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談“心療” | 好的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親子回應方式的謬錯與正解
發佈時間:2024-05-10 08:2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伍新春如果隨機在街頭采訪一些父母,詢問他們:“你對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麼?”父母們十有八九會回答:“我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如果繼續追問:“你會如何幫助孩子獲得健康?”父母們大概率會説:“讓孩子吃好,睡好,運動好。”如果僅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説,父母這樣回答沒問題。然而,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僅包含生理健康,還包含心理健康。
在父母“吃好,睡好,運動好”這個回答背後所映射出的其實是父母潛意識層面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視。
《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年際演變》的數據顯示:2020年的青少年抑鬱症狀的檢出率為24.6%,並且檢出率隨年級的升高而上升。小學階段的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初中階段的檢出率約為三成,高中階段的檢出率接近四成。這一串串觸目驚心的數字既是一種揭示,也是一種呼喚,呼喚父母、老師,乃至整個社會,對兒童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滿足必須給予關注和重視。而共情陪伴恰恰是滿足兒童心理需要、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不二法門。
家長常用的回應方式
在我2022年10月出版的《最愛不過我懂你》這本書裏,有一個案例能夠很好地説明一點。該案例是這樣的:
牛牛的生日到了,媽媽為他定制了一個漂亮的生日蛋糕。牛牛很興奮,取到蛋糕以後,非要自己拎。媽媽拗不過,也就隨他了。牛牛拎著蛋糕一路搖來晃去,媽媽不停地提醒他要拿穩了。回到家以後,牛牛一邊招呼爸爸,一邊迫不及待地讓媽媽把蛋糕拆開。只是,在盒子打開的那一刻,牛牛傻眼了,盒子裏的蛋糕已經嚴重變形,連上面的奶油小汽車都散架了。看著眼前面目全非的蛋糕,牛牛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書中列出了家長常用的六種回應方式:
● 你都幾歲了?已經是大孩子了,堅強一點。蛋糕已經壞了,哭也哭不回來了。
● 我都説了不讓你提,是你自己非要提!自己對後果負責吧!
● 別哭了!媽媽等會兒讓你看動畫片,好不好?
● 都怪媽媽,剛剛不應該讓你提的。媽媽馬上帶你再買一個去。
● 再哭,我把蛋糕給你扔出去了啊。
● 最喜歡的生日蛋糕壞了,你一定很難過吧。我也很遺憾。當壞事出現,換一個角度看看,我們有什麼辦法找它美好的一面?
這六種回應方式分別對應著講道理、指責、講條件、寵溺、恐嚇、共情等六種不同的教育方式,
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又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産生不同的影響。
第一種:講道理
這是幾乎所有家長最鍾愛的方法,但著名教養家盧梭曾説過,講道理是最無用的教育方法之一。一方面是因為,當孩子處於消極情緒狀態時,他所有的感官通道處於“關閉”狀態,即便父母説得對,孩子也聽不進去。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經常性地只圍繞“事”的是與非跟孩子互動,而忽略了“情”的甜與苦,那孩子內心世界可能會變得冰冷,感受不到愛和溫暖。因為他的情緒不被看見,或者總是被否定,那他將來也難以做到很好地面對和處理自己或他人的情緒。
第二種:批評指責
“我都説了不讓你提,是你自己非要提!自己對後果負責吧!”假設你是牛牛,聽到父母這樣説,你會有什麼反應?有沒有一種父母正在往你傷口上撒鹽的痛苦感?
