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公開課

公開課:當遭遇“秩序敏感”,我們該怎麼辦?

發佈時間:2023-12-13 11:23:2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雯

心理聊吧收到一封來信,講述了閨蜜的“秩序敏感”:週末早晨接到一個工作電話,滿心期待的休息日計劃被打亂,即使很快就完成工作,但閨蜜一天都提不起遊玩的興致來。心理專家表示,每個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因為計劃被打亂而感到煩躁、情緒崩潰的瞬間。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這是正常的,但我們可以積極的進行復盤、反思,覺察問題背後自己可能存在的卡點,並及時進行調整,讓自己越來越穩定,這才是每一個成年人自我成長最好的打開方式。

傾訴:成年人的“秩序敏感”,牽一髮動全身

我和好朋友晗晗是多年同學,因為住得近,所以經常一起相約出去玩。

晗晗喜歡小動物,最喜歡去一家購物中心的萌寵樂園裏“擼豬”。每一次的萌寵之旅,她總是那麼快樂,笑容洋溢。然而,今天的她似乎和往常不太一樣,熟悉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疲倦和不快。

我們買票入園,晗晗沒有像往常一樣激動地跑來跑去,她只是漫不經心地摸著一隻小豬。

“你不對勁。”我瞧她興致不高,決定問問發生了什麼事。

“煩死了,今天剛要出門,同事就説了個工作上的bug。”她忍不住吐槽,“明明是週末哎。”

啊,怪不得她今天比約定時間晚到了許多,原來是在“被迫加班”!

“更絕的是,我搞完工作,居然還拉肚子。”

晗晗一向腸胃不好,有時候,她情緒稍有波動,肚子就會“宣泄不滿”。

“好不容易出了門,結果發現手機沒拿,又折返回去拿手機。”

顯然,這一連串的插曲完全打亂了我們原本緊湊的行程。

晗晗説到這裡,嘆了口氣,“本來咱倆計劃得挺好的,先擼一個小時豬,再去吃火鍋……”

她突然住口,似乎想到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哎呀!我突然想起來,那家火鍋店人很多的,要早點過去!”

豬正在她的身上肆意翻滾,卻被她一把抱起放回到地面上。

“要不然我們早點去吃飯吧。”

然而,當我們到達那裏時,排隊等位的地方已是人山人海。晗晗看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滿臉焦慮不安,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失落。對她而言,連這種平常的等待時間似乎變成了無盡的煎熬。

等終於叫到我們時,晗晗已經唉聲嘆氣無數次,她的心情已然無法完全恢復。

今天發生的一切都超出了她的預期,一個小小的bug,竟讓她全程都沒有玩得盡興。

“是不是我最近壓力太大了?”

回家的路上,晗晗開始反思起了自己。身在金融行業的她整日就像一根繃緊的線,對於這來之不易的放鬆時光,她可謂期盼已久。當滿心歡喜的放鬆計劃被打亂,曾經在職場上刀槍不入的她,突然脆弱的就像能被一陣微風吹碎。

果然,成年人的“秩序敏感”,牽一髮動全身。晗晗坦言自己就屬於這類人,喜歡一步一步規劃安排。

“我的工作就是不停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所以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到。”她這樣説到,即使對待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她也會非常認真。

不過,如果用工作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可能會使人活得更累。

尼采説過,“生活有兩種方式,要麼抱怨它的荊棘,要麼唱著在荊棘中跳舞。”

“我好後悔,我以後應該神經大條一點。”晗晗復盤了這糟糕的一天,得出了這個結論。

我:“是啊,你明明可以多擼會兒豬的。”

晗晗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我也想啊,那吃飯怎麼辦?”

我正欲張口,她自己倒是先咯咯笑起來了。

“我們可以換一家人少的去吃!”

