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再開班 培養“合格的文藝工作者”

發佈時間:2023-04-20 14:29:2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4月20日訊 (記者 秦金月 實習生 曹文慧)4月19日,北京人藝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菊隱劇場舉行。這也是北京人藝舉辦的第二期表演學員培訓班。

據介紹,此次培訓班的招考工作從去年9月啟動,經過專業初試、復試、綜合素質考試等多輪層層選拔。最終,12名學員正式入選,即將迎來為期一年的系統培訓與專業實踐。

舉辦表演學員培訓班,不僅是北京人藝人才培養方面的持續發力,也是北京人藝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推動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表示,新時代的北京人藝,將始終守正創新、奮發向前,人藝將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劇院長遠發展需要,不斷在藝術人才培養上持續發力,為繁榮首都文藝事業和劇院高品質發展積蓄人才力量。

讓青年人才與北京人藝“合槽”

北京人藝有一個特殊的名詞——“合槽”,對於北京人藝來説,有自己的表演風格,自己的臺詞體系,以及自己的表演理念。最終入選的12名學員將通過長達一年的專業訓練,有望與北京人藝“合槽”,成為真正的“人藝人”。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選拔和培養人才的標準是什麼?馮遠征表示,“標準有兩個,一個是是否適合人藝的舞臺,另一個就是為人的品德,從德、藝兩個方面來考察學員。”

馮遠征介紹,培訓班的考核標準非常嚴格,幾百位報名的考生經過幾輪篩選,復試結束後只剩下15個人,最終12個人脫穎而出。

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于2019年開辦第一期,承繼了人藝歷史上“團帶班”的人才培養傳統,結合北京人藝當下的實際發展需求,開啟了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2019級學員培訓班最終有10名演員通過考核,充實到了北京人藝演員隊伍中,並在近兩年的舞臺演出中迅速成長。這一成功實踐為人藝人才培養拓展了新思路,積累了優勢經驗。

經過探索,表演學員培訓班第二期既汲取了以往的經驗,又探索著適應新時代文藝發展需求的辦班新理念,在辦班思路和人才選擇上的方向更加明確。

北京人藝黨組書記王文光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為了適應北京人藝當下的發展,更好地完善演員年齡梯隊,此次學員選擇的大多是有著較多演出經驗的成熟演員。擔任2022級學員培訓班班主任的唐燁表示,這次招收的學員年齡大多在30-35歲,基本都有過在其他院團或者工作室的表演經歷。此次培訓班將打破和重組學員對表演的認知,因此2022級的課程體系在2019級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在原有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課程的系統性、全面性。

唐燁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據唐燁介紹,“今年培養課程的主題是,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文藝工作者。”第二期學員培訓班增設了思想領域的培養,“增加時政學習,深刻領悟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也加大了劇院歷史、劇院精神方面的學習,領悟人藝的‘一顆菜’精神,增強歸屬感。”

另一個重點是在文學素養的強化上,“我們的理論學習會以專題講座、角色分析、劇目探討、劇本圍讀等多種形式進行,強調讀書筆記、人物分析等演員必修功課。”唐燁介紹説。

在專業課的設置上,內容更加集中,門類更加豐富。原有的臺詞課採取“以演代練”的形式,讓學員儘快在傳統劇目中熟悉北京人藝風格,強化臺詞功底;而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的加入也讓學員們積累豐富的藝術知識,從而“觸類旁通”,更快更好地找到提升的規律和方法。

與此同時,借助北京人藝的優勢力量,加入舞美設計、燈光設計、服裝、化粧等舞臺創作各方面的知識,讓學員全面了解北京人藝的藝術創作風格。

馮遠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年北京人藝在招生過程中發現,現在的孩子閱讀量太少,所以此次培訓會給學員加大閱讀量,同時,“今年的教學會加大實踐力度。演員們學習之餘,很快會進入到正在上演劇目的排練演出中。我們會給年輕人一些壓力,這既是個考驗,也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適應人藝節奏。”

