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原創

親密關係 | 幸福婚姻排雷指南及通關策略

發佈時間:2023-12-14 10:43:51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關梅林

終身成長是收穫幸福的不二法門

每次參加年輕夥伴隆重而熱烈的婚禮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在內心祝福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幸福、甜蜜地攜手一生;希望他們未來不管在婚姻中遇到什麼衝突和挑戰,都能用他們的人生智慧去處理;希望他們通過應對這些困難而成長,建設更加親密而穩固的婚姻關係;希望他們能夠逃脫比例不小的離婚率,成為擁有美滿婚姻的幸運兒。

但是,我們都知道,那些接受了親朋好友最美好祝福的婚姻也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解體。所以,幸福的婚姻光有美好的起點是不夠的,還要伴侶們在未來婚姻的旅程中不斷成長,不斷累積人生的智慧,才能真正笑到最後。那麼,問題來了:哪些未經成長的心靈會給婚姻帶來致命傷害呢?

婚前學習打基礎,婚後成長建高樓

諸多風險因素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對婚姻抱有不現實、不合理的期待。比如,希望找個永遠包容自己、體恤自己的另一半;希望婚姻永遠葆有激情;希望伴侶能夠完美無缺,依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隨時變身;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在婚姻中處於主導地位,成為婚姻的絕對主人,等等。

這些不合理的期望沒有體現伴侶的平等地位,沒有接納和正視人們都不夠完美的現實,沒有認真思考自己在婚姻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沒有尊重婚姻也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所以,這些因不合理期待而帶來的對婚姻的失望、抱怨、後悔等情緒,會慢慢侵蝕掉原本非常美好的婚姻。

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婚姻觸礁的重要因素。被原生家庭保護得特別好的孩子,相對缺乏應對和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在他們的成長經歷中,父母一直是“超級英雄”,把孩子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幫助他們回避可能受挫的情境,處理其遇到的各種“事情”,以此來保護孩子的情感不受傷害。然而,這種善意的呵護,卻不可避免地剝奪了孩子應對真實情境,以及借此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機會。

步入婚姻後,年輕的夫妻要開始處理小家庭與大家庭的關係、工作和家庭的關係,以及個人自由和婚姻義務的關係,還要面臨不期而至的意外事件等。這讓很多缺少問題解決能力的年輕人感到婚姻很麻煩,一點兒也不美好,還不如一個人生活舒服。因而,他們對婚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急劇下降,同時也更加沒有信心去解決婚姻中遇到的各種挑戰,最終可能會很輕易地放棄來之不易的婚姻。

面對慾望和誘惑時無法自控,也是很多婚姻解體的原因。激情期過後,慾望的大腦開始蠢蠢欲動,希望得到更新的刺激,讓自己再次感受心潮澎湃。這時,理性水準不夠的大腦就開始為“蠢蠢欲動”尋找各種合理化的理由。

比如,我的伴侶一點兒也不浪漫;他為什麼不能像別人一樣優秀;我真對這段婚姻非常失望;我後悔自己做了草率的選擇,等等。人們似乎早已忘記選擇這段婚姻的初衷,忘記它給自己帶來的益處,也忘記自己當時在婚禮上的承諾。最終,幸福的婚姻還是敗給了人們不受控制和調節的慾望。

因此,要想建設一段好的婚姻,不僅要在婚前進行學習,還要隨著婚姻的展開進行終身成長。婚前的心理建設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對婚姻的合理認知,形成對婚姻積極、理性的期望,同時預覽婚姻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和預案;而婚後的成長需要我們克服人性的弱點,能夠一直珍視婚姻的價值,同時真正動手去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並通過解決這些問題獲得人格的完善。

比如,很多人都相信自己可以抵抗誘惑,結果卻在誘惑面前敗下陣來。所以,敢於面對人性的慾望,同時掌握駕馭大腦非理性部分的衝動,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另外,婚姻中各種關係的協調與處理也需要不斷實踐,才能夠遊刃有餘。因此,當把婚姻中的各種挑戰當作人生成長的訓練課時,我們就不再感到害怕和沮喪,而是帶著好奇和希望去積極探索婚姻的各種挑戰。

保持忠誠與滿足,收穫長久與幸福

有些人非常有意願採取各種有效的行動,來保護和維持理想的親密關係,但是,他們往往缺乏一個結構化的行為指南,所以常常很迷茫,效果也不怎麼理想。

其實,維護良好婚姻關係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因素:一個是保持忠誠,一個是保持滿足。

