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發展並重 傳統村落煥發生機

發佈時間:2023-05-08 13:34:4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趙 兵 孫立極 向子豐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浙江金華蘭溪市諸葛鎮諸葛八卦村。記者 亓玉昆攝

傳統村落蘊藏著豐富多元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但也正面臨著現代化浪潮的衝擊。如何保留傳統村落的獨特性?如何釋放傳統村落的多元價值?傳統村落如何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建築大學校長張大玉、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何依、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中國地理學會農業地理與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忍。

一問:如何處理好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發展的關係?

記者: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發展,本身具有一定矛盾性。比如,從保護角度出發,要盡可能保留傳統村落原有風貌;但村民對現代生活的要求、村落對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都要對村落進行一定的改造和拆建。如何處理好這兩者的關係?

張大玉:傳統村落風貌的保護不是僵化的保護,應對傳統建築進行分級分類保護,建立明確的保護更新技術細則。除了登記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應當允許村民在保持風貌協調的前提下對房屋實施必要改造,以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各地在制定保護的底線性、限制性政策時,也應同步建立激勵和補貼機制,讓村民在改造房屋時,主動選擇延續傳統風貌的做法。

胡彬彬:實際上,傳統村落裏有不少閒置民居,充分利用起來就是資源。這必須在政策制度上有所作為,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産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但是,必須按照規劃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不能侵害村民利益。

記者:傳統村落承載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特有習俗等。如何在傳承和發揚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避免過度商業化?

何依:根植于農耕文明的傳統村落有鮮明的地域辨識度,需要認識傳統村落“各美其美”的不同價值,避免各種“標準化”的介入。一是避免“標準化”景觀設計,如一概用水車、磨盤、牌坊、廊橋、紅燈籠等元素造景;二是避免“標準化”設施配置,如在傳統村落中引入各種標準化遊客中心、標準化導視系統、標準化停車場;三是避免“標準化”改造,如用筆直寬大的溝渠取代環繞在房前屋後的溪流,給墻體“塗脂抹粉”將歷史痕跡和時代記憶一併清除等。傳統村落中的干預活動都要以“尊重歷史、敬畏自然”為前提。從“標准保護”到“精准保護”,才能呈現出鄉土文化的豐富多樣。

胡彬彬:傳統村落的文化保護既不能“標本式保護”,也不能“破壞式開發”。有的地方“重有形,輕無形”“重申報,輕保護”,出現了“見村見物,卻不見人、不見生活”的現象。還有的過度商業化,拆舊建新、毀真造假,或者一味模倣、胡亂搭配,將不是本地區的建築樣式、節慶民俗等挪至本地,破壞了傳統村落的原真性和獨特性。

要避免此類現象,一方面,必須注重深度挖掘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將當地特有的風俗習慣、語言藝術等納入保護範疇;另一方面,應建立將傳統村落作為商業旅遊開發項目的綜合評估標準體系,嚴格禁止因商業旅遊開發而破壞傳統村落原有的生態、景觀、文化。

楊忍:做好文化傳承保護,應當遵循文化的內在屬性。首先,整理每個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特點,並以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予以展示。其次,搶救傳統文化資源,包括各類非遺技能、口述傳説、民風民俗,進行數字化保護與展示。最後,應當鼓勵企業家、文化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文化志願者等深入農村、貼近農民,投身傳統村落文化建設,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推出具有濃郁傳統村落特色的文藝作品。

在文化發掘方面,需要正確處理文化與資本的關係,摒棄三種傾向:一是過度消費傳統村落品牌資源,給村民生産生活帶來不利影響;二是過度功利化、娛樂化傳統村落文化資源,使傳統文化喪失歷史性和嚴肅性;三是假保護、真開發,亂保護、亂開發,應秉持“千村千貌”的原則,避免千篇一律的統一規劃,或者盲目進行大規模的重建、倣建。

二問:如何打破條塊壁壘,形成推動傳統村落髮展保護的合力?

記者:傳統村落保護涉及住建、文旅、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多個部門,如何打破條塊壁壘,形成推動傳統村落髮展保護的合力?如何增強各地各部門政策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張大玉: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涉及領域多、部門多、主體多,需要更加注重統籌組織實施。經過實踐與探索,各地也有了一定經驗。比如,在縣一級開展多部門資金歸集和項目整合,以大專項和項目清單的方式打破部門壁壘,形成所有行動方案。再比如,探索集群式行動方案,通過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規劃的方式,從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實施時序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推動各部門形成合力。目前住建部正在實施的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工作,就是通過地方多部門統籌協調保護利用傳統村落的有效模式。

胡彬彬:因為部門、管理級別不同,缺乏統一標準,加之不同的資金來源和用途,必然導致保護態度、力度與效果的不同。當務之急,是要為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做好頂層設計,為各地各部門出臺政策措施提供統一的準繩。

記者:一些地方嘗試引入社會力量和資本進入傳統村落,但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如何撬動社會力量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如何引導和規範社會力量,讓企業、村落、村民都得實惠,實現多贏?

