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擁有眾多特色資源,亟待轉化為具有鮮明成都印記的IP。”近日,成都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四川師範大學主委、四川師範大學副教授李婕在成都接受採訪時表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需要講好“成都故事”。
在今年成都市兩會上,李婕提出《關於系統開發成都印記大IP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的建議》。她認為,為進一步推動各類特色資源轉化為具有鮮明成都印記的“現象級IP”,要充分發揮成都IP的經濟社會效益,讓更多“沉睡”的資源轉變為成都文創、商業、旅遊等産業發展的“養料”。
今年成都市兩會上,多名代表、委員提出有關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議。近年來,通過深入挖掘古蜀、三國、大熊貓、川菜等文化價值,啟動三星堆—金沙遺址聯合申遺等有力舉措,成都人文底蘊充分彰顯,城市文化軟實力加快提升。
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7年,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彰顯新魅力,“三城三都”國際美譽度、全球影響力持續增強,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為實現這一目標,成都將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傳承弘揚天府文化,深化古蜀文明探源展示,推進三星堆—金沙遺址聯合申遺,加強寶墩、東華門等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快建設天府文化公園,辦好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
成都市政協委員、民盟西南民族大學基層委員會主委、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雷玉華認為,成都具有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先天優勢。她表示,調查顯示,成都市石窟和摩崖造像總數超過200處,應充分利用石窟資源,將石窟保護利用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使其成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一張靚麗名片。
雷玉華建議,結合成都石窟分佈特點,創新利用石窟文化,形成一批鄉村文化旅遊精品,把文物資源作為鄉村建設的重要資源,推動文物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滿足民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需求,進一步讓文物承載的內容深入人心。
古蜀文明是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又一張閃亮名片。成都市人大代表、布思諮詢創始人王力宏建議,加快寶墩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創建,深入挖掘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為代表的寶墩文化、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和以成都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十二橋文化的歷史價值和旅遊資源。他還建議,加強遺址保護技術、高清數字展示技術、虛擬復原技術等科技成果應用,做好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發掘、研究和展陳。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