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歙縣 水墨徽州硯生光

發佈時間:2023-04-11 09:33: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遊儀 | 責任編輯:鄭偉


圖①: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  趙 軍攝  
圖②:歙縣舞魚燈會。  王 壯攝  
圖③:歙硯作品。圖④:手藝人在製作歙硯。圖⑤:徽州古城。
圖③至圖⑤均為歙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因山水得名。《新安志》有載:“或曰歙者翕也,謂山水翕聚也。”歙縣即取“山水聚合”之意。縣內的徽州古城坐落在問政山下、練江江畔,山水相依,鐘靈毓秀。

“新安江水碧悠悠,兩岸人家散若舟。”夢裏徽州,澄澈江水映著鄉野人家,繪就了皖南獨特的丹青水墨。“處處樓臺藏野色,家家燈火讀書聲。”穿越古城,瑯瑯書聲伴著星星燈火,既有山水之秀,兼具書香之氣。

山水間,水墨色,塑造了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風情,成為湯顯祖筆下“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一部分……

石上生花

老手藝遇上新匠人

風,吹起來了。

石屑飄散,揚起墨香,一朵梅花被“吹”上硯臺——周旗中左掌抵住硯石,右手攥住刻刀,在天然形成的金暈紋理附近勾勒幾筆,遠山又與流雲相映。

自小與畫結緣,長大以硯為業,49歲的周旗中在安徽歙硯廠已工作近30年。挑選硯石、循圖雕刻、打磨硯面……製成一方歙硯必經的五大工序早已爛熟於心,“師傅常念叨,制硯一事,挑揀石材十分緊要。”他口中的師傅,是歙硯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曹階銘,也是廠裏制硯人共同的老師。

中國文人對硯的愛,是印在骨子裏的。文人雅士的清單裏,總少不了一方硯臺,故有“文人之有硯,猶美人之有鏡也,一生之中最相親傍”之言。

作為古徽州府統轄的一府六縣其一,歙縣是中國歙硯之鄉,歙硯製作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的歙硯,正因産于古歙州而得名,佐以徽州硯雕工藝,成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蘇軾讚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米芾評曰“呵氣生雲,貯水不涸”,一方硯臺,千年古韻,怎樣融入現代生活,如何延續至今?

對周旗中來説,制硯有時七八天即可,有時卻得琢磨好一陣子。為了雕刻好動物,他從河中撈起螃蟹比照;硯石方正,一角卻有破損,思來想去,他將其做成了線裝古書的模樣,與房中筆墨相映成趣;山勢走向、樹木陰陽、花草層次……歙硯雕刻源自生活,要將寫實與寫意巧妙結合。

入廠時年齡最小的周旗中,如今也成了老師傅。95後姑娘王姝恬是廠中最年輕的制硯人,接觸硯雕也有八九個年頭了,“歙硯製作,持刀要穩,下刀得準,光基本功我就練了大半年。握錘持刀,敲、靠、扎等手法,一天要重復上萬遍。”

凡是技藝,大多講究師徒傳承,但在歙縣,卻有一所學校開班授課,王姝恬就畢業於此。安徽省行知學校以非遺特色辦學為重點,設有歙硯製作、徽州磚雕、徽州木雕、徽墨製作等12個非遺教育專業方向。近年來,學校立足當地非遺文化資源,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出了上千名學子。

當非遺“老手藝”遇上年輕“新匠人”,不斷碰撞出新火花,讓非遺文化傳承不息、煥發活力。

歙縣徽州古城南門恰臨練江。出得南門,便是漁梁。在漁梁街,記者循聲探訪,在一間堆滿石料的小院,見到了正在工作的方永興和他的父親方學斌。年輕人靠近窗邊,對著光,順著線條自下而上精雕細琢;老師傅坐在院中,打盆水,用砂紙細細打磨。

作為歙硯工坊負責人,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方學斌致力於歙硯雕刻設計。不同於父親的繁複雕琢,方永興希望把歙硯和文創相結合,契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為歙硯注入新活力。

