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詩詞大會”命題專家方笑一:古今人性自相通

發佈時間:2021-07-27 15:35:55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徐明徽 | 責任編輯:蘇向東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的九死一生,數遭貶謫,卻仍然保持著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劉禹錫在二十多年的貶謫生涯中沒有放任自流,反而寫出“前度劉郎今又來”這樣的詩句;而李白遭讒言詆毀被迫離京仍然嘆咏:“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這一切傳達給讀者的並不僅僅是詩詞的韻律美、氣勢美,更是一種心靈的慰藉,一種推動“內省”的力量,這也是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方笑一

古典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目的爆火,大眾媒介承載著古典文化,以一種雅俗共賞的方式,走向了人們的生活,古詩詞的全民普及形勢日漸向好。“我在給讀者的一封信中曾經寫道:一個愛詩的民族是有希望的,一個愛詩的家庭是有教養的,一個愛詩的孩子是有品位的。這便是古詩詞普及的意義所在。”方笑一談到。

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專家——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方笑一致力於以多元形式推動古詩詞的普及,讓“中國文化裏頭最純凈、最優美的”詩詞撫慰更多現代人躁動的心靈。他著有《詩家十講》、《古典詩詞品讀錄》等書籍,在喜馬拉雅平臺上開設了音頻課程《人間煙火——方笑一品錦繡詩詞》,同時也常在各大平臺,通過講座的方式傳播中國古典文化。方笑一教授日前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古今對話: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當今社會,快節奏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活常態,“萬物皆可卷”寫盡了人們高壓生活下的疲憊心理,面對焦慮當頭的社會氛圍,在方笑一看來,品讀古詩詞是撫慰人們身心的一劑良藥,“這兩年,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偏向於焦慮焦躁,而就在這個時候,古詩詞熱也開始蔓延,這個熱度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它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因為古詩詞成為了我們的一種慰藉。”

品讀古詩詞實際上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慢情境,在這樣的情景中,人們可以拋開時間的點滴飛逝,在優美的詩句下,舒緩緊繃的神經,獲得心靈的充實。方笑一相信,正是因為生活“快節奏”,才更需要對詩詞的“慢品讀”,優美的詩詞的確可以幫助我們祛除心裏的焦慮和不安。而古詩詞的閱讀同時也是一種對大腦的鍛鍊,“實際上古詩詞的閱讀是你根據文本去想像,那麼這個想像力是很重要的,因為每個人想像起來不一樣,這是一種對想像力的鍛鍊。”

《詩家十講》

今年5月,方笑一齣版了新著《詩家十講》,在這本書中,他結合古代著名詩人的生平經歷來講解詩詞作品。其實,在品讀古詩詞時,詩人一生中的高光時刻和迍邅歲月,詩人內心的歡欣悲苦,往往是最能激起讀者共鳴的東西,在了解詩人故事之時,我們彷彿穿越古今,進行著一場靈魂的對話。“千古人性其實是相通的,我想現代人喜歡古詩也是建立在人性相通的基礎上。”方笑一談到,“這些詩人在人生中都遭遇過很大的挫折,陷入過十分困難的境地。人生難免遭遇挫折,我相信,古代詩人對付人生挫折的辦法和心理上的自我調適,對今天的人們一定會有啟發的。”

因此,方笑一也一直秉持著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在詩詞中去構建自身健康的功利觀。當高強度的日程填滿了生活,他的腦邊常常浮現蘇軾的詞句“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些詩如同一個智者一樣,在你耳邊,你想到他的時候,他其實就在提醒你。”他笑談到:“這些詩人,並不是説他生活中間完全是不講究功利,完全擺脫了功利世俗,而是他能夠用這種撼人心魄的作品來超越這些功利。這句詞十分打動我,在生活中,完全放棄對世俗功利的追求是不可能的,但也應當有所保留,思考有些事情是否有必要。”

王安石曾有詩云:“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猶是一微塵。”世人皆是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塵埃,而通過閱讀古詩詞,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超越自己短暫人生之外的超越性的意義。“中國古代詩詞的背後還是有很多哲理性的,或者説它有一個解決的方案,至少在你寫出詩來那一刻,或者你讀到前人的詩的那一刻,你一部分解決了一些問題,但這個問題又會侵擾你,於是你不斷的寫新的作品或者讀新的作品,就是這樣的一個反覆的過程。我現在越來越堅信這一點,就是中國古典的文化有它的獨特性,有它的精妙之處。”方笑一説道。

