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朱子《小學》的當代蒙學教育價值及其應用

發佈時間:2023-05-08 16:36:5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任莉莉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其內核之一則是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一系列儒家經典。反思當前的蒙學教育實踐,有一個現象耐人尋味,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顏氏家訓》《朱柏廬治家格言》等蒙學讀物多為人們所熟悉,然而自民初以來,朱子輯錄的《小學》這部在歷史上流傳甚廣、影響深遠的經典性啟蒙讀物,似乎被人們給遺忘了。多年來,人們把《小學》僅僅看成文獻,看成一種研究對象、一種價值倫理,而沒有認識到它所闡明的是“做人底樣子”和人之為人的學問——一種生活哲學、行動哲學、實踐哲學,是步入聖賢境域的重要階梯。這種狀況與時下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潮流是不合拍的。傳承優秀文化,使往聖前賢的智慧結晶重放光芒,作為後人修學的榜樣、行進的明燈,人們才不至於在人生旅途中喪失自我。因此,結合當今時代特點與要求,創造性地借鑒朱子《小學》等一批經典文獻在陶冶性情、熔鑄人格、規範禮儀、待人接物方面的示範作用,為家風家教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這是當前進行家庭倫理建設、社會文化建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之一。

《小學》一書的要旨和學科定位

現在我們見到的《小學》是輯佚之作。鋻於古代的《小學》一書不傳已久,朱子與其門人劉子澄共同進行編纂:朱子發凡起例,劉子澄類次編定(由朱、劉二人討論《小學》的信函中可以證明),成于宋淳熙十四年(1187)。其內容分兩大部分。《內篇》以立教、明倫、敬身、稽古為綱,以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心術、威儀、衣服、飲食為目,讓初學者明白“做人底樣子”。《外篇》分為《嘉言》(含廣立教、廣明倫、廣敬身)和《善行》(含實立教、實明倫、實敬身)兩個子目,主要是擴充、豐富《內篇》。

《小學》主要講什麼呢?朱子在《小學原序》中實際上已作了交代:“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先賢垂訓立教之意,於此已然深切著明。清代學者嚴允肇在為葉鉁的《續小學》所作序言中,也對《小學》一書的立意與要旨作了十分精當的概括:“原本虞廷教胄子之書,參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與凡四書五經之言,有當於蒙養者靡不搜錄,而漢以來名卿巨儒嘉言善行,悉表而出之。”(《續小學》)由此可知,《小學》一書具有理論淵源上的本土性、內容主旨上的系統性、蒙以養正上的階梯性、道德操行上的實踐性,不愧為蒙學教育的典範式教材。

《小學》是孩童學習儒學的入門書,又是成年人存心養性的性理學修養書。一方面,《小學》是蒙學教材。朱子説:“後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個是做人底樣子。”(《朱子語類》)朱子認為,無論是小學教育還是大學教育,目的都是培育聖賢人格,教育的內容也是一以貫之的,都是切己修身的內容。《小學》一書中,古人嘉言、善行,無不備舉,誠果行育德之根柢、修齊治平之權輿。另一方面,《小學》是成聖之基。正如朱子所雲:“古者小學已自暗養成了,到後來,已有聖賢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飾。”(《朱子語類》)明儒陳選指出:“聖人之道,人倫而已矣,學之必自小學始。子朱子《小學》一書,其教化在於明倫,其要在於敬身,蓋作聖之基也。”(《小學句讀》)明儒施璜講得非常透徹:“五經以四書為階梯”,“四書以《近思錄》為階梯”,“《近思錄》以《小學》為階梯……此《小學》一書所以為萬世養正之全書、培大學之基本也。”(《小學輯説》)綜上所述,本身即是經典讀物,而且是走進經典的重要階梯,在朱子思想體系中佔有的重要位置。

朱子《小學》的教育理念與特色

關於兒童教育的著述,朱子著有《訓蒙詩百首》《孝經勘誤》《小學》《童蒙須知》《白鹿洞書院揭示》《訓蒙絕句》等,這些構成了朱子小學教材體系。其中以《小學》的影響最為巨大和深遠。