“簡潔明快的風格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青睞,化繁為簡也會多一分質樸。”為了開發特色文創,方永興把幾何元素加入造型設計,講究弧度,注重比例的美感。比如,有的歙硯介乎方圓之間,一掌可握,線條流暢,有的硯池用上幾何法則,棱角分明,造型獨特。“要手制近百方歙硯才能找到合適的弧度。”方永興耗時兩年設計的近十款硯臺,如今已經是店裏的明星産品,去年賣出2000方左右。

徽風皖韻

不斷融入現代生活

行走徽州古城,隨意走進一家民宿,常能見到歙硯點綴其間。硯石做成茶盤,上置茶壺、茶杯和茶碗;硯盤角落,或是刻上一幅山水畫,或是雕琢一張花鳥小品。

徽州茶香四溢,歙縣也不例外。大抵熱衷文墨的人,多是喜愛那份雅致,與茶如出一轍。於是,越來越多本地人嘗試著將硯和茶結合起來。

58歲的祁勇堅前兩年在古城開了家民宿,一有空閒,就沏上一壺茶,邊細品邊和客人聊天,談論的話題,總與硯墨相關。“過去置於文人雅士書齋案頭的歙硯,如今搬上了茶桌,還開發了茶托、杯墊等衍生品。”在祁勇堅看來,書卷氣息混著茶香,別有一番雅趣,也吸引了不少遊客紛至遝來。

賞完硯,品完茶,穿過街巷,到了廣場。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攤點燈光漸次點亮,非遺夜市準點開張。

各式徽墨、歙硯依次擺開,遊客圍攏上來。周美洪攤開宣紙,筆尖在紙上飛舞,襲來陣陣墨香。作為徽墨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安徽歙硯廠廠長,自2020年6月非遺夜市開市以來,周美洪幾乎每週六都會到場展示徽墨。

高高抬起的板凳龍、夜間穿梭的嬉魚燈、“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徽墨……40多個非遺項目、近千種非遺産品在徽州古城匯聚,晚風裏,徽風皖韻撲面而來。“非遺傳承人在夜市擺攤,展示具有徽州特色的作品,能夠讓市民與遊客了解歙縣,也有利於非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周美洪説。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徽墨,兩年前,周美洪的兒子周健開始利用手機直播。“不少受眾是年輕人,他們不僅對製作工藝感興趣,還會針對墨錠使用提一些建議,這也為我們創新提供了更多思路。”周健拎起一根墨錠舉例,古人磨墨,重按輕轉,先慢後快,耐心十足,可對當代年輕人來説,卻有“下墨慢”的不足。於是,他調配方、改配比,迎合受眾使用習慣,推出了下墨迅速的新款徽墨。

隨著非遺不斷融入現代生活,研學遊也成了歙縣的文旅新時尚。親手做一盞汪滿田魚燈,親口嘗一下“徽州四小挑”,從生態主題的新安江研學遊到建築主題的古村落研學遊,文化與旅遊有機融合,非遺在市場中活化利用。

在安徽歙硯廠裏,記者偶遇了黃山途樂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研學板塊負責人楊朝,他正領著外省來的研學機構工作人員提前踩線。歙硯廠這條線路,楊朝走了不下千遍。

參觀古法工藝、體驗現場雕刻、了解歙硯起源……“親手雕刻的硯臺可以帶走,還能激發孩子們對文房四寶的興趣,進而培養書香氣韻。”楊朝介紹,非遺研學是歙縣特色,歙硯廠與徽墨廠則是重要地點,旅行社60%的研學線路都會涉及。“高峰時期,一年有15萬人來這研學,參觀體驗。”一旁,周美洪忍不住插話。

眼下,在歙縣,仍有2000多人從事歙硯這門古老的製作技藝。2022年,全縣歙硯産品生産總量約73萬方,銷售額約1.25億元。隨著非遺活化、文旅融合,浸潤了徽州水土的一縷墨香,正漸漸走出徽州古城,走進日常生活,走上更大舞臺。

