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療愈小錦囊|莫讓“孝順”變成一種道德綁架
發佈時間:2024-06-03 10:00:0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雯婧在傳統孝文化中,父母往往是家庭的“掌權人”,養育之恩大於天,他們給予了孩子生命,孩子就應當對父母唯命是聽,若有違背,就會被扣上“不孝”的帽子。經過時代的洗禮,“孝順”二字已有了新的解讀,但依然有不少父母“唯我獨尊”,把子女當成自己的附屬品,用所謂的孝道來馴服和道德綁架子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曉霆表示,父母和子女之間本應是對等的愛,若將親情扭曲成尊卑關係,要求子女從物質到精神無條件服從自己,那麼這無疑變成一種道德綁架。
從精神層面講,現代社會講究的是平等和尊重,明知長輩有錯,孩子也要聽話、不反抗,這無形中降低了子女的人格地位;從物質層面講,“養兒防老”的本質是一種利益交換,如果抱著這個目的去生養孩子,就變成一種功利的投資行為。那麼,怎樣的孝才是真正高級的孝呢?
王曉霆指出,孝的核心是子女與父母的關係。
(一)真正的孝道是父慈子孝。父母撫養兒女是職責,如果做不到,則根本不具備做父母的資格。先有父母慈祥,才有兒女孝順,這樣的養育與反哺是相互的、順理成章的。
(二)孩子從出生那一刻就和父母是完全平等的,父母只是孩子法律上的監護人。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産,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權、人格、隱私等,而孩子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也並不意味著任由父母決定自己的一生。
(三)有了平等、尊重和愛為前提,子女對父母的孝心可以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傾聽父母的心聲,關注他們的情感需求,支援他們的興趣愛好,分擔父母在經濟、家務上的負擔,安頓、照顧好他們的生活等。
但願我們都能明白,真正的“孝順”不是束縛,不是綁架,而是愛與親情的接力與傳承。(記者 /張雯婧 視頻 /張雯婧上海黃浦)
心理療愈小錦囊|莫讓“孝順”變成一種道德綁架2024-06-03
心理•潮科技 | 解壓抱枕:一呼一吸間緩解焦慮2024-06-03
用人工智慧解決心理問題 抑鬱狀態識別模型準確率達90%2024-06-03
6月1日20:00直播:兒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的識別與處理2024-05-31
2024兒童青少年抑鬱報告:首次休學平均年齡13.74歲2024-05-31
“525心理健康節”落幕 關愛自己,讓家庭更幸福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