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編者按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近日,在新疆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參觀《新疆歷史文物展》,觀看民族史詩《瑪納斯》説唱展示,並同《瑪納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親切交談。7月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創建11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們回信並對文博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文博工作者們如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我國文博領域近年來發展狀況如何?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 李韻
近日,“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開幕。展廳內,有塊不一樣的玻璃:乍一看很普通,用手指輕輕一點,就變成了顯示屏。點擊文字,螢幕“秒變”考古現場,多媒體手段展示的豐富資訊和展櫃裏的實物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這塊OLED屏,是近年來國博“讓文物活起來”的一次探索。據悉,首個國博原創虛擬數智人也將在近期“入職”,成為觀眾在博物館穿越時空、對話歷史的“嚮導員”。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們回信中,對博物館工作作出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心關懷下,我國各類博物館在場館設施建設、藏品保護研究、陳列展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斷取得進展,文博工作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觀眾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雁翅樓展廳參觀《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攝/光明圖片
山西青銅博物館,觀眾可以觸摸複製品與青銅器“親切交流”。圖為複製的青銅犧尊。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攝/光明圖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歷史文物展》。光明圖片
7月3日,參觀者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內拍攝展品。新華社發
活起來,文化自信可知可感
參觀博物館,就是聆聽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如何讓這場對話更鮮活生動,博物館人不斷探索。
在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編鐘全息投影吸引了很多觀眾。在互動體驗區手持鐘錘淩空敲擊虛擬編鐘,編鐘便會通過感應裝置隨敲擊而擺動,發出對應的樂音。
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利用現代動漫技術,讓湖藍色玻璃杯開口説話、提梁銅壺吟詩作對……動起來的藏品形象可親可愛,向世人述説合浦作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悠久歷史和繁華景象。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首創的“金沙太陽節”,至今已舉辦了12屆,“夜遊金沙”博物館夜間開放新模式大受歡迎。圍繞古蜀文明,該館打造推出音樂劇、動畫電影、弦樂四重奏、油畫、現代舞劇等多種類型的文藝作品,開發文創紀念品3000餘款,策劃國際文物詩會、舉辦“金沙當代藝術季”,將金沙文化IP推向全域發展的新階段。館長朱章義告訴記者,他們還在探索眾籌眾創、館校合作策展新理念,廣泛吸納社會、學校資源參與,增強展覽與當代生活、藝術的關聯度。
在南通博物苑苑長杜嘉樂看來,讓文物“活起來”,就是讓文物融入百姓生活、回歸社會、服務大眾,“為此,我們開發了多個系列文創産品,讓公眾把‘文物’帶回家,讓本地觀眾找回老城記憶,讓外地觀眾感受地域風情,讓文化自信變得可知可感”。
走出館舍、“送展覽到身邊”,是讓文物活起來的又一方式。
2019年11月,首都博物館聯合首開集團主辦的“讀城——追尋歷史上的北京城池”展覽在回龍觀首開廣場開展。主題展覽、趣味活動、互動遊戲、多媒體展示……豐富多彩的形式讓這個擁有25萬常住居民的超大型社區一片歡聲。“我特別喜歡這個‘讀城拼插遊戲’!”很多小學生擠在別具特色的立體拼插教具前面,一次次動手嘗試,在這個過程中,老北京城墻、城門和中軸線主要建築潛移默化地印在了他們心裏。
“這是首都博物館巡展進社區活動之一。我們的‘讀城’系列展覽,為青少年量身定制學習性和互動性強的社教活動,已累計接待全市2121所學校、約29萬名學生參觀學習,吸引了一批青少年‘粉絲’。”首都博物館館長韓戰明告訴記者。
延邊博物館館長金明華介紹,他們以流動展覽的方式,把《邊陲遺珍—古代文物精品圖片展》《血魂—延邊人民抗日鬥爭史》等展覽送到社區、校園、軍營、企業、鄉村等,讓居民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歷史和發展。
開館3年來,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通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等形式,讓展覽走進香港、江西、福建等地;而5G+AR/VR展館的建設,讓西遷精神傳揚的範圍更大更廣。
7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義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展品。新華社發
講出來,學術研究築基搭橋
守護好燦爛的文化遺産、講述好文物背後的故事,打好學術研究基礎,必不可少。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實施了一系列文物保護修復項目,拓展了研究領域,培養了專業技術人才,加強了項目成果創新運用。
圍繞金沙遺址出土器物的材料來源、生産方式等問題,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四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高校的相關研究團隊建立合作,還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等機構開展合作交流。
作為高校博物館,交大西遷博物館在學術研究方面自帶優勢。“我們正在打造首個西遷資源數字平臺,集史料檔案、音視頻、圖書文獻數據庫、網路課堂等為一體,為深度研究闡釋西遷精神奠定基礎。”館長呂青説。
6月10日,湖北省考古博物館開館。讓共建方——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頗感驕傲的是,湖北省考古博物館是全國首個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也是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10多所高校的文博教學實習基地。
韓戰明介紹,首博圍繞“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四個維度,完成各級課題61項,獲得專利6項,出版展覽圖錄、學術專著、藏品研究、年鑒、首博論叢、科普讀物等共45部,逐步形成了首博“八大書係”;同時,及時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展覽,如將古都文化研究成果轉化為古都系列展覽《大遼五京》《大元三都》《1420:從南京到北京》等,京味文化研究成果轉化為北京歲時節令系列展覽《日下春和》以及春節生肖文化展等。
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禮和萬方——商周青銅鼎特展》。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攝/光明圖片
走出去,文明互鑒共創未來
近年來,國內外文物展覽交流越發密切,國內博物館在“請進來”的同時,積極“走出去”。
2018年7月,在“感知中國·中北美洲國家四川周·墨西哥站”活動中,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採用圖片、投影、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多種技術手段,讓遠隔萬里的美洲大陸觀眾得以身臨其境、一飽眼福。有觀眾表示:“第一次接觸古蜀文明,發現它和瑪雅文明有很多相似之處,讓我對它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們不僅立足古蜀文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還把它置於世界文明整體格局中,先後與義大利、加拿大、美國等國的數十個博物館合作,陸續推出‘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龐貝:瞬間與永恒’等世界文明系列特展,以展覽促交流,推動了古蜀文明走出家門、走向世界。”朱章義告訴記者。
《晚明時期的中國人生活》《老北京的婚俗》《老北京的年俗》……近年來,首博精心組織的一系列展覽在海外落地,引發了大量國際友人對悠久燦爛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而《秘境:秘魯安第斯文明探源》《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裏西亞》《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文化和生活》等海外展覽的引入,也引起了國內觀眾的廣泛關注。
“首博已與境外21家博物館及文物機構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國際友館22家,完成了除南美洲以外的國際合作戰略佈局。下一步,我們正在策劃一個以四大文明古國為主題的系列文明對話展。我們將全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向世界人民講好中國故事,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韓戰明表示。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張勝、張景華、任爽、李慧、王勝昔、王斯敏)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18日 07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