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楊曾文教授:南北朝在佛教中國化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發佈時間: 2021-04-25 10:19:43 | 來源: 菩薩線上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楊曾文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圖片來源:菩薩線上 攝影:張妙)

第四屆南朝佛教與金陵學術研討會啟動儀式(圖片來源:菩薩線上 攝影:鄭鑫淼)

菩薩線上江蘇訊 4月24日,第四屆南朝佛教與金陵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尼眾佛學院開幕。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楊曾文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在舉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即將迎來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光輝時刻,來自全國的教內外學者在這裡舉辦以“梁武帝與中國佛教中國化”為主題的第四屆“南朝佛教與金陵學術研討會”,對當代中國佛教界和學術界皆具有重要意義。

佛教自西元前後傳入我國,在漫長的傳播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漢至魏晉的初傳、東晉十六國的普及、南北朝佛教研究的盛行,至隋唐陸續建立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從而將佛教中國化推至佛教持續適應社會完善和發展的新時期。

南北朝在佛教中國化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南朝是漢族建立的王朝,並且直接傳承源自中原的華夏文化和廣為普及的佛教,所以南朝的佛教在適應時代的發展中呈現不同於北方佛教的特色。對此,需要從不同視角進行深入考察和研究。應當説,舉辦“南朝佛教與金陵學術研討會”,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南朝宋齊梁陳,前後經過了170年,在中華民族大融合大發展、中華民族文化進一步充實和豐富的歷史上留下光輝業績,在推進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上也作出突出貢獻。

在四朝當中,存在最長的是宋(60年)、梁(56年)二代。宋代的佛經翻譯、梁代的佛教研究,都在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可讚的豐碑。

梁武帝在位長達48年,曾以“勤於政務”、“洞達儒玄”、“製造禮樂,敦崇儒雅”、“恭儉莊敬,藝能博學”著稱,然而晚年委政于姦侫,招致朝政治亂,自己死於侯景之亂,梁朝從此衰敗下去。

從中國佛教發展史來看,梁武帝以其信奉、扶持和推進佛教廣泛傳播而著稱。他優待學僧,獎勵佛教義學;設譯場翻譯佛經46部201卷,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有《文殊説般若經》《大乘起信論》等;組織譯編撰《眾經要抄》《華林佛殿眾經目錄》《經律異相》《大般涅槃經集解》等;嚴格僧團戒律,禁止飲酒食肉;支援編撰佛教史書,如《出三藏記集》《名僧傳》《比丘尼傳》《高僧傳》和《弘明集》等,皆是中國最早而影響深遠的佛教史書,奠定了中國編纂佛教史書的基礎。

中國自古重視歷史,看重歷史的知古鑒今的意義。在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中國佛教界遵照黨和政府倡導的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指示,作出了很多很有意義的嘗試。其中的一個重要作法,就是聯合學術界進行佛教歷史、理論和現狀的研究,舉辦各種主題的學術會議,出版學術刊物和圖書,為發展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宗教學科,推進當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文/楊曾文 圖/張妙 鄭鑫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