粉墻黛瓦

古民居裏尋味徽州

隨意走進一戶人家:院中,天井一方,竹榻幾張,日間賞花,夏夜納涼;屋內,一張八仙桌,兩把太師椅,條案之上,東瓶西鏡。

徽州民居鱗次櫛比,一幢緊挨著一幢。檐角高高翹起,白墻印著斑駁的痕跡,廊下間或挂上紅燈籠,與如黛遠山交相輝映。行走古村落,探訪古民居,門、窗、鬥拱雕梁畫棟,蘊藏了皖南地區獨特的人文精神。附於建築之上的木雕、磚雕等構件,玲瓏剔透,層次分明,滲透了徽州人家的生活情趣。

忽然一抹橙紅入了眼,淩霄花攀援在青磚間。“‘門罩迷藻棁,照壁變雕墻。’徽州古民居,素以‘雕花’見長。”指著門樓,徽州磚雕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方樂成放緩腳步。青灰色的屋脊,水磨青磚的門樓,青石製成的屋腳……見方僅尺、厚不及寸的磚面上,亭臺樓閣琳瑯滿目。

初中畢業那年,方樂成與徽州磚雕結了緣。不同於北方磚雕的粗獷渾厚,徽州磚雕更顯玲瓏繁複。在方樂成的工作室裏,從描繪古代文人雅士“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生活方式的“文房八雅”,到勾勒遠赴深山求學問路場景的“求學圖”,通過徽州磚雕,“耕讀傳家”的古訓展現得淋漓盡致,民間情趣與文人意趣巧妙結合。

眼下,66歲的方樂成進學校、走社區、帶學徒,將更多精力放在了磚雕技藝傳承上。在安徽省行知學校任教多年,眼瞅著越來越多年輕人對磚雕技藝感興趣,方樂成笑瞇了眼。

徽文化同樣蘊藏在千滋百味的徽菜裏。臨街一角,程秀英家的“老虎灶”悄然開張。爐火通紅,硯石滾燙黑亮,緊緊壓在粿上。邊炕邊按,滋啦作響,熱油直冒,兩面金黃。

歙縣“老虎灶”,過去是間開水房,如今成了早點鋪。湯圓、澆頭面、包袱餃在水中翻滾,筍幹、蘿蔔餡的石頭粿在鍋裏烙制。熱氣騰騰,人來人往。石頭粿的由來,相傳與徽商有關。舊時徽州百姓外出經商,長途跋涉,得帶乾糧。“油麵團里加入黃豆粉,文火燙熟,不易壞還方便帶。”程阿婆邊揉餅邊念叨。

惦記著熟悉的味道,遠在青島上大學的梅堅,假期回鄉總直奔程阿婆的店。小小一碗包袱餃,對角一折,形似包袱,如同遊子離家背上行囊,寓意在外實現抱負;滿滿一碟石頭粿,豆粉清香,筋道綿軟,是早年歙縣漁梁碼頭縴夫的乾糧。而對梅堅來説,兒時的味道入了喉,千里的思念瞬間便被填滿。

曹向忠當了20多年廚師,為了傳承徽菜技藝,閒暇時就挑上由酒釀、毛豆腐、苞蘆粿和長陔三寶組成的“徽州四小挑”走街串巷。每回出攤都是一次推介徽州文化的機會。“就拿毛豆腐來説,過去是長條狀,如今做成方形,寓意做人要堂堂正正。”曹向忠娓娓道來。

夢裏徽州,多少牽掛在心頭。徜徉漁梁老街,在一家家老字號中感受歲月更疊;漫步徽州古城,在夜市煙火中觸摸非遺的創新傳承;參觀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細尋徽文化的歷史脈絡……一條條旅遊線路將一項項非遺技藝與粉墻黛瓦、青山綠水串在一起,隨之展現的,是徽州獨特的文化內裏。

對周健來説,徽墨這門生於民間的手藝,希望可以一直傳承下去,讓非遺走進尋常百姓家;在歙縣文旅體局副局長余學武看來,古城是一種“活態”的保護,市民居於城中,古城更具人間煙火;而在歙縣民宿掌櫃汪新的眼裏,古城的味道好比“徽州四小挑”,乍看並不起眼,卻用時間釀造,細品悠長味足。

《人民日報》(2023年04月11日 第13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