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心理聊吧|一切都來得及,努力學會“如何愛自己”

發佈時間:2024-02-21 09:17:2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孔小平

春節檔電影《熱辣滾燙》上映以來,引發廣泛熱議,女主角樂瑩帶來的“蘋果法則”、討好型人格等心理話題,引發共鳴。影片導演兼主演賈玲也在多個場合表示,這部電影不是講減肥,講的是“如何學會愛自己”。

那麼,如何愛自己呢?來看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燕在看完《熱辣滾燙》後的一些建議。

電影借“減肥”講述“學會愛自己”

《熱辣滾燙》中,30多歲的樂瑩宅家多年,無所事事,大學畢業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就選擇脫離社會,封閉社交圈層,踐行這個她認為與自己“和解”的最好方式。雖然她對家人、親戚、閨蜜等都挺好的,但是總受傷害,在經歷妹妹的指責、男朋友杉子的背叛後,樂瑩希望能被理解、接受、認可與尊重,並渴望換一種活法。

在與拳擊教練昊坤(雷佳音飾)的接觸中,樂瑩對拳臺心生嚮往。拳賽時用力較量的兩人,最後還能互相擁抱對方,拳臺之上比拼和對抗的方式,讓樂瑩深深觸動。為參加拳擊比賽而拼盡全力的樂瑩,這一次希望為自己贏一次。

影片外,導演賈玲坦誠,“減肥”只是角色樂瑩改變過程中的一部分,除了身材的外在改變外,內心的重燃與學會愛自己,才是樂瑩這個角色成長蛻變的重要內核。

討好型人格換回的往往是不被尊重

看完電影后的張燕告訴記者,片中樂瑩起初的不自信和委屈妥協,跟家庭教育有一些關係。樂瑩的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看上去缺少關於信念、生命意義方面的引導,而樂瑩畢業後躺平了很多年,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也沒有動力和興趣。

“其實這種狀態在心理初步評估上,也許是有抑鬱傾向的,符合了無力感、無興趣、無意義等表現。”張燕具體分析表示,樂瑩的狀態促使了親妹和表妹對她的攻擊,甚至輕蔑,同時,家人的不理解又加大了她對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於是,她在人際關係中表現為沉默、妥協、討好等狀態。

比如,樂瑩不情願地把房子過戶給妹妹,不情願地給閨蜜和出軌男朋友的婚禮當伴娘,不情願地在電視節目中給表妹當托,而健身教練昊坤稍微對自己好一點,她就付出所有……這些都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表現。

張燕説,此類型人格不是真的心甘情願地付出,在結果上,他們需要被看見、被尊重,被同等對待,但這種人格常常自我貶低,換回的往往是對方的忽視和不被尊重,雖然這些問題的原因看上去是有他人原因,但其實主要是因為樂瑩沒有真正了解自己、尊重自己和愛自己。

期待落空會怨恨,不如自我關照

就片中被廣泛熱議的“蘋果法則”——樂瑩問父親:如果你有兩個一大一小的蘋果,朋友問你要,你會給哪個?父親答:會給大的。樂瑩回答:我以前會都給。現在看心情。

張燕表示,兩個蘋果都給別人,看上去是利他的,但是她很想吃,卻不敢表達出來,也就是説,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卻不會捍衛和保護。這種例子其實還挺多的,比如我們的祖輩,就很喜歡把家裏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他人,而顯得家裏人不重要,這其實忽視了我們自身的需要,內心也許覺得“他人的評價最重要,通過他人來肯定自己,而我不配擁有好的東西”。再擴展來看,有些父母完全沒有自我,一切為了孩子,這些想法也導致父母的犧牲可能會加大孩子的愧疚,孩子無法在心靈深處得到自由,等等。

聊及此話題,張燕還舉例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諮詢個案,她常常聽到諮詢者抱怨説“為什麼我對他人那麼好,卻得不到同樣的對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結合電影引發的討論,張燕表示,其實當自己發出這樣的疑問時,就應該去思考一下“我們對待他人好是為了什麼”,如果是期待對方同樣善待自己,那這很容易讓自己失望的,因為他人是不可控的。“換句話説,我們是不是在用自戀式付出而想控制他人的行為?其實,因為成長環境、狀態等不同,他人是很難滿足我們的期待的,於是我們就會産生怨恨、憤怒等消極情緒。”

所以説,期待一個人改變,是很難的,除非他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接納,也許會給我們正面回應,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心懷感激。如果他人不能回應我們的需要,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更多的自我關照。張燕認為,片中,樂瑩通過拳擊找到了人生意義,激發了生活動力,在遇到困難時做到了勇敢和堅持到底,因為心中有夢想就是“贏”。這是真正的愛自己。

“如何愛自己”,可以多問問自己的需要

電影上映後,很多觀眾在自查“是不是真的愛自己”,那麼,怎麼做才是真正地愛自己呢?張燕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1.了解自己的需要

人的需要層次有很多,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包括生理需要、安全感的需要、愛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等。

這些需要都很重要,當我們的一種想法、行為出現時,先了解一下自己,思考一下自己這樣行為的背後動機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可以有哪些方案選擇,當下哪種方案是我最合適的選擇?

2.尊重自我的需要

我們可以經常這樣想“我很重要,我的需要很重要,我可以表達我的需要,我可以拒絕我不需要的”。

通過這些練習,我們可以做到尊重自己的本心,讓自己和他人都看見自己,理解自己,可以讓自己和他人做出最合適的反應。

3.滿足自己的需要

這裡要提到“多巴胺”與“內啡肽”,一種是生理上的暫時性滿足,另一種是“延遲滿足、努力付出”後獲得的成就感,這兩種感覺都很重要。

但後者“內啡肽”更關乎長遠規劃,一個人為了理想而表現出持久的動力、耐力,勇敢向前、永不退縮的精神,可以自我感動,這也許是一種忘我、心流(心理學家米哈裏·契克森米哈賴提出的一種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將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項活動上,感到高度的興奮和充實感,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心流通常發生在個體非常喜歡、有挑戰且擅長的事情上)的狀態。而且這樣也可以很好地緩解焦慮,讓自己投入到當下所做之事中,是非常快樂的。

張燕也表示,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經常評估需求,“如何愛他人”和“如何愛自己”,是需要評估的。需要指出的是,愛自己不是一味地自私自利,人都有自利的一面,當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衝突時,建議先評估一下,能夠做到雙贏當然是最佳的選擇。如果只能滿足自己,也是不錯的,同時,可以試著讓對方理解自己。如果單純地滿足他人,自己又能承擔付出的後果和責任,心甘情願不求回報地付出,這則是愛他人的表現了。

所以,在人際交往方面,我們可以靈活、變通一些,給人際關係建立適度界限,相處會更加和諧。張燕説,尤其親密關係,是可以讓一個人快速成長的,如果用心懂得對方和自己的需要,但又能明白彼此需要保護和不能侵犯的方面,懂得尊重的重要,關注與被關注的狀態,那麼在關係中,就能彼此成就、相互陪伴。希望大家都能關照自己、適度關心他人,建立有愛但又自由、信任的關係。(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