(一)教育策略上,堅持大學與小學相銜接,強調適用教育規律

朱子在《小學原序》中提出,兒童教育要“習與智長、化與心成”。他將教育過程分為小學與大學兩個階段。小學階段側重於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目的是建立起初步人格基礎,《小學》可以説是完備的小學教材。所謂大學,即大人之學,重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書章句集注》可以説是完備的大學教材。《小學》一書,乃朱子憂慮學者入道之失其本而述也。他在《答劉子澄書》中,討論了《小學》的編撰問題。他講道:“文章尤不可泛,如《離騷》忠潔之志亦可尚,然只正經一篇已自多了。此須更子細決擇。《敘古蒙求》亦太多,兼奧澀難讀,恐非啟蒙之具。卻是古樂府及杜子美詩意思好,可取者多。”(《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考慮到教育對象或讀者的年齡特點和可接受程度,在對傳授內容的選擇上,朱子慎重地指出:“天命,非所以教小兒。教小兒,只説個義理大概,只眼前事。或以灑掃應對之類作段子,亦可。”(《朱子語類》)由此可見,朱子撰輯《小學》時,充分考慮到了讀者的知識儲備情況和理解接受能力,其因機設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讓人印象深刻。當然,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不可分割,小學是大學的前提和基礎,大學是小學的提升和發展。朱子強調教育初階與高階的統一,幫助兒童通過日常的生活實踐,涵養自己的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育內涵上,堅持理與事相融合,強調蒙學養正、希賢希聖

《小學》中,對兒童的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應對、讀書寫字等,都作了很好的示例,對兒童的起居、學習有著詳細的規定。同時,該書還多處強調,通過儒家儀禮的修習,引導兒童品德的養成,進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俗。

在修身的過程中,小學和大學分別承擔了不同的職責,各自的教育內涵既有關聯,又有所側重。朱子認為,教育無非“事”和“理”。朱子在與其學生的討論中多次提到,“小學教之以事”,“大學教之以理”。例如,《朱子語類》中有諸多論述作出了説明:“古者初年入小學,只是教之以事,如禮樂射御書數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學,然後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為忠信孝弟者。”“小學是直理會那事;大學是窮究那理,因甚恁地。”“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矩做去。大學是發明此事之理。”總之,大學教育指向對“理”——所當然、所以然——的認識,小學教育則指向“事”——具體的道德踐履,通過日常行為涵養本心固有的仁愛情懷。所謂事,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以及灑掃應對進退的禮節。《小學》中所涉及的禮儀規範和品質要求,十分生動有趣地促進了儒家教育目標和理想的實現。朱子教育學生説:“凡人須以聖人為己任。”(《朱子語類》)這應該是理學思想主張的高階要求。《小學》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摶成,以述理與説事為兩翼。“理”或“義理”在《小學》中佔有很大的分量,也見得事與理是不可截然分開的。

(三)教育途徑上,堅持知與行相統一,強調正其操履、敦倫盡分

《小學》的重點不是簡單地講論理想人格,而是提倡在生活實踐中切實付諸行動——切於人倫日用。從前述介紹的《小學》一書的綱目可知,其對孩童的啟發教育,不僅教導其為人處世、存身立命的理念和準則,而且教給其涵養踐行的方法、次第,明確修養的途徑和要求——人倫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自然地,這部書也成為孩童和問學者的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一個階梯。尤其是《善行》一章,引用了古人的典型例子加以闡述,客觀上樹立了道德實踐的榜樣,可謂學有目標、做有方向、行有楷模。《小學》中所講的道理、故事,對於兒童乃至成人打好人生根底、家庭根底,大有裨益。基於此,《小學》又對塑造儒學的理想人格影響深遠,學者可以遵循“人之為人”——“賢之為賢”——“聖之為聖”的路徑,盡力擺脫動物性、增加社會性。朱子《小學》的德育教育思想極其深刻,為童蒙教育提供了一套理學倫理框架下的實踐指南和行為規範。

這裡只是簡單羅列幾點,挂一漏萬,其具體思想價值有待學者和教育界同仁深入研討、發掘。今天,對於朱子《小學》,我們需要做好創造性改造和應用。

朱子《小學》的當代思想價值及其應用

《小學》的時代化轉換和推廣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在我國歷史上經歷了長期的時代化的選擇和發展。南宋後期,《小學》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小學教育。元代以降,經官方提倡和學者推廣,《小學》在知識界和大眾中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清政府明確要求:“凡童生入學,復試論題,務用《小學》,著在律令。”(《經德堂文集》)規定了童生入學考試要用《小學》。據初步統計,宋至清末民初,對《小學》注解、發明、擴展的著述就有百餘種,如宋夏煚《文公先生小學資講》、明吳訥《文公先生小學集解大成》、明陳選《小學集注》、清張伯行《小學集解》、清高愈《小學纂注》等等。《小學》還流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在彼國教育和文化領域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可見,作為一部經典的儒學著作,《小學》的精神魅力和思想價值是可以應用實踐的。

