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2處遺産點重述宋元泉州歷史

發佈時間:2021-08-09 11:30:13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馮雅君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朝霞中的泉州開元寺東西塔及周邊古城保護核心區域(7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B02-B03版圖片/新華社發

六勝塔

九日山祈風石刻

老君岩造像

萬壽塔

天后宮

祖宅快一百歲了,太爺爺留下的,如今許子發也是72歲的老人了。8月初的泉州午後下起雨,許子發站在後屋窗前張望,一橋之隔便是市舶司遺址。“老海關”,他習慣這樣叫。

往事越千年,這裡曾是中國古代海關。北宋時,泉州晉江沿岸設置了管理海洋貿易事務的行政機構市舶司,泉州官方對外貿易口岸的地位由此確立。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馬可·波羅遊記裏商人如織的刺桐城。30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團來此,古泉州的海洋商貿故事開始向世界揭曉。

三年前,泉州申遺曾被“待議”;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項目在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通過,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從待議到列入的過程,泉州系列遺産體系的內涵被更深刻地發掘出來: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説,按照國際組織的建議,整個泉州古城都將納入世界遺産的緩衝區範圍。

整座古城的活態保護,無疑觸及了世界遺産保護專業課題的“深水區”。這身後,既是一部中國海洋文明史的存續實證,也是整個人類對文化遺産認知的深遠攻堅。

22處遺産點

●九日山祈風石刻

●市舶司遺址

●德濟門遺址

●天后宮

●真武廟

●南外宗正司遺址

●泉州文廟及學宮

●開元寺

●老君岩造像

●清凈寺

●伊斯蘭教聖墓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

●德化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屈鬥宮窯址)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

●洛陽橋

●安平橋

●順濟橋遺址

●江口碼頭

●石湖碼頭

●六勝塔

●萬壽塔

煙火之氣

宅子門口有道壕溝,淺淺地鋪滿了河水。許子發説這壕溝大有來頭。古代商船遠洋而來,小貨船就扶晉江而上,循此河道前往市舶司“報關”。

泉州地方誌記載,市舶司位於泉州市內水門巷竹街南薰門(水門)遺址西北,西到水仙宮,東到三義廟,北到馬坂巷洪厝山。

目前的市舶司遺址,一般是指作為市舶司衙門組成部分的水仙宮遺址所在地。通過水仙宮東側一座很短的石橋,就到了許子發祖宅的後門。

二十多年前一場大火,祖宅已棄用了不少年頭。許子發和63歲的三弟許子標夫婦一起住在祖宅的後屋裏。低矮的一層民居,綠色的藤蔓毫不費力便登上屋頂。祖宅已廢棄的廁所墻角邊,還鑲嵌著一塊市舶司遺址的文物保護標誌碑,落款為1959年。

泉州古城裏生活著大量的原住民。用泉州市文旅局文保科副科長李慶軍的話説,泉州的遺産至今是泉州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仍在延續它一千年前的功能和作用。

古城南城門“德濟門”,是古刺桐城的象徵,與它接壤的是天后宮門前的廣場。剛從初中畢業的黃漢欽在這裡一家小吃店打暑期工。他微信背景墻是一座關帝廟的照片,廟坐落在他老家、洛江區的龜峰岩。這裡儒、道、釋三教並存,三廟主祀、配祀的神祇達20多尊,能看出泉州一帶民間信仰諸神共祀、各施所求。

一年裏最熱鬧的時候數元宵節前後。泉州天后宮會和澎湖天后宮聯手舉辦乞龜活動。人們爭相前來觀看平安米壘成的巨型“米龜”,摸一摸沾福氣——“摸龜頭蓋大樓,摸龜嘴大富貴,摸龜身大翻身,摸龜腳吃不幹,摸龜尾吃到有頭有尾”。

