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高考在即,考生焦慮怎麼辦?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説!

發佈時間:2024-05-29 08:4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孫淑玉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即將到來,隨著氣溫升高和考期臨近,高三學生難免會産生一些情緒上的波動,再加上學校和家長帶給考生的無形心理壓力,“焦慮”也如影隨形。那有了考前焦慮、考試焦慮該怎麼辦?考生、學校和家長又該以怎樣的心態迎接高考?一起來聽聽心理專家的建議。

考前焦慮怎麼辦?三招幫你解決

高考前和高考中,每個高三學生都會感到巨大壓力。考前適度的緊張和壓力會促進學生全面、認真復習,從而達到良好的考試效果,但同時也會造成一些學生過度緊張、焦慮和慌亂,以致影響考試時水準的正常發揮。因此,高三學生必須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時的心理調整,採取科學的應對措施,確保取得優異成績。

煙臺市心理康復醫院副主任醫師姜德利表示,高考前考生要進行適當的心理調整,正確認識高考,根據自己平時的學習成績和復習情況,確立合理的考試目標,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分數”定得過高,脫離實際,人為造成心理上的緊張,給自己帶來焦慮和擔憂。

一般而言,考試焦慮的産生和內心期望值、自我態度、神經類型、過去的考試經驗以及應試技巧都有關係。只是大家不知道,焦慮程度過高和過低時的學習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慮時的學習效率最高。也就是説,焦慮也有它積極的一面,適度的考試焦慮和壓力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因此,高三學生應當正確認識考試焦慮,保持平常心,自信面對高考。

那麼該如何克服考試焦慮呢?姜德利給出了建議,“考生可以通過自我暗示法來調節心理,應在考試前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夠盡力考好。如,考試前對自己大聲説‘我一定會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這樣通過心理語言來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從而使神經系統得到調節改善。”

同時,考生也可通過放鬆訓練來調節情緒。在放鬆時,考生可以鬆開所有的緊身衣物,輕鬆地坐在一個單人沙發上,雙臂和手平放于沙發扶手上,雙腿自然前伸,頭和上身輕鬆後靠,閉上雙眼。整個放鬆訓練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則,放鬆順序為:腳趾肌肉—小腿肌肉—大腿肌肉—臀部肌肉—腹部肌肉—胸部肌肉—背部肌肉—肩部肌肉—臂部肌肉—頸部肌肉—頭部肌肉。放鬆動作要領是先使該部位肌肉緊張,保持緊張狀態10秒鐘左右,然後慢慢放鬆。

“當考生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做深呼吸。正確的腹部呼吸是一吸一呼時,腹部也隨之一起一伏。”姜德利介紹,聽音樂、體育鍛鍊、與家人交流、與老師同學交流都有助於考生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的緩解。

緩解考生情緒學校和家長必不可少

高三學生學業緊張,尤其是高考的“壓力山大”,除了會引起考前或者考試中的焦慮外,還極易誘發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因此,學校和家長有必要掌握應有的心理衛生知識,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幫助考生減壓。

姜德利建議,學校應儘量創造輕鬆氛圍,減少一些刺激性的宣傳口號,可以通過心理輔導、做遊戲等方式為考生減壓。同時,學校可以適當減少題海戰術,縮減各種密集的會考,讓學生能有一個相對輕鬆的學習環境,保證適度的娛樂和充足的睡眠,減輕應試壓抑和抑鬱、緊張等心理問題。

“除了學校,家長的作用也舉足輕重。”姜德利表示,家長要以平常心對待高考,要教育考生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自己的成績和他人的優秀,冷靜、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拋棄不切實際的自我期望和目光短視的自卑,充滿自信迎接高考。同時,家長要做到適當關注,而不是放棄一切的傾注,要保證考生正常生活所需,注重他們的睡眠和飲食,但也不要在臨考前刻意去改變考生的穿衣、餐飲等生活習慣,比如,給孩子每餐大補,買名牌服飾等等,這些只會給考生平添不適感和心理壓力。

此外,家長閉口不談或過多地談論考試,都會給考生帶來壓力,應當適當談論相關話題。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是在要求他考多少分,而是要了解他對考試的看法、目前存在的問題,與考生一起分析,打消他們的顧慮。姜德利説:“家長不要在考生成績好時就覺得了不起,在成績不好時就對考生發火,説喪氣話,更不要把自己沒實現的願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樣不僅增加考生的負擔和煩惱,更加重考生的焦慮和緊張,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最後,姜德利提醒廣大家長,如果以上心理調適都沒有取得良好效果,考生的焦慮症狀有所加重時,一定要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可採用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催眠療法、生物反饋等方法進行專業診治,必要時合併使用一些抗焦慮藥物,來幫助考生順利高考。(齊魯壹點 孫淑玉煙臺報道通訊員叢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