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靈檔案

心理熱線 | 困在家庭牢籠的女孩:我真的不想活了

發佈時間:2024-02-22 10:44:1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侯威威等

——基於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視角的心理熱線危機干預案例

伴隨“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的聲音,北京安定醫院心理援助熱線電話響了起來,當我有條不紊地拿起電話,陳述完常用接線語後,對方並沒有作出回應,只有電話筒裏傳出“時而抽泣、時而沉默”的微弱聲音,像是在捂著嘴,又像是在謹慎控制,壓低聲調,怕被別人聽到。“沒事的,你不用急著作出回應,我會在這裡一直陪著你,等你想説的時候再告訴我就可以……”我清晰地説道。

就這樣,我一直把電話筒放在耳邊,大約3分鐘後,對方開始説話:“我能不能和你談談?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我想死但還是有些怕死,所以才打這個電話。”我溫柔且堅定地給出回應:“當然可以!”在確保小梅(化名)目前處在一個安全、安靜的環境後,我跟小梅開啟了長達40多分鐘的心理援助工作。

熱線案例:我不想活了,在這樣的家庭裏,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

小梅是一名15歲的農村女孩,因為無法忍受爸爸頻繁、持續的家暴行為,並且當前存在強烈的自殺意念,遂撥打心理熱線尋求幫助。她目前的處境十分危急,在家遭受爸爸的家暴、媽媽和哥哥的忽視和冷漠,在學校遭受老師、同學的針對、謾罵、指責,身邊缺少可以提供支援的社會關係和內在資源,缺乏興趣愛好。目前退學在家。

小梅的爸爸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格古怪、獨斷專行、存在暴力行為的人,對家庭成員經常性打罵,家裏所有的事情必須都由他決斷,在教育小梅上更是如此。常當面打壓、嘲笑、鄙視小梅啥都做不好,沒一點用處,總訓斥小梅是一個累贅、一個麻煩、一個拖油瓶。爸爸覺得小梅幹啥都不對,如果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就會遭受毒打。

媽媽在家裏沒有話語權,缺乏力量感,也經常性被爸爸打壓,對孩子的情況以及丈夫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管不顧,又或者説是不敢伸出援手。

哥哥小明也經常遭受父親打罵,高中之前學習成績位列前茅,但近一年小明好像出現了心理問題,給人的感覺就是呆呆的,傻傻的,情緒極端平靜和壓抑,社交、體育活動明顯減少,目前也休學在家。

小梅在學校的情況也不樂觀,長期遭受校園霸淩,被同學針對和嘲笑,“你長得真醜!”“你就是一頭老母豬!”“我們就是不跟坦克(對女孩的惡意稱呼)玩”等這些話時常縈繞在小梅腦海裏,就像頭上永遠扎著無數根銀針,一直刺激著她,很疼,而且一到學校見到那些人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身邊缺乏要好的同學、夥伴可以為她提供支援。

為了擺脫這種難以忍受的家庭環境,小梅曾嘗試多種求助方式,但最終都沒有改善自己的境遇,目前就像待在牢籠中一樣,時刻在煎熬。

● 對於家庭問題,曾向哥哥和媽媽求助:但媽媽總是以自身難保的境遇來表達無奈並勸誡其忍受;曾和哥哥小明私下商量一起出去掙錢,脫離這個家庭,但被小明拒絕,小梅覺得哥哥已經深陷對爸爸的恐懼當中,總覺得掙扎沒有作用。於是乾脆放棄掙扎,被迫接受父親的各種要求。

● 小梅曾向班主任反映校園暴力問題,但得到的卻是諸如“你也不想想為什麼別人不跟你玩”“你們之間鬧矛盾的原因我覺得不可能只是別人的問題”等這類的回應,進一步導致她不敢跟人交談、與人交談時不敢抬起頭、聲音特別微弱等情況,所以她不想繼續上學,後來小梅爸爸在未與小梅討論的情況下直接給小梅辦理退學。

● 小梅曾向可能會提供幫助的親戚(遠方姨媽)求助,但姨媽同樣以“你爸媽這麼辛苦,你怎麼這麼不體諒大人”“你真的很不懂事!”等對她進行説教。親戚都站在爸爸的立場,覺得父親不容易,小梅年紀輕輕、身體好好的為什麼不好好上學,在家一天天就知道瞎逛,應該有什麼不願意讓人知道的問題。

部分對話內容(回憶)

小梅:……,就是我現在真的很難受,我真的感覺不知道怎麼辦了……

接線員:特別感謝你的信任,能對我説這麼多隱私內容!通過剛才的談話,我了解到你是一個特別勇敢、十分聰明的人。

小梅:是的,我實際上也不想放棄自己,我之前想過很多次自殺,但是我又心不甘,我還有很多事想去做。

接線員:我能體會到你的不容易,相信在解決這些問題上,你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你能告訴我你在打電話前都做了哪些努力嗎?(諮詢前改變詢問技術)

小梅:我向我的媽媽、哥哥、老師、身邊的親戚尋求幫

助……但最後得到更多的是再一次的指責和教育,我真的很傷心,也感到很無奈,甚至有時候覺得真的很絕望……

接線員:聽起來你確實遭遇了很多令自己傷心的事情,換做是我的話,也同樣會覺得很難受。但我想知道是在過去的日子裏,你做了什麼讓自己感覺好一些,讓自己有力量去面對這些苦難?(應對詢問技術)