雅俗共賞:廣傳有道,更應深耕

《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引發了一波古詩詞熱,拓寬了古詩詞的讀者群體,不少從不閱讀古詩詞的人由此接觸了古詩詞,並且有了相當的積累。而它能夠“出圈”,其實離不開中國古典詩詞自身的可讀性。“古詩詞有很強的可讀性,而且之所以這些東西能留到現在,就是適應每一個不同的時代的,大家都喜歡,所以它會留下來,不然就淹沒掉了。”方笑一説。

而在《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工作中,方笑一也在保證學術嚴謹性和內容趣味性的前提下,會從當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來考慮命題的角度。如在最近幾季的節目中,融入了書畫文物的相關內容,增加了身臨其境的外景題目,蘇軾品嘗的玉糝羹、昆山的奧灶面都進入了題目,命題者力求題目形式更豐富多元,讓觀眾更感興趣。在生活化命題的宗旨下,人們能夠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了解古詩詞以及其背後的知識與趣聞,喚起自身的情感與記憶,從而與古詩詞之間建立起一種連接,拉近了與古詩詞的距離。

雖然在命題時注重強調與普通人生活性有關的一面,但方笑一仍然認同古詩詞其實具有非常強的文學性,背後有著十分複雜的感情:“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可以解讀為朋友相聚時的歡欣和常年分別的愁緒。也有個別學者認為這個燈其實寫的是讀書的燈,就是説在燈下苦讀,也是一種解讀。因此它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要延伸到古詩詞的文本考據方面,包括對文本的比較深層次的多種可能的解釋,那麼我們一般做電視節目或者搞普及不會涉及到這些層面的問題。”

儘管推動了詩詞的廣泛傳播,但在方笑一看來,電視節目也只是傳播古詩詞的途徑之一,“要深入了解古詩詞,恐怕終極的辦法還是儘量多讀書,多體會、思考和比較各種詩詞文本,有興趣的朋友,也不妨自己嘗試寫作舊體詩詞。有一位前輩曾説:學術是立身之本,電視是傳播之道。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播普及而言,大眾傳媒有其優勢,也有其局限性,對此應當辯證地看待。”

跨界融合: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

近日,方笑一應邀為《中國新説唱》節目的説唱歌手們上古詩詞課。古詩詞和説唱,一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個是西方音樂的産物,而這兩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卻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實現了跨界融合,古詩詞也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向青少年推廣靠近。

兩者的融合初看是出其不意地順暢,方笑一從詩人出發,為選手們講解古詩及其背後的故事,贏得了現場十分熱情的回應與互動,而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如何在古詩詞中借鑒營養到説唱歌詞中。“考慮到文言與白話的區隔,可以從古詩詞的意象入手,利用古人常用的一些意象,如月亮,將其運用到歌詞中。”方笑一解答道。

“我覺得説唱完全可以跟詩詞相結合的。”方笑一談到,“因為它在歷史上來説,《詩三百》本身就是配樂歌唱的,古詩中有樂府、歌行,後來到了詞開始,它其實是給當時的流行音樂填寫的歌詞,與音樂相配合來唱,它本來就有傳統,今天等於是把它重新激活起來。因為在説唱中,年輕人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情感,各種各樣的情緒都可以,因此也能夠從各種題材的古詩詞裏面獲取內容。”

方笑一對於古詩詞的破圈融合保持十分包容開放的心態,認為各種各樣的形式的融合都可以積極地去嘗試,他也曾在東方藝術中心的古琴琴歌音樂會上講解過古詩詞,“西洋藝術歌曲與中國古典詩詞融合,我覺得挺好的。我因為對西方的東西很有興趣,接觸也比較多,藝術作品也看了很多,國外的美術館也看了很多,所以有時候會把兩方面聯繫起來。”

接下來的日程,對於方笑一來説,仍然是繁忙的,而古詩詞全民推廣也將是一條漫漫長路。他的著作《詩意人間》近期也將出版,裏面詳細解讀了90首古詩詞名作。此外,7月,他還將在三聯中讀平臺推出講述唐宋詩人生平和作品的系列音頻課程,和《詩家十講》相配合。方笑一也對古詩詞的未來推廣也有著自己的暢想:“從2015年到現在,視覺技術手段也有很大發展,在詩詞大會中已經有所展示,期待詩詞大會等節目未來能多用這樣的新技術來呈現詩詞之美。”(新聞記者 徐明徽 實習生 陳淡宜)


最新播報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合作推廣
電話: 18901119810  電話:010-88824959詹先生  電子郵件: 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