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心理觀察 | “偷感”是負面心理嗎?折射出怎樣的社會情緒?

發佈時間:2024-05-23 10:43:4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之江軒

在這個不少人熱衷成為“網紅”、渴望受到關注的時代,有一種人卻顯得“格格不入”。他們不喜張揚,默默耕耘,還為自己貼上了“偷感人”的新標簽。

“我只想偷偷的,千萬不要關注我”“到點下班,卻走出了早退的負疚感”“偷偷面試兼職,生怕室友以為自己攢了不少積蓄”……當“突然發現自己偷感很重”“偷感很重是什麼梗”等話題衝上熱搜,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被這些“偷感人”的行徑戳中,“終於有人説出了這種感覺”。

那麼,“偷感”究竟是種什麼感?“偷感”是負面心理嗎?成為熱梗的“偷感”,又折射出怎樣的社會情緒?

“偷”有“暗地裏做”的意思,因此“偷感”乍一看似乎帶點貶義色彩。但事實上,“偷感”是一種不希望被人關注、默默做事的心理感受。梳理網友分享的“偷感人”的心路歷程,大致有四種類型。

偷偷努力,悶聲乾大事。先安靜去做,做成後再説。悶聲乾大事是“偷感人”的一大標簽,他們不喜歡在事情尚未做成前就公開計劃與想法,比起被圍觀,更傾向於偷偷努力、默默執行、悄悄拔尖。比如,在同學面前,他們會説自己喜歡玩耍,殊不知四下無人拼命學的也是他們。每當同學問起考試準備得怎麼樣了,他們總是説自己還沒有復習。還有的人想減肥,又害怕失敗,於是偷偷進行。可以説,“小事”隨意分享、“大事”悄悄內卷,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偷感人”早已拼盡全力。

偷偷“隱身”,害怕被審視。當他人想方設法融入集體時,“偷感人”卻想從社交關係網、集體生活中“消失”。比如,每當團隊討論時,他們總是默默傾聽,儘量避免發表看法。即使被點名發言,他們也儘量簡潔明瞭。又如,在社交媒體上,他們很少發佈動態,更不會主動“曬”出自己的日常生活。即使心血來潮想分享點什麼,他們也會反覆斟酌,好不容易修好照片、編好文案,又擔心會被他人過度解讀或評價,於是在最後關頭按下“取消發佈”的按鈕。

偷偷享受,不願被打擾。對“偷感人”來説,有些“小確幸”是自己獨享的,與他人分享可能會“打破”這份美好。比如,他們會在某個午後,找一家咖啡館,享受一段靜謐的時光。或者,在某個夜晚,他們會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受微風拂過面頰的清涼。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愉悅,在獨處時刻被悄悄放大,用“偷感”來療愈過度社交帶來的疲憊感。

偷偷觀望,但不求互動。“偷感人”總想逃離他人審視,但有時又忍不住想要窺探他人的生活。比如,有的“偷感人”在地鐵上悄悄觀察眾生相,眼神交匯時則趕緊轉移視線;有的為避免被演算法推送給熟人,“變身”momo在社交平臺上沖浪;還有的遇到喜歡的人想主動認識,又擔心被拒絕,於是偷偷觀察……想多了解一些但又害怕建立連接,主觀回避了人際的交互,有不少“偷感人”自嘲“感覺狗狗祟祟的”。

也許有人會問,“偷感人”是不是“i人”(內傾型的人)的變體呢?事實上,“偷感”並不是“i人”的專屬詞條,不分“ie”(內傾型或外傾型的人),也無論“濃淡”(情緒濃烈或情緒平淡的人),也許我們都能對號入座,找到“偷感”瞬間。那麼,“偷感”的産生,源於怎樣的心理?除了有些人天生不喜張揚,筆者認為,至少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自我保護的“隱形斗篷”。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人們往往面臨著各種未知和不確定性,這使得一些人更傾向於保持低調、避免過多曝光。作家村上春樹曾説:“我的弱項之最是儀式、致辭和派對。如果這三者聯袂而至,那簡直就成了噩夢一場。”可以説,“偷感”正是對這種不確定性的一種應對機制,雖然這未必能解決實際問題,但是通過降低曝光度來增加安全感,“偷感人”可以借此保持情緒的穩定和內心的篤定。

自我實現的“秘密花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公之於眾。對於一些人來説,他們更享受在默默努力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而不是在眾人的關注和評價中追求成功。這種“偷感”體現了一種對自我實現的追求和對獨立性的堅守,他們選擇將目光轉回自身,見眾生更見自己,也就慢慢找回了精神自洽的能力。

“努力羞恥症”的心理防禦。“偷感”一詞雖出現時間不算長,但其內涵已歷經多重轉變。從擔心被審視的“偷感很重”,到偷偷追求進步的“偷感很重”,一些年輕人變得不敢光明正大地努力。從學生時代的“我連書都是新的”,到步入職場的“我什麼都不會”,其實都是在逃避“你好卷啊”“你好努力啊”的調侃,害怕被人知道埋頭努力而感到羞愧,更怕努力不成而被嘲笑。於是,“偷感人”選擇悄悄進行,“偷感”的含義也因此不斷延伸。

網路時代的“隱身術”。隨著網路技術發展,人們的社交方式發生著變化。在網路空間中,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行蹤,這使得一些人更容易産生“偷感”。他們傾向於在虛擬世界保持匿名狀態,與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釋放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壓力與束縛。

圖片

社交平臺上,網友分享關於“偷感”的經歷

當然,無論“偷感”這種心理從何而來,“偷感人”都值得我們尊重和理解。每個人的性格和經歷不同,對於社交方式的偏好也有所不同。那麼,從“偷感行為”中可以提取哪些有益因子,從而尋求更加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

享受孤獨,但不拒絕交流。“偷感人”享受獨處,這不意味著他們完全排斥與人溝通交流。有的人可能更懂得如何在適當的時機和場合下與他人建立聯繫,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既能夠自處又能與人交流,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品質。我們往往被各種社交活動和資訊所包圍,很容易感到疲憊和焦慮。而如果能夠在喧囂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同時能與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動和聯繫,這種平衡感就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保持獨立,但善於與人合作。“偷感人”傾向於“孤軍奮戰”,這和需要合作並不矛盾。有的“偷感人”不搶風頭、默默付出的人設特徵,讓他們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也善於與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任務。既能夠單獨認真做事又能與他人協作,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素質。在團隊合作中,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充分發揮自己的長項,也要與他人進行有效協作,共同解決問題,為團隊作出貢獻。

保持低調,但不忘自我提升。在職場規則中,“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有時與“偷感人”的行事原則不謀而合。他們為人低調不炫耀,避免過多的曝光和關注,卻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別人的認可與讚譽固然重要,但在“默默努力,然後驚艷所有人”的敘事邏輯中,內在的成熟與力量是“偷感人”的內核所在。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別被外界的眼光和眾説紛紜所左右,保持內在的堅定和毅力,方能走得穩、行得遠。

有位作家曾説:“太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你的生活就永遠是他人慾望的合集。”生活裏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旁觀者,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無論是“偷感人”還是“顯眼包”,都應該堅定個人的信念,做好自己的事情,活出人生的精彩。(浙江宣傳 之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