先來看看如何保持忠誠。忠誠的伴侶思考和行動方式與不忠誠的伴侶是不同的。忠誠的伴侶不再把自己視為單獨的個體,而是把自己視為家庭的一部分。他們認識到一個家庭有很多共同的部分,所以會從家庭視角來考慮很多問題,比如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家庭更健康地發展,怎樣才能讓別人欣賞我們的家庭。他們更多使用“我們”這樣的字眼,而不是只考慮“我”想怎麼做。這種對於家庭的整體視角,使他們更加努力地思考家庭的整體利益,有效抑制只是滿足個人慾望的不忠誠于家庭的想法和行動。

為了讓自己的家庭更健康,忠誠的伴侶也會經常看到伴侶好的一面,對伴侶偶爾的過失不過分強調。這種積極的濾鏡給了伴侶的弱點包容和體恤,讓對方更有意願用積極的行動回應這種善意的包容,從而對兩個人的婚姻更有信心。因為以擁有親密的婚姻而自豪,忠誠的伴侶會對誘惑選擇無視。他們會警覺地認識到,誘惑會讓自己付出過大的代價,並失去讓人艷羨的婚姻關係。所以,他們會主動抵禦誘惑的吸引力,努力保護幸福的婚姻關係。

忠誠的伴侶還會在行動上體現出對幸福婚姻的維護。比如,他們會為了提升親密關係,而做出一些個人犧牲。這種犧牲可能是小的付出和讓步,例如陪對方看一場自己不太喜歡的藝術展覽;也可能是很大代價的付出,例如放棄自己的事業,陪伴侶到一個新的地方工作等。這些付出常常製造出婚姻的感動和幸福。

忠誠的伴侶也會鼓勵愛人成為他們想要成為的人。他們支援愛人學習新的技能,贊同愛人承擔一些新的責任,鼓勵愛人自我成長。當愛人因他們的伴侶而變得更好時,他們就會特別想和伴侶一直在一起生活。

此外,忠誠的伴侶還會包容愛人的一些非理性行為,給愛人的痛苦設置緩衝地帶,讓愛人感受到親密關係帶來的愛和支援、包容和理解,因而,他們會更願意去維護這種珍貴的婚姻關係。

良好的婚姻不僅需要忠誠,更需要人們從婚姻中獲得各種滿足。這些良好關係的維持策略包括以下幾點:

共同活動,即通過共同參加有趣的、新奇的活動,比如騎車、看演出等,夫妻更長時間地待在一起,並擁有很多相同的快樂回憶和開心的交流話題。

開放,即通過與伴侶分享自己的想法,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促進愛人之間敞開心扉,從而彼此獲得真正的理解。

保證,通過時常的鄭重承諾,向伴侶宣告自己對愛人的愛戀、尊重與忠誠,使伴侶對美好的未來更有信心。

分擔任務,即通過主動分擔家務或分擔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工作,用實際的行動表示自己的愛和責任。

共有社交網路,即通過參與伴侶的人際關係而建立共有的社交網路,由此表示對伴侶朋友與家人的接納,幫助伴侶建設積極的人際關係,獲得良好的外部支援。

積極關注,即努力發現伴侶的優點,並及時給予正向反饋,幫助伴侶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良好的自尊,自己也會因伴侶維護自尊的自律行動而受益。

支援,即在伴侶遇到困難時給予陪伴和支援,自己遇到問題時向伴侶尋求建議和幫助,在生活中互相支援。

衝突管理,即遇到衝突時,耐心溝通,包容伴侶;自己有錯誤時,勇於承認和道歉。通過解決衝突,兩人達成更多的理解和一致。

回避,即給予伴侶一些私人空間,尊重伴侶的一些無關忠誠的隱私需要,避開伴侶不想討論的話題,給予伴侶信任和尊重。

幽默,即保持一些善意的幽默,讓生活更加生動和有趣。

禮物,即在一些有意義的日子裏,給予彼此一些精心準備的禮物,用生活的儀式感來提高婚姻的幸福感。

總之,幸福的婚姻並非遙不可及,可以通過我們的成長和成熟來達成和擁有。祝福每位即將走入婚姻的人都能擁有令人滿意的婚姻生活。(關梅林 《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