北京人藝目前擁有四個劇場,演出大量增加,多部重磅大戲由青年演員挑大梁,在這種背景下,需要演員們儘快“入槽”、“合槽”。

重磅師資配備實現人藝傳幫帶

記者了解到,此次學員培訓班師資配備上,北京人藝仍然給出了豪華陣容——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征、吳剛、王剛、岳秀清、何冰、龔麗君、陳小藝等人藝藝術家都將為學員進行日常授課,將自己的藝術理念、創作方法等寶貴經驗傳授給新一代演員,延續人藝“傳幫帶”的歷史傳統。

同時,一批優秀青年演員也將以副班主任、助教等身份參與到教學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分享交流自己在北京人藝學習的經驗體會,實現“教學相長”。

此外,來自專業高校的教授、各文化藝術領域的藝術名家,將組成超強外援團,為演員們提供藝術方面的專業指導。對於這些已經有一定表演經驗的學員來説,需要儘快打破原有的“舒適區”,挖掘出更多可能,把自己打造成為合格的“人藝人”。

馮遠征在採訪中也談到了自己的一些見聞,“我在給學校上課的時候,問很多孩子,你們為什麼要來這個藝術院校?有的孩子很直接,‘我就想做明星’,他的理念在這兒擺著,實際上他所追求的可能就是往這個方向去了。”但馮遠征認為,文藝工作者是有使命的,有責任的,也要有擔當,並不局限于只想做一個演員或是明星。

北京人藝走過70年風風雨雨,力求打造學者型的劇院,無論培養了多少優秀的演員,或是演出了多少經典的劇目,傳遞給觀眾的最重要的理念,仍然是文化的傳承。

因此,馮遠征在開班儀式上也對所有學員提出了幾點基本要求:第一,務必服從教學管理組的各項要求,按時參加安排的全部課程的培訓,不得無故缺勤;第二,務必遵守劇院各項管理規定,特別是進劇組排練演出的有關基本要求;第三,務必堅守“戲比天大”的藝術初心,堅持學習、練好內功。馮遠征希望學員們能夠在近一年的時間裏真正有所收穫。

濮存昕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藝術家代表濮存昕表示,“‘臺柱子’不能只有一兩個,‘臺柱子’越多越好”。學員班的舉辦盤活了北京人藝的很多僵局,“我們的藝術核心力量要在未來五到十年形成一個金字塔形態,而我們和這12名學員也希望建立幹一輩子的交情。大家要知道觀眾買票的理由是什麼,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出精品,要讓觀眾發自內心説你行、你真行。”

在開班儀式之後濮存昕立即為演員們開講第一課,用自己的藝術與人生經驗分享,為學員們開啟在北京人藝的新征途。

何冰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藝術家代表何冰表示,“北京人藝三樓排演廳‘戲比天大’四個大字,那是我們的圖騰;而一樓排練廳‘建設世界一流的學者型藝術劇院’的橫幅則是我們的道路。有信仰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何冰在採訪中強調,無論是道德修養還是文學修養,這兩樣東西在舞臺上都太重要了。“表演工作如果沒有文學的支援,沒有理解力,你做不了,就只剩下大聲説話了,或者是一些情緒的氾濫,”何冰説,“而對人藝來説,你一定要在臺上言之有物。而觀眾坐在臺底下,是觀眾,是在看戲,可是他同時在品味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東西。你(演員)人做的是否端方,還有你的理解是不是到位,這都是在觀眾眼皮底下的東西,你沒地兒逃。”

吳剛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藝術家代表吳剛在開班儀式上勉勵學員們,要“不負韶華,只爭朝夕。”

岳秀清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班主任岳秀清告誡大家,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有努力的方向,也要能夠堅持下來。

原維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2019級學員班代表原維進入北京人藝工作已兩年有餘,他勉勵12位學弟學妹,藝術的道路道阻且長,做人難,做好人更難。這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責任,是對北京人藝的責任,是對中國戲劇的責任,也是對我們心中這束光的責任。

龔鈺泉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龔鈺泉作為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代表致辭表示,會繼承北京人藝的傳統,堅守“戲比天大”的藝術初心,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2022級的學員都能夠站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成為優秀的演員。

師生合影(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