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兩會聲音|邊玉芳委員:中小學教師亟需心理減壓 提升職業幸福感

發佈時間:2024-01-24 14:33:21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蘇向東

中國網心理中國1月24日訊(記者 蘇向東)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引發全社會關注。“要維護和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就必須關注和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準成為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在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邊玉芳帶來《關於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準的提案》。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邊玉芳(受訪者供圖)

深耕教育事業多年,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後、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多重身份于一身,邊玉芳對教育領域的問題思考研究得比較深入。“據我們調研,目前北京市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每天工作時間超出法定工作時間。”

邊玉芳例舉了2023年一項全國性的調研數據:約1/4的小學教師、1/2的初中教師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長期處於這樣的工作環境中,許多教師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她表示,教師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具備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同時社會也要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體諒包容他們。

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多發的現狀,應綜合施策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履職條件。為此,邊玉芳提出四方面建議:

建立有效保障機制,減輕教師工作壓力。一是明確教師職責邊界和工作量標準,將教師的工作職責、在家校社共育中的任務與邊界,細化成點,減少不必要的工作負擔;二是引入社會力量承擔教師非課程教學工作;三是發揮社區及相關機構作用,更多承擔課後服務、暑期託管等工作;四是對教師的額外工作發放加班補助,應與教師付出的時間精力相當。

為教師建立心理健康服務渠道,提升教師自身對心理健康的調節能力。在教師必修和選修培訓中,將教師心理輔導內容和心理調適方法融入其中;建立教師心理熱線、購買EAP服務為教師提供免費心理諮詢服務。

改進學科教學和教研工作的重點,從“教學”變為“育人”。對全體教師進行學生成長規律的專項培訓,讓廣大教師讀懂孩子,提高教師的育人能力與家校合作能力。

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引導公眾理解教師和尊重教師,正確看待教師職業與勞動價值,提升其職業幸福感;持續為教師提供社會支援,對他們更多寬容,讓他們感到更多的溫暖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