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經濟下行如何影響國民心理健康?如何有效應對?

發佈時間:2024-02-07 13:57: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孫媛媛

原題:經濟下行期如何關注心理健康

健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是經濟學研究的經典問題,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人口結構變化的新階段,這一問題被賦予了新涵義。

進入2024年,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降本增效”浪潮仍在進行。近日,北京某家網際網路公司裁員的消息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家巔峰時期擁有超過2000名員工的公司,如今僅剩不到600人,裁員比例超過70%。

今年1月,多個全球知名的網際網路巨頭宣佈了大規模裁員:亞馬遜裁掉1.8萬名員工,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裁減了1.2萬人,微軟和Meta也分別裁員約1萬人。一系列裁員事件不僅是縮減成本,也反映了更深層次的經濟問題:企業發展信心受挫、市場不確定性以及行業增長放緩。

經濟下行期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産生了怎樣的影響?失業或被裁員的人有可能面臨哪些心理問題?失業後如何避免創傷?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對此,《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與多位心理行業資深專家進行了探討。

經濟增速與心理抑鬱程度呈負相關

2023年3月,《經濟學》季刊發表了一篇論文《經濟增速放緩對國民心理健康的影響——來自中國家戶層面的證據》。論文基於2008年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利用2010—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微觀數據——樣本覆蓋了25個省(市、自治區),佔中國內地人口的94.5%——考察經濟增長對國民心理健康的影響。得出結論:GDP增長率每上升1%,國民心理健康平均改善約4.69%。2010—2018年間,中國GDP增長率下降了3.9%,根據估計系數,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這導致國民心理健康惡化18.29%個標準差。

在經濟減速期,傳統比較優勢減弱,結構性矛盾加劇,産業升級迫在眉睫。與此同時,企業效益下滑,就業機會縮緊,國民工作壓力和經濟負擔加重。這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有著20年臨床心理諮詢工作經驗的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註冊心理師、東方心智化開創者趙藝敏女士從心智化的角度闡釋道:“經濟下行、經濟復蘇都與個體的內在感受性有關。為什麼社會的動蕩和變遷無法撼動某些人的穩定性,他們依然可以待在自己的內在世界裏,有序地生活著?這和一個人的心智化有關係。”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決定了我們生活的體驗感,包括生活的品質。我們會覺得整個世界的錢都在變少,但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錢沒有變少,從一些角度看,銀行的錢還在增加。經濟下行期有些人還是在換房子,有些人還是在買車,有些人依然讓孩子上國際學校……為什麼他們沒有恐慌?如果大家的錢都在變少,錢去哪了?認為錢在減少,這個‘認為’是從每個人的信念出發的——‘我認為我沒有創造的能力,我以後的事業也不可能會有更好的安排。’”在趙藝敏看來,人們需要改變的是認知與信念。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靜心心理創辦人郭會倫認為,經濟下行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絕大部分群體,但是不同的群體受到的心理影響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不考慮群體的區別,單説這個現象對心理的影響,首先影響的應該是不確定感。這種不確定感會給人帶來焦慮,這種焦慮是瀰漫性的,可能會影響到他對很多事情的認知,以及對許多事情執行的意志力,當然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主觀體驗。如果以上方面受到影響,那其他方面諸如飲食、睡眠、關係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會帶來一部分挫敗感、沮喪感的衝擊。這會讓人們變得不自信,自我質疑。還有些人可能會出現絕望感,伴隨著恐懼感。如果出現這樣的影響,就需要做緊急干預了。一般當這種焦慮出來的時候,人的認知、情感、意志、情緒、自尊,包括和身邊人的關係,甚至是身體狀況,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當然,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如果把經濟下行跟不同的群體聯繫起來,又會有不一樣的情形,比如,對企業家、求職人員,以及對於比較依賴經濟形勢的從業者來講,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失業會引發創傷嗎

1993年到2004年是日本經濟的長衰退(long recession)時期,此時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面臨著嚴峻的就業挑戰,且失業率高,這一代人也被稱為“冰河一代”或“迷失一代”。研究發現,即便在經濟恢復後,這一群體也在很長一段時間面臨工作動蕩和收入低迷的問題,即就業的“疤痕效應”。

大量研究表明,年輕時失業會導致晚年生活更可能遭遇長期性“創傷”,表現為工資降低、找工作艱難和機遇減少,還會導致他們在40、50歲左右時承受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英國斯特靈大學的Ronald McQuaid教授曾總結導致“就業疤痕”的幾個因素,包括僱主會將他們不佳的履歷解讀為個人能力不夠,較低的就業起點還會導致他們累積的技能較少,信心也不足,而這些又會反過來降低他們對未來工作的預期和職場野心。

