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藝術教育幾乎是孤立的,它主要是對藝術專業人員的教育,換言之,大多數人沒有基本的藝術學識。另一方面,在中國,絕大多數藝術作品在美術館、博物館與社會之間沒有必要的聯繫,與教育之間沒有應有的合作,藝術作品始終處於孤立的狀態,它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社會功能。此外,傳統上中國城市沒有純藝術的概念,像城市雕塑,在中國歷史上幾乎很少存在,歷次的戰爭、歷次的城市大構建,總是以徹底的手段將原有的毀去,因而中國城市總是“嶄新”,無疑這使文化斷層,使文化積澱處於模糊狀態。尤其當下現代性建設,中國大多數城市失去了以往歷史的痕跡,就這一點來説,所謂的現代化城市令人深感沮喪。中國社會缺乏普遍的藝術教育,缺乏文化深處的崇高意識,缺乏藝術的社會性關懷,導致許多構想、策略、計劃、實施上的重復浪費,甚至愚昧。這不得不説中國社會缺乏藝術的普及,缺乏藝術的基本教育知識,同時它與中國社會體制以及感性的思維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繫,就這個意義來説,很難想像藝術與體制、與教育、與政策具有怎樣的密切聯繫。 中國社會的精神偶像,主要是官位、地位、錢財,這是重商文化的主要特徵,“學而優則仕”,學的本身,並不是目的,知識並沒有勝過為官,也沒有勝過錢財;仕,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將藝術作品看作商業産品,完全是有著充分的社會價值觀念理由。正是這個原因,中國社會始終缺乏知識的崇高理念,相反,世俗化始終是最後的結果。知識屈服權利、屈服金錢、屈服地位是社會普遍的心理現象。也是這個原因,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中國當代藝術傾向商業主義道路是中國文化必由之路,就其這一點來説,中國當代藝術幾乎無力抗爭,因為其自身也是如此。 中國文化歷來沒有對藝術學識的好奇心,也沒有對某一事物強烈的偏愛,中國文化注重內心活動,將內心世界看得很重,強調自我感悟,不善於外在的表現,以“靜”制動,以達到心靈的某種期盼,為大多數人生活狀態,在中國普通民眾內心尤其深刻。《心經》説:“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間是物質,肉體本來就是空無,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所以説空即是色,而這些因素一旦離散,則復空無,色即是空。也就是説,以物質為表像的世界其實質是空無所有。相反,西方文化在本質上是外向的,社會傾向對共識的默認和追求,而以民主為基礎的文化根基普遍具有對社會共識的認可性。也許這個原因,在歐美,美術館、博物館始終是社會熱門,社會對藝術有著某種必要的關懷,因為對西方來説,藝術的本質之一就是社會性,所以對藝術的社會好奇心也是必然。而中國社會,整體上對社會公益事務麻木,對藝術持一種象牙塔態度也是必然的反應,所以,中國的美術館、博物館總不是十分的熱鬧,相反,百貨商場、娛樂場所總是一片的繁榮。在中國,一生沒有去過美術館、博物館的人很多,藝術對於很多人來説是仍然是天方夜譚,倒不是他們不熱愛藝術,而是從未有這樣的心情把藝術當做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就這個意義來説,藝術與他們的生活沒有關係。近來中國的美術館、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是一個重大的舉措,重要的首先不是藝術的本身,而是在心理上喚起社會對共識事務的熱情。相信這對社會增加對藝術的了解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 藝術確有某種宗教的特性,現代人由於生活的改變而熱衷於藝術,這在西方社會已成事實,更多的人走向美術館、博物館,而不是去教堂贏得心理的安逸。但中國文化,向來沒有狂熱的宗教信仰,這就很難形成普遍的對藝術的強烈追求。中國文化總是以“無為”的狀態對待一切,這固然使中國社會獲得客觀的“和諧”境界,並具有自然的社會寧靜心理;但是,中國文化隨著中國經濟形態的改變也在發生改變,尤其年輕一代出現的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愛好,對現代文化的追求,對藝術的喜愛,將會改變整個社會對藝術的態度。就這個意義來説, 21世紀的中國,將會有更多的人去美術館、博物館,或者從事某種藝術事業。這是時代的意義?還是文化的意義?或者是藝術的教意?就這個意義來説,藝術與時代,藝術與未來,有著深刻的密切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