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福建泉州申遺成功!重新發現中國海洋文明

發佈時間:2021-07-26 11:23:37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鄭良等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新華社福州7月25日電 題:重新發現中國海洋文明——解碼泉州世遺

新華社記者鄭良、邰曉安、許雪毅

7月25日傍晚,福建福州,隨著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審議現場落錘聲響,“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正式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産。

泉州,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與海相伴,向海而生,有著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10至14世紀,中國歷史上的宋元時期,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

這是泉州德濟門遺址及周圍城市景觀(7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歷經千年,宋元中國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護,活化利用。進入新時代,“一帶一路”倡議賦予這些遺存新的活力,也給泉州帶來新的機遇。“宋元時期,多種文明在泉州交流碰撞,交流互鑒,和諧共生,美美與共,這對於今日的世界仍然是重要啟示。”泉州申遺文本負責人傅晶説。

梯航萬國的刺桐古港

遊人在傍晚時分遊覽泉州洛陽橋(7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洛陽橋,耗銀千萬兩的宋代超級工程至今人來人往,顯示出交通運輸的暢通;尾林窯址,山坡上層層疊疊的古代瓷片,可以管窺生産規模的龐大;草庵摩尼光佛,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強大的文化包容力躍然紙上……

這是泉州草庵摩尼光佛景區(2019年5月20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走近泉州22個遺産點,至今能觸摸到宋元泉州從生産運輸到銷售貿易、從山區腹地到沿海平原、從多元社群到城市結構的多元繁榮景象。

“這些遺産點構成了一個複合型系統,在10至14世紀是世界上非常先進的。”傅晶説。

這是位於泉州石獅市的石湖碼頭古渡口(7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走近泉州石獅市的石湖碼頭遺産點,岸礁上千年前挑夫搬運貨物的石階依然清晰可見。不遠處,高約36米、為宋元時期泉州港“潮聲帆影”指引方向的六勝塔傲然聳立。它們共同見證了古代泉州港最為繁盛輝煌的時刻。

“當時泉州市場的消化能力、轉運能力、輻射能力都很強,客商在這裡可以採購到任何他需要的貨物。”泉州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説。

這是位於泉州晉江安海鎮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全景(7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據記載,元代時與泉州通航貿易的國家與地區近百個、進口商品種類達330多種。在泉州這個國際商貿中心,商人們來時裝載香料、藥材、珠翠、布帛等大量“蕃貨”,去時還可載滿陶瓷、絲綢、茶葉、鐵等“中國製造”,往返貿易,利潤往往十分可觀。

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記中對當時泉州港的繁榮讚嘆不已,還在書中專門計算了泉州港的貿易收益問題。

有人銷售,有人購買。有人運輸,有人管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景背後,是國家和地方對海洋貿易發展的重視,是強大的制度保障、生産基地、運輸網路與多元社群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是泉州市舶司遺址(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北宋中央政府在泉州設立了市舶司,也就是海關,泉州成為國家級對外窗口。中外商人在泉州做生意得到制度和法律的充分保障。

“比如,外國商人在交易或生活過程中發生什麼意外狀況,可以得到外商財産保全等涉外法律的保駕護航。”李國宏説。

在他看來,“中國人走向深藍,探索未知世界,走出去請進來,泉州不是最早的,但在宋元時期是做得最成功的。”

歷史悠久的世界海洋貿易,在10至14世紀迎來了又一次異彩紛呈的繁榮期,形成了大航海時代前的“首個世界體系”。

這是泉州江口碼頭(7月6日攝,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身處這一體系中的泉州,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僅僅是一座繁榮的海港城市,更是當時世界各國人民共建共用的世界級城市平臺。大批來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旅、使者陸續定居泉州,呈現出“市井十洲人”的繁榮景象。不同習俗和文明和諧共存、相互交融,也造就了泉州開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氣質。

傅晶表示,宋元泉州最獨特的價值,就是形成了一種區域整合、多元繁榮的獨特發展智慧和卓越成就。這種傑出的社會發展智慧讓泉州成為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可的10至14世紀能夠代表世界的典範城市。

