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近八成受訪者感到沉溺網購 近半數為排解生活壓力

發佈時間:2023-12-08 07:2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杜園春

原標題:沒事總想逛網店不知不覺就下單 近八成受訪者感到有沉溺網購情況

如今,逛網店、收快遞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樂事。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感慨,現在沒事就想逛網店,一逛逛半天,不知不覺就下了單,“未發貨”“待收貨”列表總有數據……久而久之,造成了東西常常買,買的物品利用率低還佔據空間的窘迫局面,成了生活在網購圍城的人。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0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網購的情況,女性受訪者較男性受訪者更為嚴重。總是忍不住“買買買”,55.2%的受訪者直言是有活動“不買虧了”的心理作祟,45.4%的受訪者將其作為工作生活壓力下排解情緒的出口。

“我平均一天能‘雲’逛街3個小時,也不是總有東西要買,就當打發時間了”

在上海旅遊服務行業工作的姜蕓蕾介紹,淘寶和微店是現在自己最愛打開的兩個手機App,平時沒事了就想進去翻翻看,有喜歡的物品就會加入購物車,“我平均一天能‘雲’逛街3個小時,也不是總有東西要買,就當打發時間了。”她坦言,一天不看就有點心癢癢。

24歲的陜西姑娘吳燕在一家事業單位任職。因為剛工作不久,她感覺自己特別有購買欲。“沒事我就想進購物網站瞅瞅,本來沒有什麼明確的購買需求,結果逛著逛著看到價格實惠的,就會想著買來備著也未嘗不可,就買了。”她説家裏現在有許多小發卡、小卡包等物件,都是這麼來的。

沒事總想逛逛網店,不知不覺就下了單,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網購的情況,其中26.0%的受訪者直言“很嚴重”。進一步分析發現,女性(81.7%)較男性(75.9%)有這一感覺的比例更高;在不同代際上,90後(82.6%)感覺自己沉溺網購的比例最高,其次是00後(81.5%)。

在青島媒體行業工作的辛婷分析,衝動型消費往往是一瞬間上頭作出的行為,如果這一時刻跟著情緒去購物,大概率會後悔,帶來心理負擔,“雖然單看每一單基本上都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實質性的影響,但日積月累下來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對一個人的時間利用、興趣關注、思維模式,以及情緒變化,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跳出網購圍城,把握好消費的度,87.3%的受訪者認為要警惕衝動下單。

總是忍不住在網上“買買買”,55.2%受訪者直言是有活動“不買虧了”的心理作祟

姜蕓蕾分析,網路時代,逛網店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最常見方式。線上購物比線下更便捷,加上網上購物有各種促銷打折活動,吸引了大家有事沒事就去逛一逛。而且現在各類應用基本都有購物功能,甚至在使用的過程中就會遇到植入的銷售廣告,多多少少都能勾起人們的購買欲。“一些商家的銷售手段很高,讓你有一種‘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感覺,成功地營造了‘不買就虧大了’的氛圍,消費者很容易中招兒。”

對於商家的行銷策略,辛婷也深有同感。“我睡眠不太好,在網上看到商家在售賣乳膠枕,宣傳産品如何優秀、獨特,越看就越覺得現在自己的枕頭差勁極了,想買這個所謂‘真正好原料’的乳膠枕。我一咬牙花了500多元買了一個回來,但枕了一陣子也沒感到有什麼區別。”

吳燕關注了一些穿搭博主,經常看她們發了什麼服飾搭配,自己也想去買來試試看,而且留言的很多網友也都在熱烈討論和積極購買,進一步激發了自己的購買慾望。“現在的社交網站能精準地實現用戶細分和集合吸納,我感覺自己近來熱衷服飾消費受此的影響就很大。”

劉淼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觀察自己和周圍同學的消費日常,她感覺剛上大學的學生,在消費上更易缺乏理性,自我控制力較弱。“大家在上大學之前基本都不太能有自己主導消費的機會,也沒有較多的能自主支配的時間和金錢。一進入大學,能自我支配花銷的新世界大門突然打開了,就容易出現一些不良消費的行為。”

為什麼總是忍不住在網上“買買買”?55.2%的受訪者直言是有活動“不買虧了”的心理在作祟,48.5%的受訪者感到直播容易讓人衝動消費,45.4%的受訪者將其作為工作生活壓力下排解情緒的出口,42.9%的受訪者坦言無聊空虛,打發時間39.4%的受訪者表示能獲得即時的快樂,33.4%的受訪者直指物欲膨脹,心態浮躁

購買欲爆棚不斷下單,45.4%受訪者感到變“宅”了影響社交

姜蕓蕾説,經常“買買買”讓她的錢包有些吃不消,“目前我的經濟實力還無法支撐我現在持續性的下單消費。經常是買時挺痛快,還信用卡時很痛苦。”她開始意識到,沒有計劃地消費是件挺麻煩的事。“現在網路消費平臺變著招兒地吸引大家去消費,而且支付手段非常多樣化,即便手裏沒太多錢,各種平臺也會有分期或部分預付的方式。如果沉溺網購,可能就會出現拆東墻補西墻,一個窟窿填完又出現下一個窟窿的窘境。必須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吳燕對此也十分認同。她説,網購成癮首先帶來的就是經濟上的入不敷出,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更大的影響是,當我只想‘買買買’的時候,就已不再關注物品是否是需要的、是否適合自己,而是就想花錢。結果買回來的東西基本用不到,浪費時間、金錢,佔用空間。”在吳燕看來,沉溺網購是不健康的消費行為,會加劇精神上的空虛感和虛無感,還挺傷害眼睛。

購買欲爆棚,不斷下單會帶來哪些影響?60.0%的受訪者直言消費不節制,或導致超前消費/借貸消費,51.9%的受訪者直言易囤積商品,買不實用、用不到的東西,45.4%的受訪者覺得變“宅”了,影響社交,38.6%的受訪者坦言越買越想買,內心愈加空虛。

南開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心理學系教授張闊表示,不斷“買買買”,雖然短期內能夠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但從長遠來看,有可能導致自我物化,對物質過度追求,甚至産生財務風險,進而影響個人生活品質和其他方面,如親情、工作表現等。“為了避免陷入消費主義陷阱,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更多地重視非物質價值和精神需求的滿足,如健康、友誼、親情和工作成就等方面。”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佔14.6%,90後佔46.6%,80後佔29.4%,70後佔7.4%,60後佔1.8%,其他佔0.3%。男性佔36.1%,女性佔63.9%。

中國青年報 記者杜園春 孫麗萍對此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吳燕、辛婷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