在郭會倫看來,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對於失業和被裁員的群體來説,最大的可能是會激發絕望感和恐懼感。“現實層面來看,按照專業去應聘某些崗位,在某個單位被裁員,可能這個專業甚至行業都受到了衝擊。如果不能很好地應對,極有可能就處於一種無望和絕望的情緒當中,這種狀態一般都會讓人很恐懼。恐懼的狀況下,人的心理受到的影響和衝擊是最大的,特別容易引發創傷。比如會激發一個人的羞恥感,對很多事情的不自信,或者是偏執性的否定,對自我的攻擊和質疑……”

對於經濟下行以及就業的“疤痕效應”,趙藝敏持樂觀心態。“大多數人認為‘順利’才是我們一生經歷的主題,這會不會是一個‘誤會’?我們對生的恐懼比對死亡的恐懼要大得多。事實上,人就是在經歷不同的體驗時才能遇見自己,如果只是平順和快樂,我們能看到的太少了。當我們只看到快樂,就會沉溺其中。與其説擔心自己的不順利,我其實更擔心順利太久,因為一旦在順利和快樂裏太久,真的不願意再經歷挫折,不願意再經歷不快樂。”

“難道我們來這個世界就是為了打工、吃飯、掙錢、生孩子和結婚?你的觀察者開啟了嗎?如果沒有思考,我們來這世界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復。每個人來這世界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我不認為我僅僅是為快樂而來的。只要能讓我體驗到自己,包括創傷本身,我都很樂意。世界有一個真相叫你永遠都得不到真相。所謂真相,就是你知道每時每刻該怎麼去做,其他的都無法獲知。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你都能有‘此在’的力量,知道這一刻的你需要做什麼,這就足夠了。”

干預 郭會倫表示,現代人受到心理影響、心理衝擊的刺激事件太多了,所以,建議大家都為自己找一個靠得住的心理諮詢服務。供圖/受訪者

睡眠決定心理健康水準

著名宏觀經濟學家管清友説,生産力的秘密就是“勞動時間與睡眠時間的平衡”。找到這個黃金平衡點,並且提升深度睡眠效率,會為一個國家及其社會的文明健康帶來重要驅動力。

據喜臨門聯合中國社科院權威發佈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2022年國人入睡時間集中在每晚23點至1點,比2021年推遲了1小時,超3億中國人存在嚴重睡眠障礙。

睡眠是一個古老的主題。在郭會倫看來,睡眠對心理健康起決定性作用。如果人一直思考、不睡覺,是不是就會多出來三分之一的時間去創造?事實上,人不得不睡覺,因為睡眠對生理的恢復,尤其對精神心理的支援是決定性的。

此外,很多人心理出現問題,其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睡眠障礙。臨床中常常會看到睡眠和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共病,輕一點如社交恐怖症,重一點如進食障礙等多類心身障礙,都會共病到一起。

趙藝敏認為,想對睡眠負責任,不是靠藥物,也不是靠催眠的方法,真正能干預睡眠的是自我的意識功能、心境水準。“睡眠是真正進入到休息狀態,包括深度睡眠和夢境。夢是無意識,無意識又是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體驗,同意識一樣重要。如果睡眠有問題,要麼沒有辦法進入深度睡眠,要麼夢太過於繁雜。意識功能水準是個體在失衡的狀態下能否調節自身、使其平衡的關鍵。如果觀察到我們的心境是低落的、受傷的、焦慮的、煩躁不安的、恐慌的,睡眠一定會受影響。所以提高意識功能水準、調整心境才是調整睡眠最有效的辦法。”

心理健康研究證明,很多時候正是小的負面事件的積累,導致了人的心理問題。如果人在短時間內持續經歷負面事件,不論是多件小事或大事,還是大事、小事都有,都可能讓人産生心理問題。

趙藝敏舉例説:“早上起來沒買到門口的包子,對有的人來説,可能就是創傷體驗,而對有的人來説,沒包子可以吃餃子、油餅,不會帶來創傷。為什麼沒買著包子的人創傷了?因為在他的人生體驗中,總是他買不到……他認為這和自己有關,自己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人,這就叫心境。”

根深蒂固的認知是影響心境最核心的部分,心境還受到原型和情結的影響。“我們有大量的情結,當這些情結沒被滿足的時候,也會影響心境。心境裏除了能表達、能顯現的情緒以外,還有自主神經系統,包括內分泌系統、激素水準,也影響身體的吸收消化,影響神經興奮中樞和抑制衝突,也會影響包括前置體在內的中樞系統。一些面部神經系統的疼痛、偏頭疼,都是由神經系統引發的,而這裡面都有心境問題。”

