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學者説 | 與陳卓館長一起走進天津博物館(一)

發佈時間: 2020-06-24 09:23:5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編者按:2020年,中國網文化頻道推出“學者説”精品欄目。在這裡,每一位博物院的院長、博物館的館長都是主人公。他們將以最真摯的語氣,最精練的話語,帶領我們走進一座博物院、博物館,介紹他們心中最為特別的文物、藏品。就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穿越古今王朝,探尋中華魂魄,了解文物背後的傳奇,領略其無窮的魅力。


20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館迎來了其一百歲生日。 現在的天津博物館,無論是體現著先進理念的建築外觀,還是重新架構的展覽陳列,無不散發著一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的新鮮氣息。 而新鮮的身影背後,是其長達100多年的歷史沉澱、輝煌足跡。


 這座百年博物館,有太多耀世奇珍,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有什麼寶貝,是我們絕對不容錯過的呢?


就讓我們一起跟隨陳卓館長的腳步,聆聽幾件特別的文物故事吧。


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


今日的主角,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鼎界顏值的超級“扛把子”——國寶太保鼎。


太保鼎


大家好!我是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我館鎮館之寶——西周 太保鼎。鼎為方形,高57.6釐米,長35.8釐米,寬22.8釐米,重26公斤。體型並不算大,但卻“大名鼎鼎”。


西周太保鼎和著名的梁山有著深厚的淵源。宋代,108位英雄好漢曾在梁山演繹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一段悲壯傳奇。清咸豐年間(一説道光年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幾位在地裏幹活的農民意外發現了一個地洞,挖開一看,裏面竟然藏了7件青銅器,這就是著名的“梁山七器”。它們是小臣犀尊、太保簋、大史卣、太保鼎等。這些青銅器,器型莊嚴厚重,紋飾華麗繁縟,是商周青銅器的典型代表,一時間,學者們研究著錄,收藏家們爭相收藏,成為清末民初金石學界的頭等大事。而西周太保鼎是是目前唯一一件收藏在國內博物館的“梁山七器”,彌足珍貴。


説到這,大家可能會問,這個梁山墓的主人究竟是誰?為什麼他會擁有這些華美青銅器呢?列鼎是中國西周時的禮法制度,西周王室、貴族的祭祀、宴饗、喪葬等活動都遵從“列鼎制”,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王室貴族的生享死葬都以此為標準,非常嚴格。從太保鼎出土的情況以及器型和紋飾特點來看,它應該是西周貴族使用的青銅禮器。而太保鼎腹內壁清晰可見的“大保鑄”三字則彰顯了它主人的身份。中國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按照金石學考證,這件鼎被稱作“太保鼎”。太保是周朝的官職,為監護與輔弼周王的重臣,地位非常顯赫。《尚書》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左右”。經學者考證,這件太保鼎的主人便是西周成王時的重臣召公奭。


太保鼎


西周太保鼎紋飾優美,工藝精湛,造型獨特。四柱足,口上鑄雙立耳,耳上浮雕雙獸。鼎腹部四面飾蕉葉紋與饕餮紋,四角飾扉棱。大部分鼎都是“身長足短”,給人一種非常平穩的感覺。但太保鼎卻是“身短足長”,並在柱足中部裝飾有圓盤,這在商周青銅器中是獨一無二的,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


西周太保鼎兼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是難得一見的古代青銅藝術珍品,享譽海內外,堪稱國之瑰寶。因異常珍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不允許出境展覽的64件古代藝術品之一。


 ——陳卓 天津博物館館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