(一)教育情懷:新時代在召喚

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文中指出:“要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青少年階段,正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令人欣慰的是,《小學》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家教思想、家風理念、家訓內涵,以及其在陶冶性情、熔鑄人格、規範禮儀、待人接物方面的論述,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對於社會文化復興和人文教育之重建,有著培元固本之功。正如朱子在《小學·立教》中所講,“以俾為師者知所以教,而弟子知所以學”。創造性地借鑒朱子《小學》中的教育思想,為今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社會倫理責任教育提供文本,可以引導青少年兒童正確認識人與我、言與行、家與國的關係,從根本上實現家風正、國運興。

(二)教育對象:重視幼稚之時,童蒙養正

朱子嘗言:“修身大法,《小學》書備矣;義理精微,《近思錄》詳之。”(《朱子語類》)這種分階實施德育教育的理念,對我們今天開展青少年兒童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適用。培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行為習慣,必須切合兒童的心理特徵,從生活中的日常事務入手。以誠敬之心為例,它在當代人們內心和行動中的淡薄與缺失,應當是造成世風澆薄的重要內因。如何喚起人們的良心?朱子強調,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存養敬德:內心主敬謹慎,外在整齊嚴肅。《小學·明倫》中的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朋友之交,都貫穿著“敬”。《敬身》中的心術之要、威儀之責、衣服之制、飲食之節,也離不開“敬”。只有內心保持著敬意,才能善待他人,從而善待自己。這是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心理基石。這些思想,可以校正應試教育中重視知識灌輸、輕視道德人格養成的片面理念。

(三)教育內容:強調灑掃應對,養成“做人底樣子”

朱子主張的小學教育是一種行為教育、生活教育、禮儀教育,而知識教育、義理講授是為行為踐履服務的。這種教育理念,將讀書和做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有助於克服死讀書、讀死書的頑癥,從而有助於學生健全人格,發揚社會性的特質,追求“做人底樣子”,成為“聖賢坯璞”。《小學》教人自下事上之道,如子孝于父、臣忠於君之類。《大學》教人自上臨下之道,如敬天修德、節用愛民之類。今天,崇尚孝親敬老的精神成為十分迫切的一項社會性任務。考察《小學》文本,其中對於兒童的教育可謂完備,操作性強。如《明倫》“父子之親”中,有“晨則省,昏則定”的儀節,有子女侍奉父母著衣、飲食、休息的儀節;父母有過錯時子女如何勸諫,父母生病時子女應該做哪些事?還有禮法對子女不孝的約束和制衡等,都值得作進一步的思考、探討和改造,從而純凈風氣、整肅綱維。今日重讀《小學》,其中閃耀的理論光芒、蘊含的直指人心的道德操行,對於豐富和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品質,引領時代風尚,當有補益。

(四)教育實踐:做好德育資源的現代轉化和推廣

要做好朱子《小學》傳統德育資源的現代轉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土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2016,第203頁)因此,今天我們開展包括《小學》在內的經典文獻的思想理論的現代轉化與應用研究,對於“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示範效應。有關學者可以借鑒《小學》的體例,編撰一部具有現代氣息的《小學》讀本,體現其思想價值、時代價值和推廣價值。朱子主張把社會倫理規範化和生活化,這一原則和理念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這啟發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時,必須照顧到今天兒童的身心發育特點和成長需求,通過有效的載體、形式,將《小學》等經典文本進行翻譯、編劇改造,以契合兒童需求的形式呈現出來,寓教于樂,為兒童蒙學教育提供一部部現代版的德育教材。

借鑒和運用《小學》中具有培根固基作用的元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全方位地開展教育,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習近平總書記對於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寄予厚望。吸收《小學》中的合理養料,古為今用,讓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蔚然成風,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形成合力,在課堂上、家庭中和社會實踐中對青少年兒童開展立德樹人教育,進一步詮釋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真正地進教材、進課堂、進守則、進頭腦,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這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筆者認為,當前兒童讀經教育日益風行,呼喚教育改革之聲不絕於耳,倘能于讀誦四書五經之餘,輔以《小學》一書,使蒙童于文化熏陶之中,深體聖哲典籍之意蘊,力行先賢化育之妙處,實不失為教改之良方。今日教育工作者應重新審視朱子《小學》之立意規模、內容框架、思想價值,大膽地進行時代化的革新,吸收其精華,使之在蒙學教育、立德樹人方面能夠重新發出光芒、發出聲響。此不唯《小學》之幸,亦家庭倫理建設、社會道德建設之幸。

(作者:任莉莉,係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研究員)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