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心理中國論壇丨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不想腐”點滴初探

發佈時間:2024-02-29 10:06:5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田明選

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不想腐”點滴初探

——讀《腐敗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有感

最近讀譚旭運、劉力等人所著《腐敗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有些許感悟欲分享。腐敗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治理腐敗是一個全球性難題。世界銀行自1996年開始發佈全球治理指標,並將腐敗作為六大核心指標之一。

2013年12月9日,時任世界銀行集團行長金墉宣佈,腐敗是發展中國家的“頭號公敵”。為了應對腐敗,第58屆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用於指導國際反腐敗鬥爭的法律文件《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並於2005年12月正式生效,以提高各國反腐成效、促進反腐敗國際合作。

一體推進“三不腐”,是黨中央制定的戰略目標。實現“不想腐”是治理腐敗問題的一個更高境界,更有難度、更具挑戰性。“不想腐”涉及個體努力克服私欲貪念等心理需求,遏制不當得利的動機、願望,拒絕貪污腐敗行為等一系列心理過程和行為傾向的組合體。“不想腐”的影響因素,以及各種觀念的背後機制非常複雜,其機理的探討對於實現反腐敗目標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下面通過十個關鍵詞對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不想腐”進行點滴初探。

一、恥感文化

腐敗心理學中有一種文化,叫恥感文化。可以簡單理解為,行為人因自己實施了某種行為,感覺這種行為或對自己、或對親友、或對社會等産生了危害,而感到羞恥,當這種羞恥感上升為一種文化、一種理念時,便形成了恥感文化。不同人對恥感文化的理解不盡相同,有的腐敗實施者因自身行為而感到羞恥,有的則對自己的腐敗行為無羞恥感,而對這種行為被別人發現了,甚至要公之於眾了,他才感到羞恥。結論,讓腐敗實施者因行為而感到羞恥,有沒有被發現都感到羞恥,強烈的腐敗羞恥抑制腐敗。

二、腐敗感知

在反腐敗工作中,腐敗感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腐敗感知就是人們對腐敗現象的感覺和認知程度。研究表明,高地位群體對腐敗感知程度往往越高,低地位群體對腐敗感知程度往往越低。腐敗感知程度越高,越容易存在“腐敗是一種潛規則”的意識,越容易去嘗試這種潛規則,越容易腐敗。還有研究者認為,媒體對腐敗問題曝光越多,人們會認為沒有查處的腐敗問題也越多。結論,腐敗感知並不能客觀反映腐敗程度。

三、腐敗敏感

研究表明,越是強勢群體對腐敗的敏感度越高,越是弱勢群體對腐敗的敏感度越低。弱勢群體對腐敗的不敏感源於他們對不平等層級結構系統的合法化、公正化的認知,精英主義系統合理化意識促進了弱勢群體對不公平不平等的保守甚至寬容態度。弱勢群體對腐敗的不敏感可能會助長腐敗,干擾和影響反腐敗鬥爭的推進。更令人不安的是,對腐敗的容忍和系統性認可更可能與較少參與反腐敗工作有關。結論,反腐敗應是全社會人人參與的。

四、評價恐懼

評價恐懼是一種積極的、焦慮的擔憂,來源於認為自己應從別人那裏得到肯定的評價,或者至少沒有理由得到消極的評價。專責機構進行的監督檢查、巡視巡察、考核驗收,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都會給出評價,都可能使被施對象産生評價恐懼。研究表明,無評價不恐懼。評價恐懼是集體主義和腐敗之間的調節變數,這一心理因素對應到現實政策上就是制度監督作用。結論,評價恐懼會阻礙腐敗,給予科學的評價非常必要。

五、道德憤怒

非正義感和剝奪感的存在,可以激起人們的道德憤怒,從而促使人們採取積極有效的改正措施,以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所謂道德憤怒,是一種痛苦的形式,它與認知、情感和行為反應相混合,包括對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感到憤怒,承諾幫助弱勢群體,追求正義和平等。當個人面對不公正和不平等時,通常會激起道德憤怒。優勢群體較弱勢群體而言,更容易被激起道德憤怒。社會支配取向正向預測腐敗意圖,社會發展組織中社會支配取向較高的個人希望在等級制度中獲得不相稱的利益,甚至願意接受腐敗。擁有支配地位和管理豐富資源的官員濫用權力謀取個人利益或集團內部福利,他們可能會將自己的地位和權力與“不受法律制度約束”聯繫起來。如果能夠通過一些媒體宣傳等渠道提升人們對腐敗現象的道德憤怒水準,即便個體擁有較高的社會支配取向,也會對社會不公更加感到苦惱和敏感,從而抑制他們的腐敗意圖和行為。結論,合理激發道德憤怒可以抑制腐敗。

六、精英主義

腐敗行為作為典型的不公正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高社會地位、高權力的體現。腐敗使得優勢群體和既得利益者獲得更多的利益,佔有更多的資源,腐敗行為的發生更有利於維持、強化公平的階層性社會系統。“精英主義者”往往認為一些特定階級的成員,或特定人群,由於其心智、社會地位或是財政資源上的優勢,應當被視為“精英”,他們的觀點應當被更加重視其行為更可能對社會有建設性作用。“精英”會不自覺地在心理上産生優越感。持有“精英主義”、等級觀念等反對平等觀念會使人們更容忍腐敗,更願意做出腐敗行為。結論,精英主義者容易腐敗,要精英不要精英主義。

