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大咖談|孩子只是不合群嗎? 共情能力不足將帶來這些問題!

發佈時間:2024-04-30 08:2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官銳園

原題:孩子只是不合群嗎?

——共情能力在人際交往中的門檻作用

有的孩子在學校裏找不到朋友,甚至經常受到同學的孤立或欺負。對於家長來説,常常感到困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很難在同齡人中有立足之地。這種情況下,除了考慮孩子的興趣個性、情緒狀態、學業壓力等方面的影響,還需要考慮一種情況,就是孩子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什麼是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一種準確地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人們感知他人的情緒、與他人建立情感關係的重要因素。心理學家李普斯曾説,當我們看雜技演員在表演走鋼絲的時候,雖然自己沒站在鋼絲上,但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這是因為我們能夠假設自己就是雜技演員,感其所感,好像親自站到鋼絲上一樣。而這種現象,就是一種共情現象。

由於我們能夠感受和理解親人的悲傷,才能夠在親人需要的時候給予安慰、撫慰心靈;由於我們能感受到朋友的快樂,才能夠去祝賀和擁抱朋友,讓友誼進一步昇華。這些行為的産生基礎都是源於我們共情的能力。

共情能力不足帶來哪些問題?

那麼對於青少年來説,如果缺乏共情能力,會有什麼問題呢?

從嚴重程度來説,比較嚴重的共情能力缺陷就是孤獨症譜係障礙兒童的核心症狀,程度比較輕的共情力不足則會造成孩子的人際關係不是特別理想,主要表現為難以找到同齡的朋友、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的情感關係。這是因為,共情力不足使得孩子沒辦法了解別人的心情,最常見的是不能判斷別人的情緒,繼而也沒辦法採取靈活的、適宜的交往行為。

如有些共情能力低的孩子在跟別人玩的時候只説自己喜歡的事情,對別人是否感到厭煩和生氣毫無覺察,從而導致經常受到孤立;還有的孩子對於別人的傷心難過不能感同身受,無法安慰和照顧別人的心情,會給人一種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印象,引發同伴的不滿;還有的孩子想交朋友卻用簡單粗暴方式,如直接拉扯對方的身體、講話直白,從而被認為怪異被疏遠。

如果自己的孩子經常出現以上的情況,家長就需要重視,要觀察一下孩子是不是存在共情能力不足的情況。

遺傳和發育對共情能力的影響

既往研究顯示,共情能力會受到遺傳、年齡、養育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般説來,以共情能力缺陷為特徵的孤獨症譜係障礙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父母中如果有一方存在共情能力較低的情況,他們的孩子共情能力受影響的概率要大於普通的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普通兒童大腦認知功能的發展會導致共情能力的提升,研究顯示0~5歲兒童共情能力的發展一般經歷5個階段和水準:

剛出生的新生兒能對消極刺激産生自發的消極反應,是一種自發反應階段。

2個月大的嬰兒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會跟著哭,仿佛能夠感同身受,並開始有意識地關注照料者的表情,有模倣微笑和互動的行為,進入初級模倣階段。

9個月的嬰兒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與照料者面對面進行互動,並且能夠有意識地使用一些方法來獲得他人的關注,這是有意互動階段。

1~3歲的孩子能意識到別人的痛苦是別人的,但仍感到不知所措。也會模倣別人的痛苦遭遇以獲得親身體驗,如看到其他孩子摔倒在地,小朋友也會模倣摔倒,這是區分他人階段。

3.5~5歲的兒童不僅會模倣他人的情緒性行為,還能夠區別他人與自己的痛苦,並且會因為觀察到他人的痛苦而採取安慰的行為,進入關愛行動階段。

所以一個孩子到了5歲左右的時候就基本具備很好的情緒感受和理解能力。如果父母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法與同齡孩子一起玩耍,無法與父母有比較和諧的情感互動時,就需要關注一下孩子是否有共情能力不足的問題。

家庭養育方式與共情能力

除了遺傳和發育因素的影響,家庭養育方式也是影響孩子共情能力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顯示,患有抑鬱症或者經常忽視孩子的母親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孩子不能夠區分他人的情緒,她們的孩子共情能力的發展也常受到影響。一項調查顯示,如果母親對孩子是感情溫暖型的、對孩子的情緒變化非常敏感,同時又能夠接納孩子的情緒,那麼這些母親的孩子在看圖文故事時,理解主人公的心情和共情主人公的能力都明顯較好。而那些虐待孩子的父母,往往自身可能就存在共情缺陷,研究顯示,那些共情能力低的父母,對孩子的虐待、攻擊和懲罰行為都顯著較多。

