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藍皮書,我國23.76%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獨感受,其中4.75%的老年人“經常感到孤獨”。同時,我國26.4%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其中6.2%的老年人有中重度抑鬱症狀。
研究抽樣選取了全國150個地區的1.4萬餘名中老年人作為樣本,發現出現抑鬱症狀的群體呈現年齡更大、女性佔比更高、多居住在農村地區、受教育程度較低、多未婚或獨居等特點。
調查顯示,74.6%的受訪青年覺得近年來人們更加重視親子關係了,63.3%的受訪青年覺得“不尊重孩子意見,獨斷專行”是父母引起孩子反感的重要原因。
《自然-人類行為》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未婚人士出現抑鬱症狀的概率或比已婚人士高80%。此外,男性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未婚人士其抑鬱風險更高。
數據表明,我國13-18歲青少年中,約有25%的人群表現出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地域分佈上,東部地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指數總體優於西部地區;性別上,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男生更為突出。
青少年心理健康風險呈現出表現形式多樣化、隱匿性強;影響因素多元化,防控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但專業工作機制仍不健全……
焦慮是年輕人最常見的心理問題,約2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經歷過嚴重的焦慮。從某種意義上説,焦慮症是這個時代的疾病。
2024年,情緒成為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除了物質上的獲得感,年輕人也希望獲得心裏上的滿足。調查顯示,近三成受訪年輕人會因為情緒價值療愈身心而進行消費。
《報告》顯示,約70%的受訪者曾因職場問題産生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工資沒有漲幅、工作回報/成就感不如預期和晉陞困難成為了引發“職場危機”的三大主要因素。
調查顯示,當交友軟體或婚戀網站上結識的異性找自己借錢或投資理財時,僅33.7%的受訪單身青年會明確拒絕。67.0%的受訪單身青年指出,抱有僥倖心理的人最容易掉入網路交友陷阱。
報告顯示:調研中被診斷為情緒障礙的子樣本,首次確診的平均年齡為13.41歲,其中男孩佔51.0%。他們中三成以上至少共病一種其他心理疾病,睡眠障礙、強迫症是最常見的共病。
這次調查的核心結果是,我國居民社會心理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廣泛體驗著大國崛起帶來的心理紅利。同時,在很多社會心理指標上也存在一定的個體內差異和個體間差異。
大學生需要怎樣的心理諮詢室?他們是否了解本校的心理諮詢室情況,有諮詢需求時能否及時得到滿足?諮詢體驗感如何?
調查顯示,在年輕人的各類健康困擾中,記憶力下降(43.4%)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情緒差、不穩定(42.2%),免疫力下降(41.9%)排在第三位。
一項調查顯示,66.2%的受訪職場人士感覺工作上的倦怠感在向生活蔓延,52.6%的受訪職場人士表示工作上的倦怠感會影響情緒穩定,容易焦慮內耗。
每天抱著手機的你,是否了解父母平時喜歡看什麼?除了吃飽穿暖不生病,幸福的晚年生活還需要什麼?年輕人都在追求的情緒價值,老年人又該怎樣獲得?
研究表明,那些經歷過父母吼叫、毆打或羞辱的孩子和青少年,更有可能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大喊、毆打和斥責他人。
如今,各類“露營+社交”活動正在興起,一項調查顯示,67.1%的受訪青年會選擇和家人一起露營,61.5%的受訪青年期待通過露營增進與家人朋友的感情。
面對戀愛這件事,當下一些年輕人表現出隨緣的態度,認為“該來的總會來”,平時不積極主動社交。有的年輕人雖然想脫單,但卻因為沒時間、社交圈窄等原因在原地打轉,脫單無期。年輕人普遍面臨哪些戀愛難題?
在以前,談戀愛就像人生的一個必選項,到了年紀就得做。而如今,年輕人的戀愛觀念發生改變,更重視自我感受,同時豐富多彩的生活也讓他們改變現狀的動力不足。
調查顯示,聽歌刷劇、運動健身、走向戶外是受訪者排解情緒的主要方法,76.3%的受訪者期待為年輕人心理減負提供更多社會支援,58.6%的受訪者期待分級分類搭建心理諮詢平臺,讓服務更可及。
通過課程干預後,學生心理韌性獲得了顯著提升;且完整上課的學生在韌性總分和分維度上的改善幅度均優於沒完整上課的學生;同時,學生、家長和班主任的評價反饋均肯定了課程的有效性。
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老年、中小學教師和心理諮詢工作者群體心理健康素養水準分別為6.4%、7.6%、15.8%和50.7%。距離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準提升到30%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心理諮詢工作者能夠遵循倫理規範。在心理健康素養方面,有2.6%的心理諮詢工作者有重度抑鬱風險,應重點關注新手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行業準入規範有待加強,杜絕行業虛假宣傳。
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其中,重點院校、本科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抑鬱風險突出,應引起重視。報告建議,應加強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生涯規劃和戀愛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多子女家庭中排行老三或更小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鬱、孤獨、手機成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