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面臨諸多挑戰 運動是應對良方
發佈時間:2024-05-29 10:26:1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柏雯婷原標題:數字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需要運動“處方”
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進步為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模式乃至思維模式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但與此同時,這些變化也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産生了新的影響。網路依賴、睡眠障礙、社交恐懼、資訊焦慮、網路欺淩等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問題在大學生中越來越常見。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還可能對他們的未來産生深遠的影響。
有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式,可以幫助他們走出陰霾,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那就是運動。在數字時代,運動將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隱形翅膀,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堅實支撐。
數字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面臨諸多挑戰
挑戰之一:技術依賴與社交隔離
在數字時代,大學生幾乎離不開手機和電腦,使用網路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人工智慧的影響下,大學生越來越依賴虛擬世界。他們可能花費大量時間在使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上,沉迷于社交媒體、線上遊戲等虛擬世界,減少了與現實世界的互動。這種過度依賴可能導致在現實世界中的社交隔離,並進一步加劇心理孤獨,使他們逐漸失去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從而引發社交恐懼等人際交往障礙。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還可能對大學生的視力和睡眠産生負面影響,甚至産生睡眠障礙,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
挑戰之二:資訊過載與資訊焦慮
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資訊獲取變得異常便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過載的問題。大學生們可能時刻被各種資訊包圍,包括社交媒體上的動態、新聞推送、學習資料等。過量的資訊輸入可能導致他們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出現資訊疲勞。他們可能會因為無法處理如此龐大的資訊量而感到壓力倍增,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與此同時,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資訊精準推送又會使他們感到一種“被解讀的不安”,進而引發因安全感喪失帶來的新的資訊焦慮。
挑戰之三:不確定性與發展困惑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替代的風險。這使得大學生們對未來自身的發展前景感到迷茫和不確定。他們可能擔心自己所學的專業是否還有就業前景、職業規劃是否會受到人工智慧技術的影響。這類擔憂可能導致心理壓力增大,進而使其內心失去朝向未來世界的勇氣,變得退縮甚至麻木。
挑戰之四:網路欺淩與自我否定
網路欺淩,是指個體或群體使用電子資訊交流方式,如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即時通訊平臺等,多次、重復性地傷害他人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包括恐嚇、激怒、羞辱、散播謊言和謠言等,對受害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傷害,容易造成情緒低落和抑鬱、自尊心受損、恐懼和焦慮等,受害者可能會感到沮喪、無助和絕望,感到自己毫無價值,産生自卑感,喪失自信,進而否定自我。這種心理創傷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嚴重時甚至會使他們産生自殺傾向。
運動是應對良方
運動已在許多研究和實踐中被證明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數字時代,運動同樣是能夠有效幫助人們應對心理健康挑戰的良方。
有氧運動有助於負面情緒調節
有氧運動能釋放身體的緊張和壓力,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效緩解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改善心理健康狀況。運動還能促進血液迴圈,提高心肺功能,有助於預防心理疾病。例如,跑步、游泳等可以刺激身體釋放內啡肽等快樂激素,幫助緩解壓力;瑜伽則可以通過呼吸控制、身體放鬆和冥想等技巧減輕心理壓力,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感。
力量訓練可以提升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力量訓練包括舉重、引體向上、俯臥撐等,能夠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這類運動為大學生提供了挑戰自己的機會。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嘗試,他們可以增強自我控制力,有助於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進而提升心理健康水準。這種自信和效能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和不確定性,樹立積極的心態,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集體運動有助於社交關係建構
運動參與已被證明可以為個體提供意義、身份和歸屬感。參與團隊運動或集體活動,如足球、籃球、排球等,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社交技能,幫助大學生建立新的社交關係,增強社交支援網路,促進社會規範的形成和發展。在集體運動中,需要學習與他人合作、溝通、處理人際衝突,這些都有助於大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從而改善心理健康。不僅如此,他們可以與同齡人在運動中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感受,減少社交隔離和孤獨感。
競技運動激發鬥志與進取心
競技性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也值得關注。雖然競技性運動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但它也能激發大學生的鬥志和進取心。在競技性運動中,大學生需要面對失敗和挫折,學會調整心態、保持積極態度,這些都有助於他們培養堅韌不拔的品質和應對困難的能力。不僅如此,競技性運動的訓練往往要求參與者在一定時間內專注于特定的任務,這有助於提升他們的專注力,進而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促進大學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減少資訊過載和焦慮,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更加高效。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大學生都適合參與高強度的競技性運動。對於某些大學生來説,過度的運動負荷可能會導致身體疲勞、心理壓力增加,甚至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在選擇運動類型時,大學生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特點進行合理規劃。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長期堅持下來,對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維護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鼓勵大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讓他們在運動中實現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家庭、學校和社會也應該為青少年創造更多的運動機會和環境,如高校可以提供更多樣化的體育課程、體育比賽和戶外拓展活動等,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參與運動的機會,鼓勵學生養成定期參與運動的習慣,讓運動成為他們心理健康的隱形翅膀,助力他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青年報 柏雯婷 供職于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專家談青少年心理危機成因:心理、情商發展滯後於生理、智力發展2024-05-29
熱點觀察 | "婚戀軍師"走紅,製造焦慮or人間清醒?2024-05-29
高考在即,考生焦慮怎麼辦?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説!2024-05-29
被困在外貌焦慮中的人們,如何打破“美的繭房”?2024-05-29
心理研究丨公園散步1小時可有效預防、緩解焦慮和抑鬱2024-05-28
青少年心理安全論壇:專家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新傾向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