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水彩畫)韋爽真
綻放的城(中國畫)尹虹
鄰里客廳(油畫)管國瑜
錦城湖之夏(中國畫·局部)向洋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市更新有序推進,城市規劃建設從粗放型外延式發展轉向集約型內涵式發展。城市空間的改造,為美術創作帶來豐富靈感和寶貴素材。美術工作者真切感受著時代脈動,捕捉城市更新中的點滴變化,用飽含情感的畫筆繪就多彩圖景。
彩繪幸福生活
開展老舊建築和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持續改善的居民基本居住條件,既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舒適度,也豐富著美術作品的內容。像羅陵君油畫《春陽裏,走進春天裏》和宋立欣中國畫《美麗新疆之古韻新居》,不約而同聚焦城市中的宜居改造。兩者均採用新舊對比的方式構圖,使人能夠直觀感受舊街老屋新生的可喜變化。特別是前者,充分利用色調的冷與暖、筆觸的粗糲與細膩之間的反差,體現老式弄堂翻新的蛻變,成為百姓住得更安心、更舒心的幸福縮影。
集文化休閒、體育健身、社區綜合服務等為一體的便民生活服務圈,更全面地滿足了居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這些新變化在美術作品中也得到生動呈現。比如,管國瑜油畫《鄰里客廳》和張劍油畫《夜市變樣了》,分別用巧妙的場景構圖、熱烈的色彩和生動的人物造型,展示了百姓豐富多彩的休閒生活,以及更精準、更精細的城市社區治理和服務。畫中的人們或在社區鄰里中心動情歌唱,或在煥然一新的夜市中閒聊私語。通過這些作品不難發現,大批美術工作者正自覺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多角度描繪人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
推動城市更新,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離不開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合理運用。王伊楚中國畫《“智慧城市”來了》,用極具科技感和未來感的藝術手法,展開一幅生動的“萬物互聯”城市畫卷:一張由終端、資訊、數字等構成的巨大的“網”,在城市上空交織。藝術化的畫面構成和意象營造,展現了科技高速發展與智慧城市建設相輔相成的時代圖景,也反映出美術工作者面對科技進步、城市更新,在創作思維、視覺傳達等方面的與時俱進。
點染鄉愁記憶
近年來,城市更新更加重視保留城市記憶,彰顯地域文化特色,許多歷史街區串珠成鏈,一座座文化地標異彩紛呈。行走在城市中,古今交融的勝景激發著美術工作者的創作熱情,他們通過描繪生活中熟悉的人文景觀,喚起人們的共同記憶,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
傳統民居建築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變遷,彰顯著城市的文化魅力與人文內涵。許多美術工作者聚焦富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展現傳統民居建築保護的新成果,傳遞城市的人文氣息和溫度。比如,林容生中國畫《三坊七巷》與閆肅中國畫《衢巷將晚》,分別以福州的坊巷建築、北京的四合院為對象展開創作,彰顯古老民居的現代活力。這一南一北兩處極具地域代表性的棲居圖景,既是對人間煙火飽含深情的禮讚,也寄託了美術工作者童年記憶深處的情感。兩幅作品之所以能夠觸動觀者心靈,不僅在於作者對地域風貌的細緻刻畫,更在於畫家對“鄉愁”的深度挖掘和真摯表達。
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街區,涵養著城市與眾不同的精神氣質,也體現著人們對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高度重視。像洪健中國畫《永不拓寬的街道》,選取上海老街復興西路上的一景,以三聯畫的形式,借助“名人故居整修”“舊電話亭”“共用單車”等細節敘事,展現老街的歷史記憶與時代風采。李青稞中國畫《寬窄人生》,則以淡雅的筆墨,勾勒成都歷史文化街區寬窄巷子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畫面中,表演川劇變臉的藝人、街頭擊鼓的音樂人等,無不展現出這座城市對文化遺産的傳承和保護已融入百姓生活,滲入城市肌體。
透過這些美術作品可以看到,城市更新的維度更加多元,既注重對厚重歷史的保護與呈現,更強調文化遺産與當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譜寫綠色詩篇
如今,“開窗見綠、出門見園”已成為不少市民身邊的風景。越來越多自然山水融入城市空間,鋪就城市文明的生態底色,也為美術作品增添時代亮色。
不少美術工作者聚焦城市公園等公共空間,巧繪“城市生態客廳”的美麗蝶變。比如,在姚鳳中國畫《春水碧天夢江南》中,雖未出現人物,卻通過對濱水步道和共用單車的描繪,藝術地詮釋了低碳、綠色、健康的全新城市生活風尚。作品中,悠然自得的鳥群以及清新潔凈的江水、濕地,充分展現了城市濱水景觀營造的空間之美。王舟華中國畫《美麗家園·生生不息》則通過描繪摩天大樓幕墻下一群白鷺棲息于樹叢間的生動場景,緩緩展開一幅生機盎然的城市家園畫卷。
無論城市如何變遷,河流都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縱橫交錯的水系,不僅賦予城市蓬勃活力,也滋養著畫家的創作。孫靈的四聯版畫《希冀之河》便以城市河流為主題,通過多場景、多視角的切換,呈現蘇州河經過治理後的新面貌。畫作中,蜿蜒的碧水與現代城市景觀相融共生,盡顯城市生態的和諧之美。姚思敏中國畫《錦江秋色》的誕生,則源於畫家在城市生活中的切身體驗。當看到飛翔的鷺鷥掠過秀美的江水,金黃銀杏與青瓦朱楹相映生輝,畫家忍不住提起畫筆,以長卷記錄下這動人的景象。淋漓的水墨使現代都市多了一抹朦朧韻致。
對城市綠色空間和自然景觀的描繪,既反映出當代美術工作者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高度關注,也為山水城市留下了多彩的視覺記錄。在這一系列創作中,“城市山水畫”作為年輕的繪畫類型,其表現題材和創作技法伴隨城市更新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傳統山水畫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當代美術創作提供了借鑒。
以城市更新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國城市發展中的生動實踐、顯著成就和精彩故事,揭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在不斷變為現實。當前,我國城市更新進程中仍有豐富的現實素材不斷涌現,值得美術工作者持續挖掘與深耕。期待美術工作者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讓作品更加貼近時代和生活,讓城市畫卷盡顯“更新”之美。
(作者為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7日 第08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