選擇該回應方式的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心理:一方面,希望孩子馬上停止哭鬧,孩子哭會引發父母的無助感,讓父母感到煩躁;另一方面,想要借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可能隱隱地還有一種“讓你不聽話,知道後果了吧”的“幸災樂禍”。
只是,在孩子沉浸在難過狀態時,這種帶著指責口吻的回應並不能幫到孩子,只會讓他的消極情緒加劇,讓他從單純的難過轉變為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他可能會在自我認知上給自己扣一頂“我很沒用,什麼都做不好”的帽子,長此以往,自信消弭,變得越來越自卑、怯懦。而父母“只有聽話,才不會做錯事”的暗示,也可能會在孩子心裏生根。如果經常被類似的刺激澆灌,就會慢慢發芽,讓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沒有自我、沒有主見,不敢承擔責任。
第三種:講條件
這是一種逃避型的回應方式。父母這樣去回應有可能是希望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將孩子快速帶出負性情緒。這樣的方式偶爾用一下是沒有問題的,但並不適合長期使用。逃避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以忽視孩子的情緒為前提的逃避,讓孩子喪失了認識情緒、理解情緒、處理情緒問題的機會,不利於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
第四種:寵溺
相比較而言,這種回應方式在生活中並不常見,但並不是不存在。我在幼兒園進行共情陪伴項目的教師培訓時,就曾聽老師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孩子由奶奶接送,有一次孩子自己跑得急,沒留意,撞在車門上。奶奶就一邊拍打車門,一邊説,“都是車門不好,把我寶寶磕疼了,奶奶幫你揍它。”
當家長過於寵溺孩子,不忍孩子經歷負面情緒的“痛苦”時,往往要麼把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要麼推給其他人或物,把孩子的責任摘得乾乾淨淨。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我的感受和需要最重要”的認知模式,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論發生什麼,都認為是別人的錯。毫無疑問,這樣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會遭遇很多困難,身邊的人常常會繞著他走,他也很難收穫健康的友誼。
第五種:恐嚇
這是很多父母在對孩子的情緒感到無能為力、惱羞成怒時的回應方法。這種生硬的方式不但不利於孩子情緒的紓解,還會讓孩子感到茫然無措,感到不被愛,會嚴重損傷孩子的內在安全感,破壞親子關係。
從小被恐嚇、打罵的孩子,長大後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過於膽小,不敢展示自己的力量;另一個極端則是變得冷酷無情,甚至用打罵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甚至會引發代際傳遞,在親子關係上形成惡性迴圈。
第六種: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中的概念,指的是和他人一起感受、在情感上分擔他人的遭遇,將自己與他人相聯繫的情感性應答,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共情是心理諮詢和有效教育中最高級的諮詢技術和教育藝術之一。研究表明,真誠而準確的共情,往往會對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信任關係的建立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使來訪者感受到安全與自由,進而促進諮詢效果的産生。
共情陪伴是最佳選擇
這一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適用。能夠被準確共情的人往往會感到被理解、接納與尊重,從而內心感受到溫暖、舒適、安全與放鬆,也會更加信任對方,更容易接受對方的觀點。所以,雖然一句“最喜歡的生日蛋糕壞了,你一定很難過吧”並不能讓孩子馬上停止哭泣,但是它能讓孩子感覺到我是被理解的,我的情緒是被允許和接納的,他的內心會感覺到安全。
根據“三重腦”理論,孩子只有本能腦感覺安全、情緒腦得到放鬆,視覺腦才能恢復工作。在教育中,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親子教育,“同頻”都是非常關鍵的,沒有同頻,再正確的道理都是對牛彈琴。共情就是讓父母、老師跟孩子“同頻”的最佳方式,是實現親子、師生高效溝通的橋梁。
如果父母、老師經常對孩子共情,便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潤澤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一個被理解、接納的安全環境中。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們更容易對自己産生接納與認同,也會更積極、主動地完善自我,表現出更多的積極情緒,能夠有效地平衡人—己、人—人、人—事、人—物之間的關係,發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而這些正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體現。
當然,共情並不是簡單的一句“我理解你”。共情陪伴是一套系統的知識體系,從理論的層面,它包含著深厚的底層邏輯和豐富的內在要素;從操作層面,它又包含了“四層三環五步”。在《最愛不過我懂你》這本書裏,都有詳細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總之,在關係中,當兩個人之間情感之門是敞開的,任何問題都是小問題;如果這扇門關上了,那小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好的關係遠遠勝過好的教育。而建立良好關係的根本,就在於共情。共情是給了父母、老師一個新的視角、一種有效方法,讓成人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給予孩子合理、恰當的支援,讓孩子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
(伍新春/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心理諮詢室 | “喜歡”被人欺負的男孩2024-05-21
專家學者齊聚蓉城 “心聲態”健康生活與療愈文化大會啟幕2024-05-21
大咖公開課丨祝卓宏:自我覺察,正念養育2024-05-21
親密關係 | 7種跡象,讓你識破心理操控2024-05-20
第二屆國際心理諮詢與治療高峰會:探討精神分析等三大流派整合2024-05-20
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心理治療學院成立 打造人才培養孵化平臺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