在社會養育方面,人們也得到一些證據,如美國孤兒院兒童在理解他人情感能力的發展方面明顯比普通家庭的孩子遲緩。一些關於中國獨生子女的研究也顯示,獨生子女家庭的大學生共情性關懷的能力評分要低於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挪威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人口較少的農場的兒童認知性共情能力顯著地低於那些生活在人口較多的村莊和城市的兒童。根據這一現象,有研究者提出兒童同伴互動關係的“門檻假設”,認為一定程度的社會交往機會、社會經驗對兒童共情能力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説,作為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多關心孩子的情感需求,給予及時的情感支援和滿足,增加孩子與同伴的社會交往機會,幫助孩子應對社交中遇到的拒絕、欺負等各種困難,培養孩子邀請、合作等各種親社會行為的社交技能,都會有利於促進孩子共情能力的發展。

共情能力與情商的關係

20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巴倫提出了情商這個概念,主要是指那些影響人們適應環境及社交的情緒管理能力,包括自我和人際交往的情感能力、適應力、壓力管理能力和一般情緒狀態等。心理學家戈爾曼在1995年出版了著作《情商(EQ)》,該書讓“EQ”這個詞風靡世界,成為日常百姓所熟知的一個概念。

戈爾曼在書中指出,EQ對個人的社會性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取得工作成就的人群中,情商對於工作成就的影響是智商的兩倍。那些情商水準高的人,通常表現出有較好的社交能力,性格外向而愉快感較多,富有同情心,無論是獨處還是與他人相處時都能夠怡然自得。

由此可見,情商是與個人的生活各個方面息息相關的,而在情商概念中,共情能力無疑是關鍵要素,甚至可以認為是一種門檻能力,即只有具備共情能力的人,才能跨過個體與個體心門之間的門檻,彼此建立基本的信任和互幫互助的關係。因此心理學家德瓦爾認為,共情是人類在漫漫歷史長河發展中被篩選保留下來的、讓人類種群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基因。

共情能力發展的干預方法

針對有發育問題的孤獨症譜係障礙兒童,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干預服務。常見孤獨症譜係障礙兒童共情能力發展的干預方法有人際關係發展介入療法、社交故事訓練法等。

人際關係發展介入療法又稱“人際關係發展干預活動”,由史蒂芬·古斯坦博士研究開發。該療法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培養和提高孤獨症譜係兒童對他人心理狀態的解讀能力,從而提高與他人的情感互動能力。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干預要點,如使用陳述性語言溝通、運用情感反饋系統與他人分享體驗、社交資訊的處理、根據別人的行為調整自己行為的社會性調適能力、根據情境變化靈活思維的能力、根據經驗預測和總結的能力等。

訓練者可以是兒童的父母或者專業的干預人員,可通過各種互動遊戲如捉迷藏、對話活動、拋接球等來幫助孩子增強參與興趣,也可使用相對誇張的語言、動作等方式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他們對活動和他人産生興趣,激發自閉症患兒人際關係的主動性,提升人際關係能力的實際應用水準。

社交故事訓練法通過讓兒童閱讀一些社交故事資料,主要是一些常見的社交問題行為故事,如同伴或親人之間的安慰、讚許、親近等正性行為中的語言、非語言溝通故事,也有焦慮、憤怒、恐懼等個體內在情緒問題的故事,以及一些社交互動的問題行為故事,如打斷別人談話、攻擊、回避等行為;通過讓孩子閱讀這些故事,幫助他們去建立觀察他人情緒、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應對常見人際交往問題的行為技巧。家長也可以經過學習掌握這些方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人際交往的環境。

教育家蒙田曾經説過:只有恰如其分的情感才能被人所接受、所珍惜。對於父母來説,幫助孩子具備恰如其分的情感能力,讓他們被社會和他人接受與珍惜,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嗎?

作者簡介

官銳園,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心理學系主任,中國性學會性心理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德心理治療研究院(GCAP)中方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心理學分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共情與人際溝通、壓力與應對、醫患心理健康、心理諮詢與治療。諮詢取向:認知行為治療、團體心理諮詢。(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網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