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學者揭秘“梵文塔磚” 或可佐證雲南與南亞千年交流史

發佈時間: 2020-05-29 09:54:25 | 來源: 中新網 | 作者: 繆超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雲南大學人文學院學者尹恒2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首次公佈,他與多名學者的研究發現:在雲南大理等地發現的近80塊刻有梵文的佛教密宗塔磚,或可佐證雲南與南亞交流歷史長達千年。


圖為5月27日,尹恒展示塔磚拓片。劉冉陽 攝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毗鄰南亞東南亞。起始於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德宏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被認為是中國西南與印度等南亞地區交往的古代通道。史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然而,長期以來,雲南通過“蜀身毒道”與南亞交流缺乏實物證據和詳實的文獻資料。


尹恒告訴記者,2015年,他到大理旅遊,在一家古玩商店裏無意中發現一批刻有梵文的古磚。經認真考證,這批古磚分別來自以大理古城為中心的多個佛教場所,為佛教密宗塔磚。塔磚原本鑲砌在佛塔周身,因佛塔坍塌、損毀和人為原因流散民間。


圖為5月27日,尹恒展示他收藏的部分塔磚。劉冉陽 攝


尹恒與其他學者經過數年研究對比發現,大理佛教密宗塔磚上的梵文與中原佛教密宗梵文、西藏藏傳佛教密宗梵文不同,恰恰與印度“後笈多體”梵文高度吻合。


他解釋,密宗是印度婆羅門教支派與佛教融合形成的佛教派系之一,大約興起于西元7世紀,並迅速傳播至唐代中國。“中原佛教密宗使用‘悉曇體’梵文直至宋代密宗消歇,而西藏藏傳佛教密宗使用‘蘭扎體’梵文。”


“後笈多體”梵文盛行于西元8至9世紀的印度,尹恒認為,塔磚上的梵文證明大理佛教密宗使用的部分梵文不是由中原或西藏傳入大理,而極有可能是從印度經由緬甸傳入大理。“證明雲南大理的文化與南亞是緊密相連,特別是從信仰來看,雲南和南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可能來往密切。”


5月27日,尹恒展示塔磚拓片。劉冉陽 攝


“這批塔磚作為實物證據,更進一步支撐了古代雲南與南亞地區存在交往交流史。”雲南大學人類學學者張海超説,此前有學者研究雲南古代墓葬,發現有産自南亞地區的瑪瑙飾品、蝕花石髓珠、海貝等陪葬品,一些學者認為這些陪葬品可能從南亞經“蜀身毒道”運至雲南,也可能從南亞運至中原再轉到雲南。


“這些塔磚的發現,不僅助於研究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交通史、文化交流史,還對梵文流變史、宗教史等方面具有研究價值。”尹恒説。近日,他決定將部分塔磚捐獻給雲南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以供更多的專家學者開展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