晗晗説到這,笑著搖了搖頭。“其實另一家店也蠻好吃的。”

是啊,當時光顧著犯“秩序敏感”的“毛病”了,腦子完全被壞情緒卡住。

看來,是時候調整心態,和“秩序敏感”説拜拜了。(悠米

解析:秩序敏感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好閨蜜一起吃飯、逛街、擼豬,想想都是一件快樂愜意的事情。更讚的是,在一些突發的細節背後,她們還能坐在一起反思、復盤,覺察自己在那個當下的所思、所感,並從中汲取經驗、共同成長,這實在是當代年輕人鮮活生命力的最好體現。

晗晗遇到的情況普遍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每個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因為計劃被打亂而感到煩躁、情緒崩潰的瞬間。那種混亂無序的感覺,真的會讓人再做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致來。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這是正常的,不是自己的錯,更不是自己不好,因此我們不需要為此過於難過、自責。但我們可以積極進行復盤、反思,覺察問題背後自己可能存在的卡點,並及時進行調整,讓自己越來越穩定,這才是每一個成年人自我成長最好的打開方式。

晗晗覺得自己遭遇“秩序敏感”了。是這樣嗎?是的。秩序敏感指的是對事物按一定規則排列或呈現的強烈要求,一旦打破秩序就會引發不適感或壓力。秩序敏感可能表現為對物體陳列、日常生活規律、時間安排等方面的強烈要求,它可能影響個人的情緒和行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秩序和規律性對我們的心理和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這種對秩序的敏感性在不同年齡段中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兒童階段的秩序敏感主要發生在3-6歲之間。在這個階段,孩子們開始對周圍環境産生強烈的認知,他們開始理解事物的規律和秩序。這種敏感度主要表現在對日常生活的熟悉性和規律性的關注。例如:兒童生活的環境是否穩定?每天的作息時間是否規律?父母的日常行為和情緒是否穩定?孩子需要遵循的規則是否一致?等等。當這個秩序被打破時,他們會感到不安和恐懼,甚至可能引發強烈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若孩子能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將對孩子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會産生積極的影響。所以,家長需要理解並尊重孩子的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有序的成長環境。同時,也可以通過故事、遊戲等方式讓孩子理解世界並非絕對有序的,幫助他們適應一定程度的混亂。

青少年階段的秩序敏感主要發生在13-18歲之間。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開始自主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並更加關注個人形象和社交環境。他們開始對社會的秩序和規則有更深的理解,並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可能出現對規則和制度有著強烈的認同和遵守的傾向。對於破壞秩序的行為會有更複雜的心理反應。對於青少年的秩序敏感,家長們需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援,尊重並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引導他們理解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在面對青少年的反抗和質疑時,應保持開放和理解的態度,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和正確的價值觀。

成年人階段的秩序敏感貫穿整個人生。成年人通常已經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和生活秩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隨著閱歷的不斷增加,成年人會意識到世界並非完全有序,也並非完全無序,而是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他們對生活中的變化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接受,同時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去適應這些變化。對於成年人,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自然開放的心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期望和目標,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資源和方法,這些都有助於成年人更好地穩定自己、收穫開心和喜悅。

當遭遇“秩序敏感”,我們要怎麼辦呢?

如果是自己因為秩序被打破、感到混亂而出現糟糕的情緒,首先要能夠敏感覺察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有很多人在情緒不佳的時候沒辦法及時覺察到自己的狀態,當然也就不可能做出及時的調整。“看見即是療愈”——增強自己的覺察能力,是每個成年人都需要學習的功課。當糟糕情緒被看見後,我們就可以採取一定的方法來進行自我調適。比如在不傷害周圍家人、朋友和自己的前提下,可以找一個安全的環境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泄出來。也可以找信得過的朋友聊一聊,説説自己的煩惱、聽聽別人的建議,有朋友的陪伴,自己的心情也會很快“雨過天晴”。當然最智慧的做法就是主動復盤,積極自我反思,爭取在以後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能夠汲取經驗和教訓,坦然面對。良好的時間管理、靈活的應對策略、合理的自我期待,這些都可以幫到自己,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和掌控感。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或朋友因為秩序被打破、感到混亂而出現糟糕的情緒,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接納。旁觀者清,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總是會比較容易看到當事人看不見的盲區。理解和接納,能夠創造出一個安全、涵容的環境,慢慢撫平當事人的情緒,幫助他們逐漸穩定下來。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接納和包容能夠為孩子構建出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情緒的穩定、安全感的建立、好習慣的培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揚子晚報 張雯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