用泉州市委書記王永禮的話説,泉州遺産多數是活態的,泉州的文物及其保護,都充滿人間的“煙火氣”。

許多遺産點本就是泉州百姓日常一景。每個月到了“勤佛日”,數萬人涌向古城西北部的開元寺。“勤”在閩南語中的意思是“繞”,眾人圍繞著寺院、拜庭不停地走,綿延數百米的廟會人流涌動,絡繹不絕的朝拜者從四面八方而來。8月底學校要開學了,泉州文廟就會舉辦拜孔子活動。

“發現”泉州

也正是泉州市民最擅長講述古城的“門道”。泉州多橋梁,歷來有“閩中橋梁甲天下,泉州橋梁甲閩中”的説法,僅宋代就建造橋梁100多座。陳德杉小時候家住洛陽老街,他最喜歡纏著父親講洛陽橋的故事。

洛陽橋建成于北宋時期1059年,立於洛陽江上,是泉州通向北方的交通要道。夏日納涼,村里長者打開話匣子,最愛講的也是洛陽橋。30年前的1991年,一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建的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來到泉州,考察團專家迪安博士提出疑問:“為何洛陽橋一面建成筏型橋墩,另一面卻沒有?”陳德杉便笑問:“您覺得是漲潮力量大,還是退潮力量大?”

他解釋説,古人為了減少海水退潮對橋身的衝擊,在橋的一側建筏型橋墩,而漲潮時衝擊力小,另一側則不需要這樣的橋墩。

從西至東,迪安領隊的考察團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在泉州待了6天。迪安稱,在泉州的考察將整個考察活動推向高潮。他説,“我們看到的泉州是一個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相遇、文化交流和共處的城市。中國對外部世界的開放在泉州得到充分體現。”

這是一次對於泉州申遺至關重要的考察。它標誌著古泉州的海洋商貿故事,開始在全世界面前浮現。

早在宋代之前,泉州就逐步確立了外向型的海洋貿易發展體系。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裏收藏了一件重要文物——五代時期閩國刺史王繼勳的陀羅尼石經幢。博物館副館長林瀚介紹,這座石經幢原來在開元寺柳三娘塔內,“上世紀80年代,一次颱風把塔刮倒了,露出了這個經幢。經幢上所刻文字中出現了‘榷利院’和‘海路都指揮使’,説明泉州當時已經設立了專門的海上貿易管理機構和專門的官職。”

宋代《諸藩志》裏記載了與泉州進行海洋商貿的58個國家和地區,到了元代的《島夷志略》,與泉州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增加到了99個。根據元代市舶司的年度海關稅務報表,不管是商品稅收收入還是往來貿易的國家數量,此時的泉州港口已成為“東方第一大港”。

申遺背後

2018年,泉州申遺曾被“待議”;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項目在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通過,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三年間,泉州在申遺項目上幾經完善和調整。在此過程中,泉州市博物館館長、泉州申遺團隊專家黃明珍覺得,泉州對“系列遺産”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

首先是申遺項目名稱更改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産點新增6處,分別是安平橋、順濟橋遺址、市舶司遺址、南外宗正司遺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屈鬥宮德化窯遺址。

在這背後,經過申遺團隊更深入的研究,遺産點在空間和功能上的關聯逐漸明晰。陳德杉曾為考察團講解的洛陽橋,最初是遺産點中橋梁部分的代表。後來,泉州聯通南部沿海地區的陸運節點安平橋加入,橋梁遺址點進而呈現出“一北一南”格局。

對於順濟橋遺址的確定,申遺團隊經過了一番斟酌考量。

“順濟橋已經成為遺址了,”黃明珍説,“但考慮到晉江是泉州的母親河,順濟橋的建立溝通了晉江南岸和北岸,在國內外專家的建議下,我們把順濟橋遺址納入進來。”

地圖上,三處橋梁遺産點分別通向北方、南方,連接著晉江南北兩岸,直觀呈現了宋元時期道路交通體系的溝通路徑。

除2處橋梁之外,新增的4處遺産點均為新考古發掘。

此前,申遺團隊已根據文獻記載,對分散在泉州各處遺址的大致位置實地做了標注。2019年,聯合國世界遺産專家來到泉州考察,對遺産點數量和內容的補充完善給出具體建議,泉州自此開始了新遺産點的考古發掘。

