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青少年心理安全論壇:專家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新傾向

發佈時間:2024-05-28 14:27:0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馮琪

2024年5月是首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5月27日記者獲悉,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起舉辦的第二屆青少年心理安全論壇落幕,多位知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圍繞學生心理健康相關熱點問題展開研討。

論壇上,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蘇彥捷談道,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不是只有父母、老師去幫助孩子,而是大家一起成長。如何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蘇彥捷分享了四個方面,第一注重運動,有氧運動可以釋放快樂的化學物質,可以調節情緒,提高免疫力;第二,要睡好,好的睡眠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能調整情緒;第三,學會處理關係,形成良好關係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第四,要建構一個全面的資源發展系統,比如換位思考、自尊、自我效能感、樂觀、目標明確、自律自控等。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忽略了孩子個人學習的意義。如果一個孩子不能自己提出問題,所有的問題都來源於教師的話,他們就找不到學習的意義。”上海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王天蓉談道,快樂學習的發生,強調的是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讓學生學有心情。然後聚焦核心問題,讓學生學有激情,還要持續地探索,去追問,而這種追問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同樣,學生還要去建構問題系統,學得有深度。學會合作解決問題,合作能促進友情,學習是終身的事情,學有鍾情。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名譽理事長楊鳳池談道,當前青少年心理出現的新傾向:性格向外歸因居多,喜歡標新立異;情感上直接表達多於委婉表達;自我意識方面,自我中心又自我力量不足,存在著內在矛盾;在人際關係上,認為非好即壞,人我邊界感不清。

楊鳳池介紹,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困擾,包括學習動機不足、學習興趣不強的學習困擾;青春期少男少女交往中的情感困擾;師生、親子、同學中的人際關係困擾。“如果這些困擾處理不好可能導致青少年心理危機”,楊鳳池談道,解決常見的心理困擾干預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傾聽,先聽聽孩子的心聲,明白他們是怎麼想的,要幹什麼,他們的苦惱在哪。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楊東平認為,長期以來,我們關注的是教育能夠變現的,可以轉化為利益的部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漸失去和模糊了人的獨特性,表現為片面追求升學率,將考上好學校視為人生唯一的出路,其他的人格發展,如自我探索、合作能力、創造性等被漠視了。

楊東平認為,改變教育制度,實行靈活的小型化和多樣化的學校制度,當前這個問題已經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他建議,更大程度地實現學習自由、教學自由,取消嚴厲的學業競爭,同時,還要認識AI時代提供的教育機遇。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李鎮西認為,從教育學的角度看,好的關係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心理安全的條件。讓學生在班級裏有安全感,關係越好,心理問題會越少。“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我們今天要重申的教育價值。”(新京報記者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