小梅:我嘗試過傾訴、運動、求助……但感覺都沒多大作用,去村邊小道走走,有時感覺還不錯,但有時候我也不想出門,因為出去就被人説……有時候我會讀小説或者寫點感想之類的,感覺也還不錯。

接線員:你提到曾嘗試過很多方式都沒有作用,但實際上通過你的敘述,我發現了一些例外情況,就是剛剛你提到的可以讓你感到還不錯的活動。你還記得是什麼方式嗎?(例外詢問技術)

……

案例分析:

小梅目前感到無助、絕望,甚至産生自殺意念,不知道如何應對才好。實際在聽完小梅的陳述後,我一時間也感到非常有壓力,這是一個由複雜現實問題(校園霸淩、家庭暴力等)導致的危機個案,短時間內怎麼去干預這樣的個案呢?

對於存在創傷或者遭受家暴的青少年,大多數人可能的反應是儘快幫助其脫離困境(選擇直接報警或者尋求當地的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但是常常出現求助者拒絕透露相關個人情況、家庭住址以及被傷害的具體內容等資訊,尤其是在心理熱線援助中,這一情況也發生在我與小梅工作的過程中,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會體驗到更多的無力感。

我們相信解決此類問題較快的辦法是讓受虐兒童離開悲慘境況,但並不是每個人/組織都能做到讓兒童離開虐待情境,而且離開虐待情境後面對新的生活狀態,引發適應問題的可能性也會非常大,對於15歲的小梅來説,離開或擺脫家庭環境同樣是不現實的。

對於如何處理受虐兒童與主要撫養者(父母、其他親屬等)的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尊重兒童的需求與願望,以尊重的態度與他們一起合作可能更有幫助,傾聽他們的願望,找尋可以成功處理問題的知識和技巧。在和小梅工作過程中發現,小梅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已經採取了一些自己摸索出來的應對措施(求助身邊人、自我調整、學習某種技能等),而且有些活動確實有助於幫助解決當前問題。

臨床中發現創傷經歷的類別、強度與破壞性因人而異,相應的干預方案也千差萬別,心理諮詢師/治療師的挑戰就是以尊重的態度去了解當事人的需求,亦即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與步調,走過痛苦又敏感的干預歷程,切忌強加介入,硬把心理諮詢師/治療師的想法灌輸給他們。

當事人知道適合自己的方式,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直覺和判斷。需要強調的是不要把重點放在較大問題的解決上,而是希望當事人能夠每次做出小小的改變,一步步朝目標邁進。在與小梅工作過程中,在排除其當下無即刻自殺風險後,經過反覆的探討、充分的資源挖掘,並且基於現實層面的考慮,討論出可行的方式就是從小梅的寫作興趣入手,做一些小的改變。撰寫一些文字,一方面可以疏解她的情緒,另外一方面如果把這些文字編輯成故事發佈在文學創作平臺,可能會獲得一些收益。

考慮到小梅年齡尚小、動力低、容易放棄的特點,多次嘗試與其確定一週內具體可行的寫作主題:

● 我與心理諮詢師談話前後;

● 我最欣賞自己的地方;

● 我最好的“朋友”(可以是虛擬的內在幫助者);

● 愛思考帶給我的好處;

●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記憶猶新/深受影響的語段);

● 我人生中最開心的事情;

● 做完前面6天的積極變化。

實際在小梅的熱線干預過程中,我使用了較多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該技術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史蒂夫及其妻子等人發展起來的,目前在心理援助、危機干預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倡導用積極的態度、視角、方法去解讀人的心理現象和心理問題,以此來激發個人實際或潛在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強調當事人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

而諮詢師是引導當事人解決問題的專家,通過心理干預技術恢復每個人的內在力量,讓當事人擁有力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同時強調小改變帶來大改變,小小的改變會引發滾雪球的效果。

小梅在幾十分鐘的談話中最先覺察並強烈體驗到的就是熱線前後情緒上的波動(持續地哭訴->平靜),所以在行動計劃討論中,這也是她主動提出的第一個想要撰寫的主題,我主要做的就是鼓勵其慢慢開始嘗試,一點一點做,以增加信心,使用一小步技術可以帶動當事人解決問題的信心與動機,從小變化入手更容易推動接下來的工作。

接下來的主題內容,包括最欣賞自己的地方、最好的“朋友”、愛思考的獲益、最喜歡的書籍、最開心的事情,均是賦能的處理。在這個過程中使用例外詢問技術打破小梅固著的思維,幫助其找到自身內在的資源(自身優點、所做的努力、勇於求助等),增進小梅的自信和自控感。

同時使用應對詢問技術引發小梅思考,激發小梅對自己的積極探索和行動,在會談中引導其思考與接線員的互動情況、與同伴的關係關係(即使是發展虛擬的內在幫助者),可以幫助其跳出自己的局限看待問題,獲得額外的支援資源。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基本精神是賦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讓當事人擁有力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比如引導來訪者做積極的、正向的建構;充分肯定對方的長處、優點、努力;堅信對方是有力量的,努力尋找對方的應對方法和可用的資源,讓對方擁有希望、力量、掌控感;積極鼓勵對方一點一點做,以增加信心,進而提高改變動機。(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心理與健康》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説明:

小梅、小明均為化名,案例報告得到來訪者的知情同意。

作者:

侯威威 楊澤梅 孟繁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劉柔柔/ University of Toronto, Victoria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