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有人看職場減壓門診34次,只為“突圍”心理困境

發佈時間:2024-02-26 10:45:3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劉小燕

工作負荷過重、工作內容與個人價值觀不匹配、人際關係問題……一些職場人開始正視職場壓力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問題,並向免費心理熱線、專業心理諮詢師或醫院門診尋求幫助。

“又是準時打卡失敗的一天”“腦子還在休假中,身體已經上班了”“開啟下一個假期倒計時”……2月18日,春節假期後返崗第一天,靜怡(化名)在朋友圈看到許多關於“節後綜合徵”的吐槽,她卻暗自慶倖終於逃出了面對親友時的尷尬。

在銀行工作的靜怡,每個月都有金融産品的銷售考核任務,春節假期自然也成為她向親友介紹産品的時機。“其實我的性格很內向,礙于面子很難做到這一步,但是達不到業績要求就會扣錢。”入職4年來,靜怡始終處於這樣的兩難境地,巨大的職場壓力讓她決定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求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開始正視職場壓力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問題,並向免費心理熱線、專業心理諮詢師或醫院門診尋求幫助。《工人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專業人士看來,職場人有心理困境是正常的,但也要予以正視,尋找符合自我需求的解決途徑。

職場人的心理困境成因各異

“剛剛就診的那位患者,已經來了第34次,前段時間他和領導發生了正面衝突,徹夜失眠,目前確診為抑鬱狀態。”2月5日上午11點,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二樓的臨床心理中心職場減壓門診,心理治療師石擴結束了長達50分鐘的接診,她邊在電腦上做病例記錄邊説。

作為該專病門診的負責人,石擴接觸了許多受到職場壓力困擾的患者。“有人是家屬陪著過來首診,有人是來了也不説話,只坐著哭。他們需要一個允許情緒表達的場所。”

“工作負荷過重、工作內容與個人價值觀不匹配、人際關係問題、職業不確定性、工作與生活失衡等,都可能是職場壓力的誘因。”石擴分析道。

雨馨是免費心理熱線的一名志願者,她在接線的半年多時間裏,聽到過各類職場人的心理困境:有人為找不到工作發愁,有人為完不成崗位任務苦惱,還有人忍受不了工作氛圍。“失眠、掉頭髮、健忘,情緒變得易怒,當這些情況發生後,他們往往意識到需要尋求專業力量的幫助。”雨馨説。

心理諮詢師唐婧平時接觸的職場人,大多是高管、小企業主、創業人士、富二代。“他們會談自己陷入的焦慮情緒,包括強烈的職場危機感、離職後的迷茫、工作家庭難以平衡,以及獲得財富之後的迷失感等。”

30歲到45歲的諮詢者佔大多數

“易怒、煩躁、焦慮等情緒問題是一些表面呈現,在實際就診時,還需要看病情程度和持續時間,這是診斷的必要環節。”石擴告訴記者,接診環節包括評估、診斷、治療、寫病歷和簽署知情同意等,一般首先會問對方“有哪不舒服,我能幫你做什麼”,這個過程要注意不催促、不評判。

在石擴看來,職場壓力導致的心理問題還常常影響到家庭關係、人際關係。“例如,一位來訪的年輕人提到,感覺自己像一個氣球,時刻都有可能爆炸,但又只能忍著回家後再發泄,這樣會傷害到很多人,長此以往也很有可能丟了工作。”

家住四川成都的吳女士對此深有感觸。從2011年起,她就長期與抑鬱症和焦慮狀態作鬥爭,如今維持著1周1次的心理諮詢頻率,並服用一些藥物。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這些心理問題的表現也不同,參加工作後,就會因為事情太多産生壓力和煩躁情緒。”吳女士説。

某招聘平臺近期發佈的《2023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近九成的受訪職場白領在2023年有“情緒問題”,其中“情緒壓抑,慣於隱藏真實感情、想法”的佔比為43.9%,居於首位。

2011年,還在外企工作的唐婧關注到公司女員工的心理疏導需求,於是做起了職工心理講座和輔導,並在2014年成立個人心理工作室。隨著個案諮詢經歷的增加,唐婧愈發覺得,城市人群尤其是職場人的心理健康修復,是值得關注的領域。

在唐婧的來訪者當中,30歲到45歲的諮詢者佔比超過90%,“這個年齡段更有接受心理諮詢的意願和觀念。”她説。

避免因病恥感而不正視問題

中青年職場人面對的事務比較多,更容易産生受到職場和生活壓力的影響,但是多位專業人士向記者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更低齡或更高齡的職場人沒有這些問題,出現問題後也要避免因為病恥感而不去正視它。

去年,在湖北荊州某鄉鎮工作的小胡,經歷了長達兩年的失眠困擾後開始尋求外界的幫助。小胡説:“我是異地考過來的,內心一直很孤獨,日常工作壓力大,家裏人也在不斷催婚,總是失眠。”在武漢一家醫院的精神科,醫生給小胡開了治療失眠的藥,情況才逐漸有所好轉。

“如果壓力大到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效能,建議進行心理諮詢和治療。”石擴表示,看心理門診前可以適當做一些準備,例如,明確自己的需求和目標,做好個人資訊和情緒準備,了解諮詢流程,保持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的觀點和建議。

石擴還建議,職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嘗試自我調節和疏導,包括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建立健康的飲食、運動和睡眠習慣;與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援和理解;給自己設定可達到的目標,並慶祝每一點進步等。“面對壓力源,要嘗試採取積極的態度,專注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逃避問題。”(劉小燕 工人日報)