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兒童文學的熱與冷

發佈時間:2021-07-26 16:42:27 | 來源:齊魯晚報 | 作者:師文靜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曹文軒

劉海棲

楊紅櫻

《我那些成長的煩惱》 梁曉聲著

《樹孩》 趙麗宏著

《兄弟倆》 肖復興著

《尋找魚王》 張煒著

在剛結束的第30屆書博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童文學作家齊聚濟南,他們帶著最新作品與讀者們互動溝通,暢談兒童文學的創作與閱讀。縱觀本屆書博會以及這兩年兒童文學創作現狀,可以發現,兒童文學有著最為靈敏的觸角,因為緊跟當下進行創作,兒童文學的題材不斷被拓新;同時,因為市場有強大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知名文學作家加入兒童文學創作隊伍。當下的兒童文學創作朝氣蓬勃、生機盎然,但也有專家面對繁榮的兒童文學市場提出了自己的“冷思考”。

靈敏的當下抒寫

當下的原創兒童文學創作如火如荼熱鬧非凡,曹文軒、秦文君、鄭淵潔、楊紅櫻、伍美珍、劉海棲、湯素蘭、沈石溪、郝月梅、殷健靈、李東華、徐魯等大批兒童文學領軍作家,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持續不斷地推出新作。同時,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等獎項,每年持續不斷地挖掘大批兒童文學青年作家,常笑予、慈琪、西雨客、戴縈裊、王君心、張藝騰、王璐琪等一大批85後、90後創作者開始拿大獎,寫出了有影響力的作品。此外,大批知名作家紛紛轉型給孩子寫書,也創作出了大批高品質佳作。

孩子們的書單中,有著豐富的現實主義小説、動物題材小説、幻想小説、魔幻童話、推理小説、科幻小説等可以選擇,不少評論家認為,當下的兒童文學創作無論作品的數量還是品質,以及作家作品的社會影響力,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本屆書博會展銷童書可以看出,當下兒童文學創作觸角非常靈敏,創作題材在不斷地被拓新。除了大批的幻想小説、童話作品,當下的兒童文學寫作的一個亮點就是緊密地與時代連接在一起。面對新冠疫情,兒童文學給出回應,高洪波主編《透明的擁抱——抗疫情兒童詩選》,徐魯的《一枝一葉總關情》滿懷誠摯地抒寫抗疫凡人英雄,許諾晨的《逆行天使》以長篇形式描繪基層工作者群像,簡平的長篇《和平方舟的孩子》寫抗疫第一線的動人故事,等等。

新書新作中也出現大批緊貼時代的作品,抗戰小説、英雄主題、紅色童書作品拓寬兒童文學題材,吸引注意力。比如著名作家劉海棲新作《風雷頂》寫膠東孩童眼中的抗戰,陳濤的《我是護旗手》寫孩子眼中的可愛中國,作家蘇叔陽為孩子寫啟蒙圖書《我們的母親叫中國》,《嘰哩咕南海探秘》呈現大國考古,等等。另一類則是知名作家帶有自傳性質的童年書寫,比如梁曉聲推出的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肖復興的《兄弟倆》等。

提到兒童文學創作的這種當下性,著名作家、出版人劉海棲告訴記者,這反映了兒童文學創作很活躍,出版社、作家都很敏銳,也體現了創作者、出版人的社會責任感。“這些年兒童文學在不斷地打破跟風、平庸、題材單一等現狀,在不斷拓展題材,寫抗疫、建黨百年、經濟建設、環保、傳統文化等主題,這是大家對兒童文學創作和出版應盡的責任。但是,還是希望這些創作能夠持續下去,不要一陣風刮過去就沒了。任何題材創作持續下去才能出現經典。”劉海棲稱,我們曾經創作出《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等經典,當下的主題創作也應該追求精品、經典,而不是只追逐一個主題寫作就行,紅色題材照樣出經典,而且更應該出經典。

知名作家們童心未泯

業界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兒童文學創作正在經歷輝煌的“黃金二十年”,“黃金時代”自然吸引大批重量級作家投身兒童文學創作。這兩年大作家紛紛寫兒童文學作品成為文壇一景,甚至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在本屆書博會上,著名作家梁曉聲推出他為小讀者創作的自傳體成長小説《我那些成長的煩惱》,引發關注。讀者們還能在新書中發現諸如肖復興的《兄弟倆》、楊志軍的《巴顏喀拉山的孩子》、喬葉的《朵朵的星》、周曉楓的《星魚》等知名作家為孩子們創作的作品。再往前推幾年,著名詩人趙麗宏從《童年河》後開始開啟一系列兒童文學創作,著名作家張煒推出首部兒童文學作品《少年與海》後,又出版《尋找魚王》等作品。著名作家畢飛宇寫出《蘇北少年堂吉訶德》,虹影創作《奧當女孩》,馬原推出《灣格花原》,阿來出版《三隻蟲草》,裘山山寫了《雪山上的達娃》,徐則臣寫出《青雲谷童話》、葉廣芩出版《耗子大爺起晚了》……大作家跨界成為風潮。

