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公開課

心理公開課丨關注PTSD:撫平突發事件後的心傷

發佈時間:2024-05-11 09:16:4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圖片

關注PTSD

撫平突發事件後的心傷


心理健康知識科普



圖片

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複雜多變,民警在執行任務時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日益增加。他們不僅要應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還要承受因工作而産生的巨大心理壓力。在目睹屍體、襲擊、重大車禍現場等,容易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衝擊。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困擾,常被誤認為是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會受其困擾。然而,事實上,90%的PTSD患者都是虐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和其他創傷事件的倖存者。民警在執行任務時會遇到更多突發事件,意味著面臨PTSD的風險會更高。


圖片


什麼是PTSD


PTSD是指在遭遇異乎尋常的威脅或災難後延遲出現並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雖然醫學界對它的發生原因還沒有定論,但專家普遍認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由經歷或見證恐怖事件而引發的心理健康疾病。警察是和平時期危險最大、犧牲最多的職業,作為傳統印象中的“鐵漢”,民警很少會向他人傾訴自己的心聲,只會自己慢慢忍受。大多數經歷了創傷性事件的人有可能出現在短時間內無法應對的情況,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適當的自我護理,情況一般會逐漸好轉。如果症狀加劇,持續數月或數年,並且干擾了身體機能,則可能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圖片


PTSD的表現
01
高度警覺


主要表現為過度警覺、驚跳反應增強,可能會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和焦慮情緒。例如在工作中原本能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專注度,但在PTSD的影響下,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經常不自覺地遊走,難以集中在手頭的工作上,或者原本在面對緊急出警提示時,本能夠保持相對平靜的心態,但現在卻可能會因為一點小動靜或聲音而受到驚嚇,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情緒。




02
創傷重現體驗


主要表現為思維、記憶或夢中反覆、不自主地涌現與創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甚至感覺創傷性事件好像再次發生一樣。


03
持續回避和麻木


主要表現為長期或持續性地極力回避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拒絕參加有關的活動,回避創傷的地點或與創傷有關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現選擇性遺忘,不能回憶起與創傷有關的事件細節。




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還可能表現為抑鬱情緒、自傷或自殺行為等。這些症狀通常在創傷性事件發生後數天至6個月內出現,並可能持續1個月以上,有的可能長達數月或數年。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表現並非必然意味著有PTSD,最終的診斷需要由專業的心理或精神科醫生進行評估。因此,請避免隨意給自己或他人貼標簽。


圖片


如何避免PTSD


01
接受和鑒別自己的情緒


學會接受和辨識自己的情緒反應是一項重要的心理技能。當目睹社會事件,感受到情緒起伏波動時,首先要理解:“目前我出現這種情緒是因為我此時此刻看到的東西”,並告訴自己:“這是人在面對異常情境時的正常反應,它需要時間去平復。”


當面臨如高度警覺、閃回、夢境重現等PTSD的三大核心症狀時,可以積極嘗試自我調節。例如在閃回或受到驚嚇後進行一個深呼吸穩定情緒,也可以在休息時間通過冥想來集中精神,放鬆身心。


圖片
02
篩選資訊


在處理完現場任務後,民輔警可以主動尋求注意力的轉移,避免過度沉浸在現場和相關的新聞報道中。此刻,我們可以暫時將手機中的微網志、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軟體關閉,這些平臺往往會充斥著大量的現場照片、視頻和討論,過度接觸這些內容可能會觸發不必要的情緒反應,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讓自己從持續的資訊輸入中抽離出來,還精神一片寧靜的凈土。


圖片
03
運動與愛好


除此之外在處理完緊張而繁重的工作後,可以參與自己喜愛的運動和愛好緩解情緒,促進身心的放鬆與恢復。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自我療愈方式,它不僅能幫助釋放身體內的壓力激素,更能刺激身體分泌內啡肽等愉悅激素,從而有效緩解緊張情緒和焦慮感。可以有效地緩解工作壓力,提升情緒狀態,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創傷事件。


圖片




圖片


一個健康、平衡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內心安寧與滿足的源泉,也是我們與社會和諧共融的基石。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我們能夠以恰當的方式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工作中做出明智的決策,同時也讓我們以更加積極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和擁抱生活的美好,為我們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警苑心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