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惠民措施實 鄉風文明氣象新

發佈時間:2022-07-15 09:39: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 常欽 | 責任編輯:謝榮宇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內容。各地加快補上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短板,提升鄉村文化活動服務效能,讓文明鄉風融入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鄉親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場所、有活動、有隊伍,農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傍晚時分,甘肅省康樂縣八松鄉魏家寨村文化廣場上,悠揚的旋律響起,68歲的李月娥和老姐妹們練起扇子舞。“有場地、有人教,我每天都來跳上半小時。聽説村裏籌建舞蹈隊,我第一個報了名。”李月娥説。

很難想像,這個歡聲笑語的美麗鄉村曾是個貧困村。李月娥回憶,經過脫貧攻堅,鄉親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大傢夥兒都希望空閒時候能多樂呵樂呵。

中建二局一公司派駐魏家寨村的幫扶幹部孟祥彬和村幹部一起,進村入戶徵集意見,請來規劃師設計方案。“大夥兒看重娛樂、健身兩項功能,這也是文化廣場建設的重點。”孟祥彬説,鄉親們熱情很高,不少人主動幫忙,一個多月後144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完工投入使用。

“文化廣場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村黨支部書記聶國傑説,文化廣場項目得到縣裏的大力支援,幫扶單位加大資金投入,建成了全村靚麗的風景線。省裏的惠民演出、鄉里的運動會和村裏的籃球賽都在廣場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很受村民歡迎。

“文化設施建好更要用好。”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彭超説,建設好文化禮堂、文化廣場、鄉村戲臺等公共文化設施的同時,還要結合好春節、農民豐收節等節日,組織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文化産品供給,提升設施利用率。

越來越多的鄉親在家門口“吃”上文化“大餐”。

“哐採、哐採……”河南省靈寶市城關鎮北田社區文化服務中心人頭攢動,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産——靈寶蒲劇精彩開演,贏得村民們的陣陣掌聲。“每週都來演出,周邊戲迷、群眾都愛來看戲。”業餘劇團負責人任寅澤説,“這幾年,不少鄉村建起廣場、舞臺,我們經常到各村巡迴演出哩!”

“植根群眾、惠及群眾,送文化還要‘種’文化。”靈寶市文化館館長李艷娜介紹,市裏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組建起62個鄉村文化合作社,開展文化培訓,農民成了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如今,在靈寶,業餘小劇團、蒲劇團隊、舞蹈隊……一支支“不走的文化隊伍”活躍在鄉鎮,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農忙幹農活,農閒排節目,推出鄉土劇,演給鄉鄰看。”在靈寶市五畝鄉莊裏村文化合作社,村民張彥芳邊化裝邊介紹,合作社就地取材,將好人好事、惠農政策編成小品小唱,搬到村巷小院、田間地頭義務演出,“鄉親們非常愛看,俺們越演越有勁。”

截至目前,全國所有行政村都有了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和文化活動室,廣大農村、社區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超過57萬個。各地不斷推動優質文化資源下鄉進村,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資源。有場所、有活動、有隊伍,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供給精準化,服務更貼心,農家書屋成了農民的“加油站”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江口鎮東風村農家書屋內,乾淨明亮,1500多冊圖書擺滿書架。“聽説書屋新進了一批關於藍莓種植的書,趕緊瞧瞧去!”一大早,農技員劉席中就和果藍美家庭農場負責人溫剛一起來到農家書屋。

溫剛是農家書屋的常客。返鄉創業之初,他一直為選産業而煩惱。有一天,劉席中來農家書屋送培訓教材、更新農林類報刊資料,溫剛跟著他進了農家書屋,“進來後發現農家書屋裏有很多實用書籍,報刊上還有不少實用資訊,後來這裡就成了我‘加油充電’的好去處。”

