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國論壇丨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免“抑”力 需破解哪些難點?
發佈時間:2024-03-01 11:01:2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李浩觀點摘要
■向前是初入校園的難以適應,向後是原生家庭的潛在影響,向左是就業升學的過度焦慮,向右是與人相處的交際困擾……很多大學生入學後都會面臨這樣的心理“十字路口”
■外部力量的介入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解藥,只有提升學生心理免“抑”力,才能從根源上實現高校心理防“抑”的勝利
天氣轉暖,隨萬物一起復蘇的,還有蠢蠢欲動的心理疾病。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數據顯示,每年3月至5月是心理疾病的高發期,其發病率佔到全年的70%以上。同時,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2022年國民心理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的成年人群中,18歲至24歲年齡組的抑鬱症風險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達到了24.1%。可見,青年是心理疾病的高風險群體。
作為青年最為集中的場所,高校一直以來都致力於青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化解,但從實際效果看,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
預防大學生心理疾病到底難在何處?高校該打造什麼樣的“人設”,才能走進學生心扉,提升學生心理防“抑”力?
初入校園的學生面臨怎樣的心理“十字路口”?
向前是初入校園的難以適應,向後是原生家庭的潛在影響,向左是就業升學的過度焦慮,向右是與人相處的交際困擾……我們發現,很多大學生在進入校園後,都會面臨諸如此類“十字路口”的踟躕。
首先是初入校園的適應問題。大學新生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角色的轉換和適應。適應新環境、構建新的人際關係網,轉換截然不同的學習模式,這些與過往經驗大相徑庭的轉變都極易引起新生情緒的波動。有些是對現實中校園生活與之前的想像有出入而産生心理落差;有些是難以適應新環境、新人際關係而誘發心理失調;還有些是從中學單一評價標準下的績優生,到進入大學後、在多元評價體系下成為“普通人”,從而引發心理失衡……總之,各種適應問題是新生心理健康的“攔路虎”。
其次是原生家庭的潛在影響。作為人生的第一個“學校”,原生家庭的成員構成、教育方式等因素都會對學生個體人格的塑造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又往往在大學這一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發揮作用。筆者曾接觸過的學生小W就是一個例子。小W年幼時,因其母親不堪忍受父親的家庭暴力而離異,小W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長期缺少父母關愛的成長環境使得小W變得敏感易怒,面對問題容易孤獨無助地消極應對。這樣的心理缺陷隨著小W進入大學開始日漸顯現,並最終導致其發展成雙向情感障礙。
再次是就業和深造的過度焦慮。中科院《2022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的8萬餘名大學生中,有近半數存在焦慮風險(達45.28%)。“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成為大學生産生心理疾病的最大誘因之一。技術的持續加速迭代與相對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大學生在面對未來時愈發多慮與謹慎。為了應對現實,多數學生會提前做生涯規劃,如選擇就業就去用人單位實習,選擇升學就去“卷”績點等等。當然,也有部分學生得過且過,當面對即將到來的不確定性時,又表現出過分的逃避與焦慮。以學生小Y為例,在大學低年級時後知後覺,當進入高年級、必須要面對畢業升學和就業的壓力時,又開始無所適從,並試圖通過重修前三學年的課程來延緩畢業,也因此患上了輕度抑鬱。
還有一點,就是與人相處的交際困擾。“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裏面不聲不響,網際網路上‘家人們誰懂啊’述説衷腸。”這是學生間流行的調侃,也真實地反應了相當一部分高校學生被“人際交往”所困擾的現狀。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數據顯示,在2001名18歲至35歲青年中,64.2%的受訪者感覺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動上的“社交卡頓”,其中26.7%的受訪者覺得自己線上下社交中有障礙。比如,有的同學表現出明顯的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則過於追求交際,甚至犧牲原則以迎合他人而導致內心的憋屈煩悶。筆者還接觸過一名學生小C,在面對與室友不一致的作息時,因害怕引起寢室矛盾而選擇一味忍耐,長期的睡眠不足引發神經衰弱,甚至因此患上了中度抑鬱。
高校防“抑”需要破解哪些難點?