趙麗宏告訴記者,他寫兒童長篇,不是為了追趕時髦,因為文學是不能趕時髦的,這樣做也絕對不會成為真正優秀的作家。他為兒童寫作是因為自己一直在思考孩子閱讀的重要性,讀什麼樣的書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兒童文學閱讀一定要“取法乎上”。他開始了兩三年一部長篇的頻率為孩子寫作,通過文學告訴孩子什麼是美的人性,怎樣的人生是好的,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樣的行為是一個好人的行為,要做一個怎樣的人才是一個高尚的人。

對於知名作家不斷地加入兒童文學創作隊伍的現狀,常年耕耘兒童文學創作的著名作家、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湯素蘭表示:純文學作家進入兒童文學寫作,可以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觀察世界的方式、表達的方式,以及更加豐富的藝術手法。但寫作需要深厚的積累和廣博的知識結構,兒童文學有自己的語言體系、講故事的方式,這些對於所有的作家都是一個挑戰。作家劉海棲則告訴記者,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能寫好兒童文學,作品有什麼樣的兒童觀、兒童立場很重要,並不是寫一個似是而非的兒童故事就是兒童文學了。

對於知名作家來説,兒童文學創作確實存在一定的挑戰性。著名作家裘山山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雪山上的達娃》是她第一次寫兒童文學作品,是寫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一開始寫以為兒童文學應該寫得比較孩子氣一點,後來又重新架構故事線,把小説寫得更深入、更有分量。裘山山稱,她認為好的兒童文學跟好的成人文學的品質應該是一致的,都應該有好故事、好語言、好結構,要有亮點,要有光,要能照亮人,她甚至強調兒童文學應該要求更高一點,更應有能引領孩子向上的光,更要注重語言的運用。

著名作家紛紛拿起筆為孩子寫作,給兒童文學注入的是不一樣的創作視野和文學觀,以及好的兒童觀。著名作家張煒近些年創作的《尋找魚王》《兔子作家》系列、《海邊童話》系列等兒童文學作品深受小讀者甚至成年讀者的喜愛,很多孩子因愛不釋手而不斷重讀。在書博會《風雷頂》的發佈會上,談及兒童文學,張煒説,對於時下的兒童文學作品,他希望它們讀起來不要那麼像“兒童文學”,不希望它們捏著鼻子説話,用一種特異的固定腔調講述一個“圓熟”的故事,那種有著“兒童文學”語調的作品,或許看上去很“專業”、很“可愛”,但它一定不會是最優秀的。

“我個人幾十年的寫作經驗、實踐告訴我,文學首先是文學,然後才會是某種文學。基礎不在,後面的自然也就不成立了。對於犧牲文學品質,追求市場與迎和讀者的某些‘兒童文學’,我是不喜歡的。堅持追求高尚、高雅、深邃的文學品質,讓兒童和成人都受益,這才是好的兒童文學。”張煒稱,在歷史上,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比如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安徒生的作品,都沒有今天市場上那些兒童文學的“拿捏氣味”。

“熱”市場與“冷”思考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達894億元,2019年零售市場碼洋1022.7億元,2020年零售市場碼洋為970.8億元,在圖書品類方面,少兒、社科、教材教輔類和文學一直是撐起大眾圖書品類中碼洋規模過100億元的板塊,2018年少兒圖書零售規模就超200億元,每年都有幾個到十幾個銷量在百萬冊以上的童書品種,童書成為中國書業最重要的領漲力量。

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浙師大教授方衛平在之前接受齊魯晚報記者採訪時曾總結説,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童書已走過十幾年繁盛期。首先,在整個傳統出版業相對萎縮的情況下,童書出版逆勢上揚,增長率明顯,超過整體圖書出版增長情況,可以説,童書創造了這個時代的出版奇跡。其次,童書不僅出版空前繁榮,這些年,兒童文學創作也在整體推進,2016年曹文軒獲得國際安徒生獎,一定程度上標誌著中國兒童文學創作達到的高度。此外,兒童文學閱讀推廣、深入大眾生活等方面也都有明顯的提升;校園和家庭非常重視兒童文學閱讀,諸多童書研討會不斷在召開,圖畫書推廣機構在許多城市紛紛設立,整個社會的兒童閱讀氛圍不斷得到提升。

但在少兒閱讀熱之外,也存在一些亂象,不少超級暢銷作品一直被詬病。比如位列兒童文學暢銷榜前排的某奇幻小説,因宣揚暴力、死亡等內容造成很大負面影響,被召回修改,有些下架;有的暢銷小説存在常識性錯誤、露骨描寫被家長詬病等。不少評論家看到了兒童文學出版門檻低、追求速度、追求數量導致品質有問題、泥沙俱下的局面,兒童文學出版的商業化、模式化甚至是粗鄙化的現象被批評,以賺錢為目的的兒童文學創作也被批評。

劉海棲説,這些年來,出版者、寫作者都在慢慢解決這些問題,慢慢地進步,也在修正自身的認知和方向。“兒童文學出版社做出版,兒童文學的作家、編輯,應該有很強的責任心,只要有了很強的責任心,兒童文學就不會再有這麼多亂象。”


最新播報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