當一個人的生存境況受到環境影響,如遭遇經濟下行、自然災害等,心境也會受到影響,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可能會由焦慮、抑鬱情緒慢慢向更深度發展,因此,干預優先於治療。“當我們覺察到有焦慮、抑鬱情緒時,就需要做一些積極的干預。我們通過情緒理解自己,如果能通過轉換我的信念轉換我的認知,讓我的心境變得平穩,這是最好的。如果多途徑的努力都沒有辦法讓心境回到平衡,這時就需要一對一的心理諮詢。”趙藝敏建議,“從焦慮、抑鬱情緒下滑到焦慮症、抑鬱症時,社會功能就會受到影響了。看似症狀是源自情緒,但實際上,引發症狀的是心境障礙。當你感到失衡時,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從失衡狀態回到平衡狀態,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心境是引發一切症狀的根本,調整心境問題,去理解自己的心境失衡是怎麼來的,通過諮詢和個人成長去尋求答案,這樣做比對症狀本身的恐慌要重要得多。”

自救 趙藝敏指出,人生中所經歷的困難、苦難、挫折,都是一次巨大的對自己進行建設性思考的機會。

建立有效的支援系統

“支援系統”指可以獲得他人支援的來源,通常是親情、友情、愛情。心理支援系統包括家庭支援系統、社會支援系統、個體支援系統和親密關係,缺一不可。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援系統?

“每一個人都需要支援系統,這個支援並不是因為強弱,而是需要溫度和光。當你的光在暗淡的時候,你就要靠近身邊有光的人,相互傳遞一下身上的光和希望。當你期望得到的時候可以得到,你的身體會變得溫暖,而當你溫暖的時候,你有力量給予另外一個人,這就叫傳遞。當我們正處在焦慮情緒當中的時候,也許會認為關係是負擔,或者不願意給別人帶來麻煩。事實上,我們在麻煩別人的時候,是給別人提供一個機會,有一天他也可以來麻煩你,‘麻煩’其實是一種建立交往的機制。所以,支援系統的建立一定是在你需要的時候,你不嫌麻煩,也不怕給對方帶來麻煩的人才能作為你的支援系統。大膽地去麻煩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能得到友誼,才能得到一種交換,關係也是一種交換。”趙藝敏認為,“經濟下行的時候,最影響我們的其實不是錢本身,而是人與人的關係。支援系統在家庭之外,還有社會組織,就像‘東方心智化’機構既是學習的組織,同時是可以傳播溫暖和光的地方,所以,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更多有力量的社會支援系統。”

處在經濟壓力當中的人,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幫助自己?趙藝敏指出,心理學有個詞叫“建設性思考”:“這個思考需要我們有穩定的內心和對自己的信任。所以,我想給在經濟下行的過程中失去工作或者主動裸辭的朋友們一個建議:人生中所經歷的困難、苦難、挫折,都是一次巨大的對自己進行建設性思考的機會。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一個機器,也不是被大學教育或者被更多教育機構所捆綁的精緻機器。在經濟下行的情形下,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想一想關於自己的建設性生活。建設性生活不是出去旅遊,不是把錢花掉用於消費,而是作為獨立的個體,在此機會下,能不能尋找出一條不循規蹈矩、不同於以往,和你息息相關的特殊的、建設性的路徑。”

郭會倫進一步表示,不要否認自己面臨經濟帶來的壓力。挫敗感、無力感、無能感、無奈感……不去否認它,一否認後面就難以進行有效干預。但不否認,就得面對,面對起來又很困難,那怎麼辦呢?“盡可能不要一個人面對,這是個大方向。從現實層面來講,要積極諮詢專業人員,諮詢身邊信得過的長者朋友,看看有沒有切實可行的計劃去提高自己,去改善自己的經濟壓力狀況。”他建議每個人都要有兩條線。第一條線就是自助,給自己樹立一個意識——我需要被關懷,我需要被支援。去找朋友,找相應的同質性群體,獲得支援。找到這樣的群體,通過言説或者其他的活動,去把心裏的困難排解出去。另外一條線是為自己建立一個安全的後盾。“現代人受到心理影響、心理衝擊的刺激事件太多了,所以,建議大家都為自己找一個靠得住的心理諮詢服務。有一個專業的人員為自己提供一些支援,這是現代社會的人越來越值得去考慮和行動的一件事。”

提及有哪些具體建議給那些正在受到經濟衰退影響的人,郭會倫説:“我腦海裏聯想的一句話是老捨得:‘日本鬼子夠狠,扛得住,咱們能忍。’我絕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旁觀者。和經歷經濟衰退的人們一樣,我也一定是受影響的人。我想説的是,我們要面對困難與災難。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但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視它。我們要相信,只要能夠把需求和困難向這個社會表達得清晰準確,社會不會無動於衷。最後,我們還應相信,這個社會不論經濟下行還是上行,在很多方面,它的職能建設其實都是持續在進步的,專業化的干預、專業化的設計、專業化的服務會越來越突出。”(《小康》·中國小康網孫媛媛 攝影 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