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抑鬱症等位居中國青少年心理疾病前5位 多被家長忽視

發佈時間:2023-08-22 08:50:0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蘇向東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社會心理問題上升,其中兒童青少年群體問題凸顯。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鄭毅日前在北京舉辦的“健康中國論壇2023”上表示,當前注意力缺陷、焦慮症、對立違抗障礙、抑鬱症、抽動障礙是排名前五位的兒童精神障礙問題。社會交往、生活方式、飲食睡眠、活動空間不足、學習壓力過大等都是造成青少年精神障礙的重要原因。如何將兒童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到兒童保育體系中,是需要國家層面重點推動的議題。

在國家重點項目支援下,鄭毅帶領團隊完成了我國第一個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青少年精神障礙患病率是17.5%,同期的成年調查患病率16.57%。“青少年6歲到16歲的學校人群中,有17.5%是有精神障礙的。其中,實際上得到合適診斷治療的青少年佔比只有不到20%。這是很大的問題。”鄭毅説。

據鄭毅團隊調查顯示,青少年精神障礙前五位的問題:第一位多動症,第二位焦慮症,第三位對立違抗障礙,第四位是抑鬱症,第五位是抽動障礙。鄭毅介紹説,對立違抗障礙,就是在外面膽小,也不敢説話,但是在家裏是小霸王,打父母罵父母,不聽話,到青春期對立違抗等,這是精神心理問題。抽動障礙是孩子擠眉弄眼、清嗓子、出怪樣等,也是一種精神障礙。

通過調查,鄭毅團隊得出結論:第一,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問題不少,不比成人少;第二,忽視了疾病結構,很多家長不知道多動症會需要到精神病院診治。

“其中,男孩子問題出現的早,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後趨向穩定。青春期女孩子問題特別明顯,自殺、自殘情況增多,所以在診斷和發現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年齡階段和性別特徵,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發病規律和特點。”鄭毅説。

鄭毅曾經採訪過一個留守兒童項目,留守兒童父母出去打工高峰年齡普遍集中在孩子6歲之前和18歲之後。他們覺得小孩有爺爺奶奶看著就行了,18歲成人了不需要看管了。鄭毅説:“這種安排恰恰錯了,6歲之前是不應該出去打工的,6歲之前是規則養成、親子關係建立的關鍵時期,6歲之前沒有陪伴,沒有很好的心理關注,沒有很好的教育,不懂規矩,只是爺爺奶奶的過渡保護,這些現狀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到成年仍然可能很嚴重,到了老年還沒有消失。兒童心理健康如果沒有很好地干預,人的一生都會受影響。” (蘇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