藏北大、清華、人大、復旦、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內蒙古大學、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南京財經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山東省及廣州市圖書館。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五福臨門》《綠憩》等畫作由中華慈善總會等收藏。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21日
千黛 | 旅英小記·走馬觀幾朵自己的花(五)

“繪事後素”,語出《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後素。'”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12日
千黛 | 旅英小記·走馬觀幾朵自己的花(四)

許多人都圍在揚·凡·艾克最有名的畫《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前看。這幅畫夫婦臉上的正光,婦人側臉上陽光通過白蕾絲帽邊反射的光;銅吊燈和後面銅鏡的反光;銅鏡中反映的畫面之外將要進入這間屋子的兩個人……以及整幅畫面的美,非常精湛。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11日
千黛 | 旅英小記·走馬觀幾朵自己的花(三)

一進大英博物館,會自然走進埃及館。一進埃及館,就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古埃及文物“羅塞塔石碑”。 ​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10日
全球青年多維對話聚焦“脫口秀:反思與表達的藝術”

9月16日,以“脫口秀:反思與表達的藝術”為主題的全球青年多維對話在京舉辦。活動將脫口秀這一民間藝術形態,放在中外語言藝術交流互鑒的視角下審視。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10日
千黛 | 旅英小記·走馬觀幾朵自己的花(二)

此次旅英,在心理上給自己的旅行狀態,定的性質是一個就便搭夥,朋友順帶捎上的“説走就走”的旅行。因此一切都隨性自在,不費心機。臨去泰特美術館的前半小時,才最終決定放棄諾丁山和在旅館休息的兩個選項。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09日
中央首提“歷史地段”概念並納入文化保護範圍

《意見》提出,分別建立國家級、省級的保護對象名錄和分佈圖,明確保護管控的要求。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09日
千黛 | 旅英小記·走馬觀幾朵自己的花(一)

此次倫敦,是自由行,但第一次來的心,還是得打卡。雖説看了四個博物館,但都還是流於“五十步笑百步”的走馬觀花。很多東西,都值得再去花時間細看。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08日
告別粗糲另類 説唱成Z世代表達思考的鮮活聲音

中國説唱的新世代,正嘗試為這一外來音樂風格注入屬於中國青年的文化內涵與社會思考。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08日
千黛 | 夜雨&看

夜裏,悄悄地下了雨,像你的心裏,悄悄地愛慕了一個人,誰也沒看見,但就是,樹更潤了,大地更濕了。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24日
千黛 | 張伯駒和潘讚化

張伯駒先生,一生只為藝美而存,窮畢生金錢精力,搜寶救寶,其實也是另一種“搜孤救孤”了吧!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23日
陸正之 | 詩詞選

詩家晚景喜蒼涼,廢疾回春誦雅章。九畹幽蘭融百卉,千尋廣袖鑿天荒。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22日
知心了惑,愛出福臨——賀知了姐姐《幸福心經》再版

知了女士的著作給了讀者致真知,解心惑的密鑰。我讀《幸福心經》之後,深知當下的紛亂,最應留意的是心亂。明智的人們應收其放心,找回初心,知止,知定,知靜,知安。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8日
千黛 | 喝啤酒(三首)

總想,對著太陽舉杯,喝一次啤酒,看每一個啤酒泡,炫動著七彩圈。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6日
網文IP改編國風劇升溫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1日
330余件文物揭秘秦漢時期嶺南文化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1日
暑期檔國産動漫電影觀察——新技術讓傳統文化故事煥發新活力

隨著中國動漫在製作水準、産業規模、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國産動漫電影製作越來越精良,人物建模、場景畫面、動作設計等都自然逼真,而且特效炫酷,營造出“沉浸式”的視聽體驗,備受觀眾追捧。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1日
以人為本,守護文化遺産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1日
千黛 | 暑中三昧

辛醜暑中,得詩友啟軍兄之邀,赴香山詩書園暨龍榆生紀念館拜學先賢。觀林中陳寅恪、馬一浮、龍榆生、朱孝臧等諸前輩塑像,厚靜博約。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0日
《東方説》對話楊超:有一種底線

楊超,第六代新銳導演代表人物之一,河南信陽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中國戲曲學院導演係影視導演專業教研室主任。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0日
暑期電影市場為何不火了?媒體:主要在於優質內容的缺失

從年初票房的狂飆突進,到暑期電影市場的“啞火”,究其原因,有疫情的影響,也有電影投融資低潮的因素,但主要還在於優質內容的缺失。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10日
中軸線上那些“重生”的建築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09日
千黛 | 樹枯•樹翠(二首)

樹有時像我一樣綠,我有時像樹一樣枯。花兒有時像我一樣軟,我有時像花兒一樣孤。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06日
中國紅色影視劇圈粉當代“新青年”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06日
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主體結構完工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06日
【地評線】讓粉絲文化“向陽”生長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05日
擦亮自然保護地“皇冠上的明珠”

更新日期:2021年08月05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