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回鶻文抄本文獻《彌勒會見記》發現説明瞭什麼?

發佈時間:2023-05-08 10:12:3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王小軍 | 責任編輯:秦金月

編者按:

國寶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載道,恢弘萬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後,都凝聚著古人的匠心智慧,鐫刻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見證著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從2023年5月1日起,中新社“東西問”推出“鎮館之寶”系列策劃(四),藉專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後故事。

中新社烏魯木齊5月7日電 題:《彌勒會見記》發現説明瞭什麼?

——專訪新疆哈密市博物館館長嚴楓

中新社記者 王小軍

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是海內外唯一完整的回鶻文抄本文獻,為新疆哈密市博物館“鎮館之寶”。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中藏著哪些秘密?體現了何種歷史價值?就此,新疆哈密市博物館館長嚴楓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作為新疆哈密市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是如何被發現的?

嚴楓:1959年4月,新疆哈密天山公社板房溝(現哈密天山區板房溝鄉)的牧民牙合亞熱依木,在克其克達坂放牧休息時,在一棵大松樹的空心洞裏發現了一包用毛氈包裹的物件,打開一看是一包殘破的書頁,經輾轉後交于新疆博物館。經專家鑒定,成書時間為1000多年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回鶻文大型佛教劇本《彌勒會見記》。

中新社記者: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是一部怎樣的劇本?劇中又講述了什麼故事?這本書的作者又是誰?

嚴楓: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的原始劇本為梵文,屬於小乘佛教派的舞臺作品。它取材于佛經中的救世主彌勒修行成佛以及解救眾生的故事,以彌勒佛生平事跡為主線,從“誕生”“出家”“成佛”“會見佛祖”到“拯救生靈”等故事情節,構成一部宗教説理原始戲劇。

20世紀,新疆除哈密地區發現《彌勒會見記》抄本殘卷,吐魯番地區、焉耆縣等地也曾發現《彌勒會見記》抄本殘卷。其中,哈密發現的回鶻文抄本殘卷和吐魯番發現的吐火羅文抄本殘卷,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從焉耆抄本每章前面標出的地點、出場人物及演唱曲調看,原本無疑是劇本。但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沒有標出曲調和出場人物,只標出了地點,但卻可看出每章中出場人物性格非常鮮明,且充滿了濃厚的劇本色彩。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現存25章,雖缺26、27兩章,但添加了該寫本抄寫施主曲·塔什依甘為抄本寫的序,是目前國內外唯一完整的回鶻文抄本文獻。

據專家考證,大約在西元9世紀到10世紀,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彌勒會見記》由焉耆、吐魯番傳至哈密。主持哈密《彌勒會見記》抄寫的施主和序文作者名叫曲·塔什依甘,文中自稱“都統”,很可能是高昌回鶻派駐哈密的統帥。

根據文中記述,曲·塔什依甘家世顯赫,家族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他抄寫《彌勒會見記》目的是希望未來和彌勒佛相見,此外還特意命人修建彌勒佛尊像一座。

研究顯示,這部抄本殘卷有3種不同筆跡,成書至少由3位不同的人抄寫完成。

中新社記者:歷經千餘年的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為何每章首頁前3行或5行用硃筆書寫?

嚴楓:該抄本用黑墨書寫,紙質較厚硬,色呈黃褐。總計293頁、586面。其中完整和大體完整的約有114頁。每頁長47.5釐米,寬21.7釐米。兩面書寫,多數每面30行,也有每面31行。行距1.5釐米。在每頁文字的第8至第10行間,劃有黑色圓圈,直徑4.6釐米。中心有孔,徑0.5釐米,用以穿繩。這種裝幀叫做“梵夾裝”。每頁正面左側又以小字寫章(幕)數和頁數。另外在每章首頁前3行或5行用硃筆書寫。這是回鶻文寫經的慣例,以此展現寫經人的虔誠之心。

中新社記者: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藏著哪些秘密?體現了何種歷史價值?

嚴楓:佛教文化在新疆哈密根基深厚,直到16世紀初才逐漸衰退。新疆哈密的《彌勒會見記》回鶻文手抄本的哈密施主,將其視為傳家聖物,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佛教在遭受滅頂之災時,抄本擁有者為了保護它不被焚燬,將它轉移,藏匿。

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是一部佛教講義,原始劇本為梵文,講述了救世主彌勒修行成佛以及解救眾生的故事。據專家考證,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大約是西元9世紀到10世紀前後抄寫。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具有極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為西域戲劇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

哈密文本《彌勒會見記》中的回鶻文是維吾爾族先民回鶻曾經使用過的文字,它的發現進一步説明瞭在歷史上維吾爾族先民曾信仰過多種宗教,伊斯蘭教並不是唯一的宗教信仰。維吾爾族先民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和薩滿教,後來相繼信仰過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也充分説明新疆歷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種宗教信仰並存的地區。

作為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哈密抄本《彌勒會見記》,是失而復得的稀世珍品,它為我們研究古代回鶻戲劇、語言文字,以及盛唐時期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從戲劇的角度來講,元曲和宋代評話是文學作品中比較早的形式,但是新疆哈密的《彌勒會見記》劇本抄本卻讓人們看到,在西元8世紀前後,西域就已經有多幕戲劇的演出,並且有了長篇劇本存在,這一點,把中國文學史和戲劇史的歷史大大提前了。(完)

受訪者簡介:

嚴楓,現任哈密市博物館館長,入館至今負責並參與哈密博物館徵集的清代服飾(110件)保護修復工作,完成哈密博物館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平臺的籌備與建設工作,參與並完成哈密地區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等工作。作為副主編參與完成《哈密文物精粹》《聚散乾坤——揚州博物館藏明清扇面繪畫藝術》《錦衣羅裙——館藏京城•西域傳統服飾研究》的編著出版工作。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