歷久彌新的半城煙火

這是泉州西街上的閩南風情建築(7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泉州古城,中式古厝與南洋騎樓交錯林立,充滿了濃郁的閩南風情。這裡也是泉州遺産點分佈最為密集的區域。此次6.41平方公里的古城全部作為遺産保護緩衝區,這在全國文化遺産項目中並不多見。

“這意味著,整個泉州古城內新建、擴建、改建項目都將受到嚴格限制。”泉州市申遺辦副主任呂秀家説。

這是位於泉州古城核心區域的西街及周邊(7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此前,國際專家來現場考察時,感嘆泉州古城很寶貴,格局肌理很完整、遺産非常豐富,建議把古城全部納入緩衝區,以便讓古城今後可以更好地保護下去。

這番建議得到泉州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

南音愛好者在位於泉州府文廟的南音傳習所內為觀眾演出(7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泉州的老百姓從古到今都有愛護遺産、保護遺産的自覺性。”呂秀家舉例説,泉州府文廟在清代就立了示禁碑,不允許擺攤設點;洛陽橋同樣也立有示禁碑,要求附近的窯廠不能靠近開挖。

這是泉州洛陽橋及周邊景觀(7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泉州的城市更新,也在小心呵護古城這難得的煙火氣。

遊人在傍晚時分遊覽泉州洛陽橋(7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為了提升泉州古城人居環境,近年來,泉州對多條街巷實施改造提升,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卻不過多影響他們,不採取大拆大建或盆景式開發,而是大力推行“微改造”,讓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

泉州古城辦項目建設組副組長謝永明説,古城原來的建築,有的基礎設施老化,有的存在功能缺失,改造主要是提升古城的排水排污、電力電線、立面改造等基礎設施,讓古城更宜居。“對城市建設者來説,這種‘微改造’屬於‘自討苦吃’,卻保障了城市文脈的活態傳承。”

泉州市金魚巷的商家為遊客展示特色木偶玩具(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最早示範“微改造”的金魚巷,效果已經顯現:街道兩側的建築風貌保持不變,但密如蛛網的電線下地了,地下管網鋪設了,功能設施煥然一新。

遊客在“微改造”後的泉州市金魚巷遊玩(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我在古城長大,夏天喜歡坐在戲院門口柱子的蓮花瓣上,很清涼。戲院對面屋頂開滿藍花楹,跟花的毯子一樣。”謝永明説,改造後的老城,依然帶著溫馨的舊時模樣。

文化遺産保存的完整性是成為世界遺産的一個必要條件,獲評世界遺産又會進一步增強本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泉州市文旅局文保科副科長李慶軍認為,這種自豪感會加強社會凝聚力,有利於讓文化遺産保護得更好。

美美與共的千年迴響

泉州涂門街,這條長約千米的古街上,清真寺、關岳廟、文廟比鄰而居。很多外地人初到泉州,往往詫異於這一文化上的和諧。而泉州本地人對此卻習以為常。

這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一角(2019年3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10至14世紀,泉州創造了一個多元、開放、共用的典範城市。如今,多元、開放、包容依然是泉州這座城市的底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副館長林瀚説。

“宋元時,來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外國人不僅僅做貿易,他們對泉州這座國際化港口城市也有很深的認同感。”泉州晉江市博物館陳埭回族史館館長丁清渠説,創造泉州港奇跡的、講述泉州港故事的,不僅僅是泉州人、中國人,千年前所有居住在泉州的人都是泉州榮耀的參與者。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一幅大型手繪《刺桐夢華錄》生動再現了宋元泉州港的多元共融景象:熙熙攘攘的碼頭上,身著各色服飾、不同容貌的商旅百姓,或忙碌或遊戲,和諧交融。

這是位於泉州石獅市的六勝塔(7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這一繁榮景象,如今仍在延續。站在六勝塔旁眺望,不遠處便是泉州港石湖碼頭,港區的保稅物流中心(B型)7月初剛剛封關運營。這種比保稅倉庫、出口監管倉庫開放性更強的監管方式,將有力提升泉州港的貿易便利化和國際競爭優勢。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市正在全力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2021年上半年,泉州市外貿進出口1248.1億元,同比增長55.3%。“十四五”期間,泉州將建設“公鐵海空”一體的海絲國際物流中心,連接中國中西部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