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似是故人來》第二季收官篇 對外出版發行推動文明互鑒

發佈時間:2022-01-25 09:59:2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李芳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對外出版發行的力量可以有多大?

18世紀,橫空出世的《百科全書》撕破舊制度陰霾,在法蘭西天際閃爍出理性光輝,為波瀾壯闊的啟蒙運動提供精神養料。生産思想的是賢哲,而將思想物質化,印刷、出版、發行,繼而流佈全歐的,是一群群苦心經營的書商。貨通天下靠商人雖婦孺皆知,但從歷史宏觀維度看,這股力量匯聚起來,間接推動了人類最偉大的一次思想運動。

視線向東,差不多同時代,汗牛充棟的中國典籍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源源不斷流入日本國土。普普通通的中國商人們揚帆遠航、劈波斬浪,在浩瀚大海上架起一座中日文化交流的橋梁。“唐船持渡書”品類豐富,通俗小説有《今古奇觀》《水滸傳》《三國演義》《女仙外史》《紅樓夢》《金瓶梅》等,數量超200種,在日本貴族、文人、庶民等各階層大受歡迎,繼而促進了江戶文學的一派欣欣向榮。

中國典籍海外傳播,除朝廷和私人贈予、來往僧人傳教士攜帶外,作為商品進行對外出版發行也是重要方式之一。漢唐絲路駝鈴聲聲、宋代商船海風獵獵、新中國成立後艱辛發展……中國的對外出版發行隨著歷史車輪不斷前進著。尤其建國後,該行業從弱到強,由“小進小出”變為“大進大出”,對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做出重大貢獻。

1949年,中國建立第一家專業對外書刊貿易機構——國際書店。大幕已拉起,但出於國內國際環境、品種單調稀缺、貿易結構失衡、發行能力不足等因素,中國對外出版發行事業在風雲變幻中曲折前行。

改革開放為中國出版物“走出去”帶來了春風。從傳統書刊到磁帶、錄影帶、光碟,再到新興數字産品,結構形態愈發多元;由書信往來、傳真電話、電子郵件,升級為當下的即時通訊,推廣手段日益更新;從最初的“熊貓叢書”,到後來“大中華文庫”、“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中國當代文學百部精品對外譯介工程”、“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等項目層出不窮,版權交易量明顯增加;從發貨速度慢、低端價格競爭,到擴大貨運體系、建立綜合管控體系、細分市場和精準定位,中國出版物“走出去”的各個環節都在提升。

當前,人類歷史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還在深化,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繼續,中國的對外出版發行行業正致力於在危機中尋找新機,于變局中開創新局。

2022年1月25日22:00檔,《似是故人來》第二季收官篇,跟隨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的腳步,一起走進中國的對外出版發行行業,看其如何在新時代促進國際交流,推動文明互鑒。

告別第二季,為了第三季更好的重逢。待到故人來,可還願相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