依靠學到的知識和技術,溫剛開辦起家庭農場。“四季有果,草莓、葡萄、臍橙、冬棗等輪番上市,年利潤達80萬元。”溫剛説。

順應新需求,農家書屋不斷升級。最近村裏開通了數字農家書屋線上平臺,村民想看什麼,隨時能點單;農家書屋沒有的,還能在平臺上查詢,非常方便。

小小書屋作用大。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新寧鎮百合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農家書屋成了社區兒童的“第二課堂”。“不光有好看的書籍,還有志願者輔導作業,舉辦朗誦、書法等活動。”農家書屋成了小學生黃瀅逸每天放學後必去的“打卡地”。

書屋負責人郭梅介紹,孩子“放學後沒人管”是搬遷群眾的愁心事,社區積極對接附近的高校資源,在書屋開展志願服務,每天下午4點半學生放學後,由大學生志願者組織開展作業輔導、趣味閱讀等活動,有效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後顧之憂。

“文化惠民,要不斷提高農家書屋服務效能。”社區黨支部書記梁寶傑説,社區整合文體活動中心、兒童之家等資源,全面改善書屋環境和活動條件。書屋全年為社區600多名在校生、3000多名群眾提供種類豐富的書籍和舒適的學習環境,還經常開展紅歌傳唱、紅色觀影等各類活動。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農家書屋58.7萬家,累計配送圖書超過12.4億冊。全國進行數字化建設的農家書屋達到18萬家,免費提供數字閱讀內容上百萬種。

“農家書屋是鄉村文化建設的生動注腳。”南京航空航太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研究員許漢澤説,近年來我國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借助數字化升級改造,極大提升了服務效能,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明顯增強。一些地方還在做優服務上下功夫,將專業的志願服務、社會工作等組織機構引入鄉村,推動文化服務提質增效。

抓技能培訓,建激勵機制,提振鄉村全面振興的精氣神

驟雨初歇,贛縣區三溪鄉下濃村的“科技小院”又熱鬧了起來。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聽飼養能手李開嶸講解湖羊養殖技術。“不光要給好草料,還要有乾淨舒適的環境。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湖羊肉質肯定噴噴香……”李開嶸風趣的講解引得現場歡笑聲不斷。

贛縣區農業農村局農技站負責人廖世亮介紹,三溪鄉林草資源豐富,為滿足鄉親們發展湖羊産業的需求,當地依託湖羊基地,與省科協、江西農業大學等共建湖羊産業“科技小院”,安排省、市科研人員駐地服務,常態化舉辦農技培訓,零距離服務周邊農戶。

“飼養中遇到啥問題,專家隨時能解答。”村民賴茂芬説,3年前,她都沒見過湖羊,靠著一次次科技培訓和專家指導,如今她成了鄉里小有名氣的養殖能手。

在贛縣區,依託鄉村主導産業打造農技培訓課堂,成了鄉村建設的重點。廖世亮説,區裏圍繞油茶、湖羊、蔬菜、臍橙等産業,建設了260個農技培訓課堂,培訓農民近5萬人次。為鼓勵鄉親們學技術,區裏還同步開展星級創評活動,優秀者還能享受信貸優惠等扶持政策。

完善激勵機制,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前不久,湖北省竹溪縣泉溪鎮壩溪河村,10名好公婆好媳婦、5名保潔員戴上了大紅花,受到獎勵表彰。壩溪河村黨支部書記李新春説,去年初村裏推出“鄉風文明建設積分卡”,開展“五好”“最佳”評選,“這些對於涵養文明鄉風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次積分評比中,村民張顯志家因環境衛生差,被扣了10分。“環境衛生靠大家,都是鄉里鄉親,我可不能丟臉。”張顯志隨即行動起來,每天早起後把屋裏屋外、門前道路先收拾乾淨,再出去幹活。“老張徹底變了!今年他還被推薦為鄉風文明特約監督員。”李新春説。

精神文明建設提振鄉村全面振興精氣神。各地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去年,全國新創建100個示範鄉(鎮)、994個示範村(嘎查),全面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經驗,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入了新動能。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5日 18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