七、物質主義

自尊負向預測腐敗,物質主義可以緩衝自尊和腐敗之間的關係。要減少公民為獲得物質財富而做出不道德行為,還要通過加大對貪腐的懲罰力度、加大腐敗行為監督曝光力度等提升腐敗行為對個體的代價,幫助個體克服腐敗行為帶來的經濟和自尊誘惑。研究表明,要想抑制社會中的腐敗風氣,就要降低物質主義。當整個社會追求物質的風氣濃厚時,不論個體自尊水準高低,其腐敗風險都比較高。大眾傳媒要減少關於金錢、奢侈品、地位等資訊的傳播,增加道德規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在精神目標的宣傳,告知大眾物質主義對個體的長期損害,啟發大眾認識到崇尚物質、忽視精神的代價。結論,物質主義盛行時腐敗風險高,要物質不要物質主義。

八、自尊補償

從一些落馬貪官的懺悔錄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有的是為了謀取錢財,有的是為了獲得權力或者彰顯地位,還有的是為了證明自己以獲得成就感。究其共性原因,貪官們表面上以資源匱乏為由,實際缺乏的或許是自我價值的積極評價,即心理學上所説的“自尊”。研究表明,物質財富和聲望對個體的自尊水準有維持和提升作用,而腐敗行為恰好提供了一種快速獲得令人羨慕的地位和物質資源的途徑。當人們在一個領域對自我感到不確定時,會用其他確定的方式來降低自我的不確定感和焦慮,比如從外在物質資源中尋找補償。這種動態的補償過程叫作補償性確認。當自尊受到威脅時,個體有更強烈的動力去尋找方式補償自尊。通常情況下,低自尊個體更傾向於採取冒險的、自我擴張的、快速致富的方式獲得令人羨慕的地位、財富等,以增加自尊,腐敗行為可以提供這樣的機會。而有積極自尊的個體更願意堅持道德標準,而非陷入腐敗的漩渦之中。結論,自尊補償會助長腐敗行為,應儘量減少個體獲取自尊補償的機會。

九、自我價值

早在1887年,英國思想史學家阿克頓勳爵便認為“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真的如此嗎?研究表明,腐敗行為不但與權力有關,與自我價值感更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增強高權力和高地位的一致性有助於抑制腐敗。低地位激勵權力者會利用他們的資源和能力、採取任何方式迅速提升受威脅的自我價值,即便那些方式或行為是破壞性也無所謂,腐敗為他們提升自我價值感提供了捷徑。高地位者有相對更高的、更穩定的自我價值感,他們更自信無需借助腐敗行為提升自我價值感。當個體地位很低時,權力者體驗到的損失地位的威脅感更低,卻比無權力者有更多機會關注自身利益,因此更可能腐敗。當個體地位很高時,不論個體有無權力,都相對更加擔心失去來自他人的尊重,更可能做出與集體利益相一致的行為,因此更不可能做出有損集體利益的腐敗行為。對用人單位而言,要建立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防止德不配位、能不稱官。結論,提升自我價值感有助於抑制腐敗。

十、自我清潔

英國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觀察到,凈化象徵著系統秩序的恢復和社會規範的維持,而腐敗則被視為一種缺乏秩序和純潔的表現。賄賂是一種違反道德原則的欺騙行為,是一種以犧牲普通公民的利益為代價,使政府官員和商業公司受益的典型腐敗行為,人們傾向於認為這種行為是不誠實的,甚至是不道德的。經歷過身體清潔的人會通過概念隱喻,將自己視為道德純潔和廉潔的人,而為了不破壞這種道德和廉潔的自我認知,人們不太願意去腐敗。認為自己誠實、道德純潔的人們可能更不願意進行腐敗行為,因而表現出更少的賄賂意向。結論,自我清潔減少賄賂意向。

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引導官員不想腐,可以從幾個維度加以嘗試

一是增大腐敗心理成本。可以激發個體的系統公正動機,以增大腐敗等不道德行為帶來的心理成本,讓從事腐敗行為的個體以自己的行為為恥、自尊受到嚴重威脅,進而形成對腐敗行為的自我監督、自我懲罰機制。

二是增強社會公正感知。可以通過開展警示教育、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媒體展示和播放腐敗官員懺悔錄等方式,增強社會公正的感知,讓大家意識到腐敗行為摧毀自尊的心理代價。

三是防止潛在長期代價。可以科學制定選人用人標準,謹慎制定僅以能力為核心的考核評價或激勵體系,防止單純能力導向背後潛在的長期代價,以防個體力圖通過腐敗等形式求得自尊提升的事件發生。

四是科學實施社會治理。可以加強以公正、和諧的社會文化價值共識的塑造等為主要內容的軟治理,使社會成員內化並遵循社會價值體系,促使個體在評價自我價值時更加重視道德這一評價緯度,自覺拒腐以滿足自尊提升的需求。(北京日報 作者田明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