張大玉:傳統村落的發展演變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再到多元參與等多個階段。多元主體參與的前提是要健全多方利益保障機制。一方面,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既保證企業正常運營,又讓農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另一方面,注重發揮規劃的作用,深入調查研究,摸清村落情況、了解村民意願,通過合理規劃引導資本投入,保障村民利益。可以組織動員大專院校、規劃院和設計院等技術單位下鄉,開展諮詢服務,以制定更加科學精準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規劃。

何依:傳統村落保護需要樹立文化自信,才能實現可持續保護與發展。傳統村落承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強調勤勞、節儉、孝悌等美德,弘揚向上向善的道德觀念,將文化內核代代傳承,建立集體身份認同凝聚人心。從傳統村落裏走出來、長期在外的人士,作為新鄉賢,以“記住鄉愁”為己任,是傳統村落保護中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此外,在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過程中,充分發揮村集體、村民的主體作用,堅持共建共治共用,是實現多贏的重要保障。

楊忍:不只是傳統村落保護髮展,鄉村振興也需要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有需求,資本有動力,兩者相得益彰。這就需要優化環境,穩定政策預期,引導好、服務好、保護好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下鄉的積極性。比如,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援等方式吸引企業投資,同時通過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準,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實現盈利預期。不能“富了老闆、苦了老鄉”,要設立必要的“防火牆”,防止跑馬圈地、把農民擠出去,防止打擦邊球、玩障眼法、鑽政策和管理的空子,防止侵害農村集體産權、侵犯農民利益。

三問:如何挖掘傳統村落多元價值,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記者:如何讓傳統村落充分融入現代生活,讓其走進大眾生活,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張大玉:要讓群眾能夠感受到傳統村落不僅僅是區別於現代城市的一棟棟房子和空間形態,還應了解這裡的民居、街巷、田園、山水所蘊含的文化和典故。比如,舉辦各類民俗節日慶祝活動,不只進行粗略演繹,更要有沉浸式體驗,由此感悟傳統村落獨特的歷史記憶、文化等,就像一粒粒種子,種進來訪者的心間。

楊忍:要把傳統村落保護好、建設好,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首先要打造優美的環境,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改造,不斷完善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重點改善環衛設施、交通設施、網路設施等。加快推動公共服務下鄉,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用、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鄉村能夠吸引人,讓城裏人尤其是年輕人熱愛鄉村,願意到鄉村來。

與此同時,傳統村落的文化有著中華農耕文明的鮮明標簽,要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將其承載的耕讀傳家、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等鄉風民俗發揚光大,讓其成為滋養社會、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文化力量,以此吸引更多人來到鄉村開啟一場精神之旅。

胡彬彬:挖掘傳統村落的多元價值需要進行深入全面的中國傳統村落文化學術研究。目前,對中國傳統村落文化的研究,在對象上,大多停留在某一具體個案的研究上;在內容上,也多囿于建築學範疇,缺乏對中國傳統村落及其文化進行多學科、多方位、多視角的整體研究。建議從國家層面設置不同主題、不同重點、不同層級的研究課題項目,並充分整合、利用國內相關學科以及邊緣交叉學科的科研資源與力量,開拓我國文化遺産研究新領域,儘快推出一批優秀成果,為傳統村落優秀文化研究和保護提供借鑒。

記者:如何增強傳統村落的內生動力,通過發展特色産業,走出一條傳統村落獨特的鄉村振興之路?

張大玉:大部分傳統村落在體量上並不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增強內生動力,必鬚根據傳統村落不同的區位特點,選擇符合實際的發展路徑。對於城郊的傳統村落,可以充分依託城市的資源,謀求村落活化的總體定位,推動城市與村落的融合發展。對於偏遠地區的村落,應充分挖掘其自然山水、歷史文化、田園風光等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和旅遊度假産業。而傳統村落較為集中的區域,村與村應發揮各自優勢,形成發展合力。

楊忍:傳統村落髮展,並不是只有鄉村旅遊這一條路。傳統村落與普通鄉村一樣,都有著長久的農業生産歷史,經濟社會發展為其創新創業開闢了新天地。除了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外,還應注重推動産業融合發展,抓住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推動農産品加工業優化升級,把現代資訊技術引入農業生産銷售各個環節,發展文化體驗、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鼓勵在鄉村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