林瀚參與了其中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的調查。

原16個遺産點中,代表海洋貿易體系中商品生産基地的,只列入了位於泉州城西南的磁灶窯址。“目前泉州保留了宋元時期的78個古窯址,但是代表外銷商品的話,古窯址還是只代表一個種類,當時我們就想找找還有沒有其他生産種類。”林瀚説。

然而,泉州宋元時期的絲織品生産基地未能留存至今,能夠體現茶葉種植的宋代古茶樹也未見蹤跡。

通過查閱文獻,考古調查人員在《諸藩志》和《島夷志略》中發現宋元時期的泉州也有鐵的對外貿易,此外,在南宋初期的“南海一號”沉船上發現的大量鐵製品也可提供佐證,進而在泉州普搜尋出了十幾個冶鐵遺址。

泉州請了古代冶金考古專家帶領,對遺址進行精選,最後選定了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做考古發掘。林瀚説,“青陽遺址被選中,是因為我們在周圍找到了鐵的原料礦坑,也找到運輸貨物的古道和古渡口,這意味著這處遺址展現了從原料到冶煉再到運輸的整個流程。”

“系列遺産”

循宋元時期的航海貿易路線,由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構成的系列遺産,自海港經江口平原,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區——這正是此次泉州申遺團隊成功講給世界的故事。

“它們所構成的整體,完整體現了宋元時期泉州高度整合的‘産—運—銷’一體化海外貿易體系,以及支撐其運作的制度、社群、文化因素所構成的多元社會系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泉州申遺文本負責人傅晶説。

在對系列遺産整體價值的支撐上,這些被泉州整合“打包”的22處遺産點,凸顯出各不相同的價值特徵。

官方設立管理海洋貿易事務的市舶司遺址,以及官員和皇室成員為海外貿易商舶舉行祈風儀式的九日山祈風石刻,體現著保障貿易運作的官方制度;佛教寺院開元寺和伊斯蘭教寺院清凈寺等體現著貿易帶來的多元社群;洛陽橋、順濟橋遺址、石湖碼頭等則體現著海外貿易的強大運輸網路。

“系列遺産”這一名詞,10餘年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世界遺産提名項目中。

傅晶帶領的申遺文本團隊學習研究了《實施世界遺産公約的操作指南》等一系列指導文件,最終確立了泉州系列遺産整體及其組成部分間,關於價值線索與構成體系的建構方法。

泉州項目的系列遺産組成部分,包括行政管理機構遺址,由城門、城墻、路網等構成的城市格局關鍵設施遺跡,多元社群宗教建築和造像,文化紀念地史跡,城市幹道與水系,陶瓷和冶鐵生産基地,以及由橋梁、碼頭、航標塔組成的水陸交通網路。

世界遺産委員會通過的決議認為,泉州一系列遺産組成部分,突出地展現了高度整合的區域結構和關鍵性的行政、交通、生産、交易和社會文化因素——“正是這些使得泉州在10-14世紀亞洲海洋貿易高度繁榮的時期,發展成為世界級的貿易中心和重要商業樞紐,表明瞭泉州在東亞和東南亞經濟和文化發展方面的偉大貢獻”。

“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目的,就是想做好保護和傳承。”黃明珍介紹,由於泉州古城範圍內就有8個遺産點,因此整個古城都劃為了緩衝區,把古城傳統風貌更好地保留下來。

李慶軍覺得,只要有原住民在,古城就會一直保存著最初的歷史風貌。如今,泉州古城裏活躍著一批批古城講解員,他們大多和許子發一樣,成長生活在古城街巷裏。經過培訓後,他們為遊客講解古城的歷史文化。

新京報記者馮雅君 見習記者胡閒鶴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