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于丹:文明是一種遇鑒 “文而化之”是一種境界|博望臺05

發佈時間:2023-04-10 14:05:3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蘇向東 鄭偉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中國網4月10日訊(記者 蘇向東 鄭偉) “文明是一種遇鑒,我們比較中外故事,了解彼此文化的特質,在彼此的欣賞過程中,實現文明的互鑒。”談到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北京師範大學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于丹表示, “文化是一種民心相通。文而化之,才是文化的本意。真正的文而化之,是可以在生活方面上有很多交流的。

于丹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如今,由她擔任總策劃,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的大型季播文化節目《遇鑒文明》在央視國際頻道播出,受到廣泛關注。

在接受中國網《博望臺》欄目專訪時,于丹表示,中國文化不僅需要對國際傳播,也需要被年輕人喜歡,代代傳承。它應該作為一種“百姓日用即為道”,在活著的方式裏面,讓文化的精神陶冶更多的人。

“這個‘化’字是一個神奇的境界,我個人希望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文而化之,把中國文化的傳播一直做下去。”于丹説。

以下為中國網《博望臺》欄目訪談實錄:

《博望臺》:為何創意《遇鑒文明》這樣一檔節目?

于丹:我們研究院一直在做一個跨文化傳播案例庫。我在最早策劃的時候,就希望找到一些彼此都有的生活方式、歷史文化遺産、藝術審美,包括哲學思想來對比一下。

孔子和蘇格拉底,兩個軸心時代的哲人。他們兩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他們的思想到今天還都活著,都在使用著,其實是一種可持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可以借鑒的經驗。但是他倆擁有非常不同的東西。蘇格拉底是那麼相信抽象理性,而孔子相信經驗哲學。蘇格拉底是一個特別相信神的人,而孔子説“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們有異有同,但是從時代到流傳性上來講,也許研究清楚這兩個人就像兩把鑰匙,打開了我們文明的一個源頭。

再比如説春節和耶誕節。春節是世界上最大的倫理性的節日,而耶誕節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性節日。西方的節日,神是從天上下來的,所以人永遠向天致敬。而中國的節氣是從大地上長出來的,所以中國人信任土地和倫理。西方人遇事會説“oh my god,中國人會説“哎呦,我的媽呀。所以中國的“呼爹喊媽倫理信仰是替代西方那個神的,這在兩個節慶的禮儀中、祭拜中和他們的歡慶方式中,體現得清清楚楚。其實,現在西方有很多地方也在過春節,而耶誕節也是全球的青年人都喜歡歡慶的一個方式。它們已經以一種文明形態的方式,流化到彼此的生活中了。

再比如説咖啡與茶。它們都是美味的,都是提神的,背後都有著一種精神。但是它們又是如此的不同:茶在東方,你看這一個“茶”字,寫出來是人在草木之間,它就是人與四時之間的媒介。春天陽氣勃發的時候,夏天一片燥熱的時候,咱們都是喜歡喝完全不發酵的生茶,你喝龍井,喝竹葉青,或者是喝信陽毛尖,你喝所有這些茶都是不發酵的,以清剛之氣去平衡。到冬天你喝熟普洱,你喝紅茶是全發酵的,就是用暖暖的發酵茶,去平衡外在的寒涼和蕭瑟。茶就是中國人與草木間的媒介。

咖啡呢?背後也有“便士大學”、有咖啡的理性精神。我們提起馬克思、恩格斯,你會常常想起他們咖啡館裏面的討論。你到了巴黎,一定會去雙叟咖啡館,還有離得不遠的花神咖啡館。你會想起來這裡的許多人、許多故事,比如説薩特和波夫娃……所有的咖啡館背後也是有故事的。

而關於中國的“禪”的精神,為什麼趙州禪師對人只有3個字“吃茶去”?“茶禪一味”又怎麼體會?這背後有哲學啊。所以茶與咖啡講明白了這個故事,那它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交融啊。

我們比較中外故事,去了解彼此文化的特質。我們無法説誰是高的誰是低的,我們只能説,文明是一種遇鑒,在器物與器物的相逢中,在故事與故事的碰撞裏,在人與人彼此的欣賞過程中,我們其實達到了文明的互鑒。

《博望臺》:在多元化的新時代,如何讓世界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于丹:我在2015年的時候寫過一本書叫《字解人生》,試圖用中國字來解釋中國人的觀念。因為我們現在已經越來越忽略了,我們的象形字原本是一幅畫,它跟拼音文字不一樣。你真理解了這幅“畫,你會知道這個民族思維的很多密碼。中國人為什麼看重偏旁部首?因為一個偏旁部首作為一個族類,是可以找到內在規律的。這本書出版不久,我有一次和法國(原)教育部(漢語教學)總督學白樂桑先生聊天,白先生是一位大漢學家,他跟我講的一些話非常觸動我。白先生説:我來中國開會,走在公園裏,常常看到一些老人家,拿著那種拖布一樣大的毛筆,蘸著水在青磚地上寫書法。筆走龍蛇,極其漂亮、驚艷。但是這些作品不會像書法家的卷軸一樣挂在墻上。太陽一齣曬乾了,他接著寫,樂此不疲,每天寫。白先生説,這種“地書”現象只有可能出現在漢字文化中,你不會想像哪個拼音文字民族,在太陽底下老去寫字母。只有漢字的獨立之美,中國人意識到了。我當時就在想,漢字之美要做一個國際式的項目。

2015年的下半年,我們就去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了“漢字之美”。我們第一屆發佈的部首,是心字底和豎心旁,向全球的青年設計家們徵求作品。最終我們徵集了1,000多件作品,這些作品太有意思了。比如一個南韓26歲的女設計師設計了一張賀卡,打開只有大大的兩個字:不念。一般人會一愣,不念我幹嘛要給我發賀卡啊,可能很生氣地扔一邊了。如果扔一邊,這個秘密將永遠無法打開。如果你很惆悵地捧著它想,你為什麼不念我,我還很思念你啊。“不念”二字有什麼秘密嗎?只要你捧著它想一想,這個“不”的左半邊,就逐漸地顯現出來一個粉紅色的豎心旁。它是用體感溫度喚醒的,溫度上來字就顯現了,“不念”變成了“懷念”!這個設計叫做“心有溫度”。就是這顆心,要用溫度喚醒。人跟人如果都不在乎了,你就永遠的錯過了。這裡面不需要多少觀念上面的認同,只要把它當做一個藝術實踐,就可以做得非常有趣。

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方便,也逼著我們要思考新的傳播方式。我們在做“漢字之美”的線上2.0版本,我們嘗試把它做成遊戲,讓海外的Z時代孩子們拿著中國漢字做遊戲。我們以這樣一種親近的、友好的態度,去完成文化好奇心的滿足、文化密碼的開解。這應該是一種可以去探索的傳播方式吧。

《博望臺》:如何看待當前流行的國風熱潮?

于丹:長江後浪推前浪,只要年輕人對於古典的審美抱有好感,才能夠調動他探索的熱情。

什麼是國風?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看熱鬧也覺得好,你就會向門道上追問,然後就會去追尋內在的邏輯。

文創,創是什麼意義?就是把古代的文化“文而化之”,“化”到今天的生活方式裏,你會覺得這就叫活在當下,所以中國文化,不僅需要對國際傳播,也需要被年輕人喜歡,代代傳承。它應該作為一種“百姓日用即為道”,在活著的方式裏面,讓文化的精神陶冶更多的人。這個“化”字是一個神奇的境界。

我個人希望,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文而化之”,把中國文化的傳播一直做下去。(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