都説“少年不知愁滋味”,但在將心理健康列入必修課、高校心理諮詢系統建設越來越健全的當下,焦慮情緒在學生群體中依然不可忽視。面對上述較為具體的心理問題,我們其實能從中提煉出當下高校防“抑”存在的幾個共性難點。
高校防“抑”之難,是學生情緒調節經驗與人生特殊階段的調和之難。上文提到的適應問題,就是因為學生在進入高校前面臨的壓力來源都比較單一,無非是學習與家庭關係等方面,因此情緒調節經驗比較欠缺。但進入大學後,面對與過往大不相同的生活環境與節奏,個人價值評判標準從之前較為單一的成績變為了多元的生涯規劃、人際關係等等各方面,不同壓力也隨之而來。但由於缺乏面對此類壓力的情緒調節經驗,加之大學階段正是人一生思維最活躍的時期,稍不注意引導,學生就容易在自我期待與實際境遇的落差中陷入自我懷疑與否定,走進焦慮“死衚同”再難轉圜。
高校防“抑”之難,是學生個體特殊性與群體基數龐大的兼顧之難。例如原生家庭問題,若不是學生主動傾訴,輔導員與老師很難了解到每位學生背後詳細的家庭矛盾。儘管上文將高校學生心理問題歸納為了四大類,但在具體現實中,由於學生個人生長環境與家庭狀況等因素差別,學生個體在面對同一壓力時的反應各不相同,其心理健康狀況也因人而異。但龐大的群體數量決定了對每個學生進行因材施“防”的難度巨大。高校輔導員與教師很難及時注意到學生個體萌芽的抑鬱傾向,而當這樣的傾向已經演化為能被注意到的明顯勢頭時,再進行干預往往為時已晚。
高校防“抑”之難,是干預界限的把握之難。越來越健全的高校心理健康干預系統意在能及時幫助學生排解抑鬱情緒,但有些敏感的學生對此産生了一定的反感。如此情緒的産生,部分是因為高校具有將學生特殊情況及時反饋家長的義務與責任。此外,目前高校心理干預系統往往以“學校-院係-班級-宿舍及個人”四個層級為體系,全方位的覆蓋讓部分學生擔心個人隱私和安全感缺失,從而激起其反向的“自我保護機制”,隱藏不良情緒,未消解的情緒最終累積成了心理疾病。筆者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一位有抑鬱傾向的小P同學,在出現問題之初,不願與家人交流的他還是會向陪伴並開導自己的輔導員傾訴,但當他發現輔導員與自己家長有聯繫交流時,便將其拉黑,並視輔導員為“不友好的人”。
高校應成為引導者、傾聽者、支援者、聯動者
面對站在“十字路口”進退兩難的學生與現實棘手的心理防“抑”戰,高校究竟該以何種“人設”應對呢?結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高校應成為引導者、傾聽者、支援者、預判者、聯動者與建設者。
首先,從調和之難來看,高校要成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增強抗壓與抗挫折的自我接納能力。外部力量的介入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解藥,只有提升學生心理免“抑”力,才能從根源上實現高校心理防“抑”的勝利。而免“抑”力歸根結底還是實現自我悅納、解抑舒鬱的自我接納力。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流行的“脆皮大學生”一詞,就是高校學生通過自我嘲解從而實現對不良情緒的自我疏導。增強學生自我接納力,要求輔導員與高校教師在學生日常生活與教學的管理實踐中,將主動引導融入到交流與關懷中,如在新生適應期主動了解學生關於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惑,做好集體“破冰”交流、制定學習模式過渡方案等適應性工作。此外,要通過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幫助學生明確人生價值觀與總方向,在這一前提下明確生涯規劃,勇敢面對挑戰。總之,要在日常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實踐與思考,打好自己人生舞臺的聚光燈,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與自我“無力感”、不適感和解。
其次,面對兼顧之難,高校應成為傾聽者、支援者,傾聽學生困頓,給予學生精神支援。這其實是高校心理健康體系在輔導員與高校教師身份上的具化表現。雖然原生家庭等外部因素是心理疾病的引線,但如果沒有那點“星火”,也不會導致其必然的引爆。正如前段時間尋親成功的解清帥,雖然自小養父病死,養母改嫁,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但其人格依然健全,積極面對生活困難,這與其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來自外界的幫助與關愛不無關係。因此,用支援與傾聽化解學生在人生特殊階段的焦慮抑鬱,是高校防“抑”的一劑良藥。尤其是長期在一線與學生打交道的輔導員,更是要加強自身心理素質建設,用強大的心理應對,包容學生的壓力情緒。例如,在原生家庭引發的心理問題中,扮演好一名傾聽者與支援者,對於那些因家庭原因長期缺愛的學生而言是異常重要的。同時,輔導員要增強正確預判意識,不要“聞抑喪膽”、草木皆兵。在傾聽學生內心的過程中要正確辨別情緒,準確把握處理力度,過度緊張或是一味通知家長只會既喪失學生的信任,又使其與家長陷入草木皆兵的疲憊之中。
最後,在把握之難上,高校要成為“家校醫”三方的聯動者,用聯動避免過度干預。一是要聯動心理醫療資源,通過專業資源及時介入,儘量避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在上述小Y的例子中,在其向學校心理中心尋求心理疏導時,心理中心及時與院係取得聯繫,建立群體協助力量,同時幫忙聯繫相關專家,獲得專業心理中心的及時介入,最終小Y走出了自我逃避的漩渦,拾起了重新面對現實的勇氣。二是要聯動親友情感資源,合力搭建“社會支援體系”,以真情消解學生戒備。“社會支援”實質上就是家庭與社會給予學生的情感關懷,以幫助學生應對不確定性挑戰、緩解壓力反應、增強心理韌性。可以説,預防學生心理疾病,情感關懷必不可少。在緩解學生焦慮與抑鬱情緒時,高校可以與學生家庭建立適當的聯繫,引導家長反思過往家庭教育中缺失的部分,主動了解學生內在的真實情感需求,給予學生真正需要的理解與包容,讓學生的迷茫痛苦有處可棲。
措施容易歸納,但實施卻是一個需要不斷根據學生實際進行調整的過程。高校心理防“抑”是一盤難解的棋局,學生自身、家庭與高校,一環不通則棋入死局。從這個角度來説,高校要紮實自己的“人設”,發揮向外聯動、向內懷柔的角色作用,盤活心理防“抑”這局難棋。(文匯報 作者李浩 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兩會聲音|竇延麗代表:建議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國家課程方案2024-03-04
心理公開課丨家庭親子教育中的心理學智慧2024-03-01
總是情緒不好,小心招來這些疾病 如何自我調節?2024-03-01
社會心理學權威教材《社會性動物》作者唯一自傳出版2024-03-01
廈門市區學生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都在這裡!免費的!收藏!2024-03-01
心理中國論壇丨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免"抑"力 需破解哪些難點?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